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夜的奋力抢修,定军山的阵地总算是初具规模了,蜀军并没有出现,魏军也总算可以休息一下了。
司马昭初次来到战场,一切对他而言都是全新,他也很清楚,如果不是父亲司马懿的缘故,以他典农中郎将的资历,恐怕下辈子才有机会领军出战。
这次出征,本身对司马昭来说就是一次锻炼的机会,虽然说司马昭此前一直是熟读兵书,但实战中的那些经验,永远是兵书上所学不来的。
一直到黄昏的时分,那群山深处,才可以看到蜀军的身影,姜维的人马终于是杀到了。
司马昭急切地下令魏军准备迎敌,却引来郭淮一阵善意地嘲笑:“早着呢,那不过是蜀军的先头部队,姜维的主力,离此地还远的很,而且姜维得到消息,肯定会暂停进攻的,所以最早的战斗,应该是会发生在明天的凌晨,现在你可以下令大部人去休息,只留下少部人的兵马来戒备就足矣。”
司马昭脸上一红,这显然是他所不知道的,恐怕也只有久经沙场的老将,才会有这种认识吧,看来他要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郭淮的判断是正确的,出现在魏军视线之中的蜀军,正是赵广所率领的先锋部队,赵广看到魏军在定军山严阵以待时,并没有轻易地就发起进攻,而是急忙将此地的信息回传给姜维。
姜维所率的主力和先锋部队尚还有十几里的路程,等姜维赶到定军山前,天几乎已经是黑透了。
这个时候发起进攻,显然是不合时宜的,能不能攻克定军山还尚未可知,只能是徒增伤亡而已。
姜维打量了一番地势,看到定军山对面的那座高峰还未有军队驻守,于是便令人攀上山峰,监视定军山上的魏军的一举一动。
按理说,这座对山如此险要,魏军应该派出人马来驻守,但此时此刻,山顶上竟然是全无踪影,想必是魏军兵马有限,分不出兵马来,姜维派人登上山顶,仿黄忠旧事,山顶上设哨兵,而把主力雪藏到了山腰的位置,一旦魏军来犯,让他们和夏侯渊一样,把命留在这里。
第0417章 行百里而半九十
不过显然驻守定军山的魏军并没有象当年的夏侯渊一样忍无可忍,他们龟缩在定军山上,死死地守往隘口,半点也没有反攻蜀军的打算。
那怕是他们的一切布署行踪都被对山上的魏军哨兵看得一清二楚,也是浑然不在意,似乎还在向蜀军挑衅,有胆你们来攻啊!
姜维神色无比地凝重,原本他偷渡定军山,就是想要趁魏军不备,一举进入汉中的平原的,但没想到怕什么就来什么,魏军还真得提前在定军山上驻守着兵马,如此一来,姜维想要突破定军山,势必将会有一场血战,至于能不能达成目标,就连姜维自己也无法做出判断。
但就此而退却吗?
姜维想了想费祎嘲笑的眼神,目光便得凌厉起来,如果自己退兵回去的话,还不知道要遭受多少的白眼和嘲笑呢。
无论如何,姜维是不会轻易退却的,伏还没打,就先认输,这绝不是他姜维的性格!
更何况,这里距离汉中平原仅有一山之隔,只要翻越了定军山,姜维就可以实现这个最初的梦想。
所以,那怕是定军山上驻守着魏军,刻意地来防范自己,姜维也没有丝毫的畏惧。
行百里而半九十,现在的蜀军,就差那一哆嗦了,谁也无法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
姜维下令,在拂晓时分,对定军山的魏军阵地,发起全面的进攻。
姜维的麾下,羌兵占据着绝大多数,姜维驾驭这些桀骜不驯的羌兵,自然是有着自己的手段,那就是诱之以利,罚之以重。每次作战之时,姜维都会进行巨额的悬赏,让这些羌兵为之眼馋,都愿意为之拼命。
而对那些企图偷跑的,临阵畏缩的,姜维则是处之以严刑峻法,毫不留情手软。
有过即罚,有功即赏,而且能做到赏罚分明,这无疑是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最佳方式,尽管这支羌兵的归附时间并不太长,但是已经很有无当飞军的风范了。
这些羌兵生活在穷山恶水之间,食不裹腹,衣不蔽寒,这种穷怕了的生活让他们对金钱对物资有着极大的渴求,在巨额的悬赏面前,那怕是自己的生命的变得无足轻重。
所以蜀军的进攻从一开始就呈现出高昂的态势,面对险峻的山路,羌兵毫不犹豫地冲在第一线上,大山就是他们的故乡,是生生不息养育他们的地方,从平川地方而来的人,似乎对大山有一种天生的畏惧感,但这些羌兵丝毫没有这种意识,他们自幼生活在大山之中,翻山越岭,如履平地,此刻又怎么会畏惧定军山的险峻。
司马昭和郭淮是决意要放水的,但他们却是不能通知自己的部下,所以司马昭发号施令,还是要求部下的军队拼死抵抗,努力作战,绝不让蜀军登上定军山。
这些魏军当然不知道内情,既然上面有令,要他们死守定军山,那就守呗,本来他们的任务就是如此,也没有人敢提出任何的质疑。
究竟怎么放水能放得完美无缺,司马昭和郭淮还是事先还是仔细研究过的,首先这仗要真打,完全不恤兵力地和蜀军进行拼消耗,反正送死的是魏兵,又不是司马昭,死的人越多,越能证明战斗的惨烈程度,也就能为接下来放弃定军山埋下了伏笔。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