刘渊知道司马师如此的慷慨,绝不是司马师为人豪爽,乐施好善,而是自己在司马师的眼中,有足够的利用价值,其实说白了,这就是一场交易,司马师给刘渊封官加爵又资助武器铠甲,有着他的目的,而刘渊接受这一切,同样也是有他的目的,总而言之,两个人的目标是一致的,这样才能殊途同归,达成这笔交易。
刘渊坦然地接受了朝廷的敕封,接受了司马师的馈赠,同时也许诺很快将向并州进攻,与曹亮决一死战。
郭奕也没有想到此行竟然是如此地顺利,本来他还准备了诸多的谈判策略呢,但没想到他这边刚把条件摆出来,刘渊那边竟然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让郭亦感觉到刘渊比自己还要急切。
任务顺利地完成,郭奕便告辞返回了长安,和郭淮复命去了。
刘渊当然是心急之至,他等了十多年的复仇机会,现在终于来临了,又焉能让他不兴奋,他送走了郭奕之后,立刻清点了郭奕带来的武器装备,这些武器可都是朝廷军队所使用的制式武器,有刀剑枪矛,还有弓箭弩箭,大概是因为保养好的关系吧,这些武器全部是崭新如故,锋利无比,和匈奴人现在所使用的武器,真有天差地别之感。
至于铠甲,那也是货真价实的铁甲,穿上这些铠甲,匈奴兵的防护能力也会大大提高,可以说关键的时候,这一身铠甲就等于是多一条命啊。
刘渊下令将这些武器装备统统分发下去,拿到新式武器和铠甲的匈奴兵个个是欢欣鼓舞,兴高采烈。
趁着这个士气高涨的时候,刘渊高声地宣布了将要进军并州的命令:“并州是我们匈奴人的故土,但十多年前被我们的仇人曹亮所侵占,他屠杀掉了我们的兄弟,奴役着我们的女人,今天就是我们讨还血债的时候了,儿郎们,你们可愿随我杀回并州去,离开这穷山恶水的朔方,夺回并州那水草丰茂的地方?”
“我愿追随单于大人杀回并州!”
“我也愿意!”
“我也愿意……”
底下的匈奴兵是群情激昂,纷纷响应刘渊的号召,声音震耳欲聋。
刘渊微微地一笑,朔方一带沟壑纵横,土地贫瘠,所以魏人才会将它放弃,匈奴各部落生活在这一片的荒芜之地,生活自然是困苦不堪的,为了生存,各部落经常会发生流血冲突,而所争夺的,往往又仅仅只是一处的水源或者是一片草地。
此前刘渊闲来无事,就曾向归降的那些部落民众讲述并州的状况,向他们描绘出并州水草丰美物产丰富的图画来,引得这些部下心醉神驰,都恨不得有朝一日能前往并州,自在地生活着。
古人有画饼充饥,也有望梅止渴,刘渊正是利用宣传并州的物华天宝,让这些生活在贫瘠之中的匈奴人心怀憧憬,时时刻刻想要到并州去。
穷则思变,在朔方这片土地上生存的匈奴人日子过得确实是非常的苦,他们无时无刻地想要改变这一切,刘渊向他们不止一次地许诺,只要回到了并州,他们不但有衣穿,有肉吃,还有数之不尽的女人供他们享用,听得这些人嘴上都流哈喇子了。
如今时机成熟,刘渊登高振臂一呼,自然是应者如云。刘渊趁热打铁,下令各部落的士兵立刻是整装出发,连夜奔赴黄河岸边,趁着初冬黄河枯水之际,准备东渡黄河,一举地杀入到并州境内。
第1449章 来自并州的急报
时入十月,万木凋枯,天气也渐渐变得寒冷起来,黄河的水位较之秋汛之时,已经下降了很多,两岸的许多河床都露了出来,可以看到大片的黄色淤泥,上面分布着零星的水草。
这儿也成为了南归的大雁临时的落脚点,在淤泥沼泽之中,可是有着不少的鱼虾,水浅鱼虾逃不掉,自然成为了鸟儿口中的美食。
经过近两个月的紧张准备,并州军浮桥和战船的打造已经是接近完成了,马隆也总算是松了一口气,黄河的枯水期比较短,下个月就要进入到凌汛期了,而黄河一旦结冰,就不再适合渡河了,也就是说只有这个月才是渡河的最佳时机,错过了,那就必须要等到明年才行。
所以,马隆的压力还是蛮大的,那些堆集如山的木头必须要消化掉,打造成浮桥和战船才行。所幸马隆在器械制造方面还是极具天赋的,曹亮又从并州和冀州各地征调来大量的工匠,所以马隆在督造之时,表现的还是游刃有余的,到了十月初的时候,堆集如山的木头基本上已经被清空了,马隆也算是如释重负。
浮桥和战船的建造成功,也让并州军的渡河行动正式地进行到了倒计时之中,更何况淮南也传来了好消息,诸葛诞起兵反叛,曹亮估计,司马师的脑袋此刻是无比的巨大,头痛着呢。
并州军在积极地做着渡河准备,而司马师那边自然也是没有闲着,精心的修筑起了黄河防线,不过这种攻与防并不是平等的,曹亮现在根本就没有确定从哪儿进行渡河,所以司马师的防御准备只能是全线铺开,在千里黄河上,兴建工事,强化防御,这无疑将会耗费司马军大量的人力物力。
百密也难免有一疏,就算司马师的防御体系再精密再严实,也不可能一点漏洞都没有,更何况这是一条长达上千里的防线,司马师想要做到面面俱到,一个环节没有秕漏,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