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吴军的主要目标,就是逃命,只有逃得过魏军的追击,平安抵达交州,才是最为重要的事,至于其他的东西,施绩倒还不在乎。
不过再不在乎,这些粮草物资也是不能落入到魏军手中的,毕竟为了迷惑魏军,吴军囤积在桂阳的粮草可不是一个小的数目,如果这些粮草被魏军所得,无疑让魏军获得了一个相当重要的补给,原本他们追到桂阳,已经是粮草耗尽,疲惫不堪了,如果此时获得如此一批重要的补给,很可能魏军会一路尾随吴军进入交州,反倒让吴军是陷入到了被动之中。
所以这些粮草辎重施绩可以毫不心疼地毁掉,但却绝不能落入到魏军的手中,否则是后患无穷。
施绩也是一个老成持重之人,有着很深的谋算,否则也不会坐到封疆大吏的位置上。
而且这次和陆抗的决裂,施绩也是担着很大的风险的,毕竟从陆抗这方面看来,施绩的所作所为,那就是彻头彻尾的叛逆,任何人在做出这样的决定之前,都会慎重地考虑一下后果的。
大部分的人在面临这样的选择时都会退缩,因为他们都不可能承担得起后果。
但施绩有作为,有担当,他认为吴国的存亡可能就会唯系在他身上的时候,那怕承担再大的风险,他也是义无反顾地要踏上这条路的。
所以这次施绩的南逃,并不是他一时心血来潮之举,而是他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为了保证计划能顺利地实施下去,施绩已经是连续地思考了好几天的时间了,并且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了反复的推演,以保证他此行的成功率。
不管是在应对陆抗还是魏军方面,施绩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尤其是在南逃交州的路线上,施绩更是反复地进行了斟酌,将所有的不利的因素都进行了考量。
施绩深知,吴军的行军速度是远远逊色于魏军的,所在这场比拼速度的追逐战之中,吴军肯定是处于下风的,所以这条路完全是行不通的,想要摆脱魏军的追击,不耍点计谋和手段,那可是万万不行的。
于是施绩反复而周密地谋算,才有了这个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计策,施绩几乎将军中所有的人都瞒了下来,就连他最为信任的孙奉都没有告诉,只是派自己的心腹亲信前往了零陵,暗中给零陵太守阮度下令,让他秘密地筹集粮草物资,做好向交州撤退的准备。
而在长沙这边,施绩却依然下令孙奉继续地向桂阳一带运送粮草物资,做好打前站的准备,完全摆出一副从桂阳向交州撤军的模样。
不得不说施绩此举确实迷惑了很多的人,许多人对这条撤军路线都深信不疑,认为桂阳就是吴军南撤的唯一通道。
第2080章 虚实
这正是施绩想要的结果,如果说连自己的人都能瞒得住的话,那么瞒过魏军的探子便是妥妥的事了,只要这个瞒天过海之计能够得逞,吴军便可以顺利地躲过魏军的追击,从此海阔天空,再无忧矣。
所以当孙奉以及众多吴军听闻到魏军迫近的消息之后,一片的愁云惨淡,惊惶不知所措的时候,施绩却是一副老神在在,怡然自得胸有成竹的模样。
当然到了这个时候,施绩也无需再隐瞒孙奉了,和盘将自己的计划给透露了出来,孙奉闻言这才恍然大悟,难怪施绩如此淡定从容呢,原来他是早有准备啊,孙奉顿时也是转忧为喜,连声地赞叹施绩深谋远虑,腹有良策,纵是孙武再世,韩信重生,也不过如此。
尽管孙奉吹捧起施绩是不吝溢美之词,但施绩却没有飘,现在他也确实没有什么飘的资本,这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计划到底最终能不能行得通,还得以观后效,看看蜀军究竟会不会上当。
当然这个计谋施绩也只是对孙奉一个人说了,这完全是基于对孙奉的信任,至于整个吴军队伍,现在还没有几个人是知道施绩的计划的,他们都以为他们下一站的目的地还是桂阳呢。
施绩之所以一直隐瞒着,也是本着小心驶得万年船的心理,毕竟现在国难之时,施绩并不敢完全地去相信所有的人,那怕以前是自己的心腹亲信,为了富贵前程,暗通魏军也不是不可能的事,这上万人之中,只要有一个人给魏军通风报信,那施绩的计划可真就功亏一篑了。
所以,那怕已经就要接近目的地了,施绩也只将自己的计划告诉了孙奉一个人,由此可见施绩的谨慎态度了。
离了长沙之后,吴军一路是顺着湘水的东岸行进的,过了湘东郡,湘水折向西,吴军也就继续地沿着官道,顺着耒水向南而行。
耒水是湘水的支流,耒阳就坐落在耒水的东岸,施绩抵达耒阳之后,突然地下令停止前进,改道西行。
显然施绩早就在耒阳做好了西行的准备,就连耒水上的浮桥,也早早地命人搭好了,甚至搭浮桥的事都没有吴军出面,而是由当地的乡绅士士家牵头,组织人力搭建的,这就很难让人联想到这座浮桥会有什么军事用途,既是地方出资修建的,那不过是方便民间人士通行罢了。
施绩在这方面做的确实是很谨慎,就连搭建浮桥的事都让民间去做,军队和官府都不曾插手,而且搭建出来的浮桥相当的简陋,也幸亏是在耒水这样的小河上,如果是湘水这样的大河,这样的浮桥能不能撑得住还真是一个问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