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亮当然也清楚现在面临的困难,但是困难再大,能有被匈奴人围困的平阳紧急么,之所以提出提前出兵,是他权衡利弊的结果。
“此去并州,平阳是必经之路,匈奴人目前的势头很凶,叛乱都已经波及到了河东郡,至于并州那边,恐怕局面更为不堪,我等身为军人,如何能隔岸观火,置身事外?所以,提前出兵之事,我意已决,传令下去,所有各营,务必于今天晚上之前,完成出征前的一切准备,明日卯时,正点出发!”
虽然曹亮提前出兵的计划遭到了谋士们的一致反对,但曹亮还是不为所动,坚持己见,下令各营收拾准备,计划明日出征。
命令很快就下达到了各营,正在负责操练的五校尉不得不中止了正在进行的操练,转而进入了出征前的准备工作中。
由于曹亮的要求是在晚上之前就要完成出征前的所有准备,而出征的时间则是定在了明天早上卯时,所以从时间上来讲,是极为仓促的。
但军令如山,不容违抗,五校尉当然也不是吃素的,他们雷厉风行地动作起来,进行合理地调度,都赶在天黑之前,完成了出征前的所有准备。
曹亮对五校尉的表现相当的满意,要知道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完成出征前的一系列的准备,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但名将就是名将,虽然他们现在都还籍籍无名,但在军事上的天赋都已经是展露无疑了,曹亮相信,经此一战之后,他们必将可以快速地成长起来。
当然,成长的也不止是这些将领,整个的平北军曹亮相信经过战争的洗礼,也将会从一支新军蜕变成一支精兵。
单纯的练兵是无法培养出精兵的,曹亮先前所统领的越骑营便可以证明这一点。
在曹亮刚刚接手越骑营的时候,越骑营的状况简直就是惨不忍睹,为了重整这支军队,曹亮几乎是一心都扑在了上面,想方设法地重整越骑营,几乎进行了一年的训练,才算是让越骑营有了一点新的面貌。
但越骑营战斗力的提高却不是训练的结果,而是在汉中战场上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如今的越骑营,才能真正算得上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部队。
而越骑营也将是此次北征曹亮最大的倚仗,如果没有越骑营,打死曹亮也不敢率领着这刚刚组建的北军四营就前往并州。
按桓范的话来说,曹亮这是和去送人头没有什么区别,刚刚组建出来的军队,毫无战斗力可言,那怕曹亮在兵源上下了很大的工夫,麟选出来的都是精兵悍将,但是这样的军队,充其量可以单打独斗,不经过磨合训练,是无法形成合力的。
而一支正规的军队,之所以和游兵散勇有着本质的区别,那已经因为战阵的关系,在军队中,一加一并不会等于二,如果配合的好,一加一可以等于三,也可以等于十,但如果配合不好的话,一加一甚至都低于一。
曹亮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这支新组建的军队,在越骑营的带领下,去战场上磨砺,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一夜很快就过去了,各营的将士,在四更时就已经醒了过来,埋锅造饭,到了五更天时,就已经是整装待发了。
曹亮登台点卯,诸将俱在,经过了一个简短的出征誓师仪式之后,曹亮拨剑在手,高声地下达了出征的命令。
时正始三年四月,平北将军曹亮率师北伐,离开了安邑,浩浩荡荡向北而进,直指平阳。
第0489章 先锋越骑营
从安邑到平阳大概是三百多里,如果按正常的行军每日五十里计算,平北大概虽然六到七天的时间。
不过救兵如救火,如果平北军这么慢吞吞地按正常的节奏赶到平阳的话,恐怕平阳已经沦入匈奴人之手了。
所以在离开安邑之后,曹亮下令加快了行军的速度,倍道而行,两天时间就走了近两百里的路,赶到了绛邑。
此地距离平阳只有一百多里的路程了,所以在过了绛邑之后,曹亮调低了行军的速度,降为每日五十里,同时则加强了戒备,谨防匈奴人的偷袭和伏击。
每日行军五十里是正常的行军速度,在这个速度之下,可以保证军队不过于疲惫,万一遭遇到敌人展开战斗时,也完全有余力来战斗。
而每日行军达到一百里左右的时候,军队的疲惫程度就会大为地增加,无论是体力精力都不足应付一场突如其来的战斗。
在刚离开安邑的时候,由于距离平阳前线比较远,曹亮就不必太过于担心遭到匈奴人的伏击和夜袭,所以在这段路程上,曹亮可以不恤士兵的体力,倍道而行,用一天的时间赶两天的路,尽快地接近平阳。
从安邑到平阳,几乎是一马平川,道路平坦,这样的路径比较有利于行军,但是平北军大部分都是招募来的新兵,就算是步兵等四营有部分的旧兵,但也是疏于训练,对于这样的长途高强度行军,还是不容易适应的。
除了越骑营和屯骑营这两营的骑兵之外,步兵、射声、长水三营的步兵是苦不堪言,许多士兵,有的走到脚上都磨出了水泡,有的走到两腿抽筋,每晚一到宿营地,累得跟死人差不多,一头就栽在了帐逢里。
裴秀看到这种状况,有些担忧这些士兵的身体能不能撑得住,毕竟这一路强行军下去,等赶到平阳,还未与敌军交战,自己就先累垮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