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曹亮则是拒绝了桓范的建议,坚持留在三营之中,他坚定地道:“我既为平北将军,便是平北军的主心骨,众将士在此浴血而战,我岂能置身事外,必与众将士同生共死!”
曹亮当然清楚这一战的危险性,但是如果自己贪生怕死置身事外的,又怎么可能让步兵三营的将士们来拼命呢?无论如何,他都必须要身先士卒,起到表率作用,这样才能稳定军心。
当曹亮反过来安排桓范、裴秀、傅玄等人随同越骑营行动时,桓范理所当然地拒绝了:“我等既为将军僚属,必与将军同行,曹将军不畏险,我等岂畏之?”
最终以桓范为首的幕僚团全部留了下来,随同曹亮一起前往了西柳林。
到达了西柳林之后,曹亮立刻展开了布防。
西柳林只是一座小村庄,这里居住的人家不过才几十户,由于匈奴人叛乱,处于交通要道上的西柳林百姓,全部都逃往了深山之中,魏军到达这里之后,百姓们早已是人去屋空,连一个人影也看不到。
曹亮倒是暗想,这样也好,省得这些百姓被战乱给波及到了,如今之乱世,百姓们想要生存下去,确实也不易啊。
西柳林是北屈和蒲子两县交通要道上的一个村落,依山傍水,地势较高,如果不是战乱,居住在这儿倒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曹亮还是挺佩服桓范的,眼光确实比较独到,由于西柳林东倚一座山峰,西倚一条河流,如果匈奴人要来进攻的话,只能是选择从南面和北面发起进攻了,这无疑会减轻魏军的一半负担。
而且西柳林地势比周围明显的高出一截来,这样的地势,非常的有利于防守,但又不是那种一夫当关的险关要隘,想必匈奴人也不会眼睁睁地看着机会从眼前溜走吧?
曹亮首先将西柳林附近几里之内都封锁了起来,禁止任何人随意出入,并在周围布下了不少的岗哨,以防匈奴人的斥侯刺探。
曹亮的这个目的也是显而易见的,自从平北军到达蒲子县之后,周围活动的匈奴人斥侯兵就不在少数,这些斥侯的兵熟知地形,速度又快,来去如风的,想要清除掉很难。
不过这次曹亮将会利用这些斥侯,让他们把魏军步兵三营进驻西柳林的消息通报给刘跃,这才是最为关键的,否则曹亮这么精心的安排不就瞎了么。
曹亮相信,这些斥侯兵一定会不辱使命的,最晚也到不了明天,刘跃就会知晓魏军的动向,按军事常理来说,魏军的分兵,无疑给了匈奴人各个击破的机会,那就看他刘跃动心不动心了。
第0499章 机会还是圈套?
一座不知名的山谷之中,几匹壮硕的战马正在那儿悠闲地吃着草,而几名匈奴伙夫正紧张地忙碌着,架子上,一只肥羊被烤成了金黄色,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刘跃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出神地遥望着蒲子县城的方向,脸色非常的难看。
为了暂避魏军的锋芒,刘跃不得不从蒲子县城中撤了出来,平阳之战后,整个南部匈奴都对魏军骑兵是心生畏惧,如果死守蒲子县城的话,势必要与魏军正面作战,刘跃也没这个胆量了。
没奈何,刘跃只好将蒲子县城洗动一空之后,弃城而走。
蒲子县城虽然是守不住了,但也不能白白地送给魏军,匈奴军撤退之后,整座城池已经残垣断壁,一片焦土了。
为了避开魏军的主力,刘跃只能是在吕梁山的山沟里钻来钻去,好在他对这片地域的地形相当的熟悉,魏军想要找到他,做梦去吧。
尽管如此,刘跃还是一脸的郁闷,本来这次参与叛乱,刘跃是有着极大的野心的,纵横河东,称王称霸,但没想到平阳一战,匈奴军损失惨重,也等于是给刘跃火热的头顶上浇了一盆凉水,让他清醒了不少。
如今被魏军一路撵到了蒲子,刘跃也无法站稳脚跟,还是如一条丧家之犬一样,窜来窜去,有家不能回。
手下有好几个头目不堪忍受这种屈辱,纷纷地向刘跃请战,誓于魏军决一死战,报仇雪恨。
刘跃却是连连的摇头,这几个头目都没有参加平阳之战,所以没有经历过与魏军骑兵的大战,他们的印象还停留在汉人骑兵不堪一击的层面上,他们对刘跃一退再退,四处躲藏的行为大为的不满。
但刘跃却深知这支魏军骑兵实力不同凡响,绝不是他们这样的一群乌合之众可以战胜的。
匈奴人被称做草原上翱翔的鹰,但那不过是以前的匈奴一代,他们驰骋于塞外,纵横无敌,是真正的草原之主大漠之王。
但自从匈奴南迁以来,虽然生活条件要比以前好多了,不用再去忍受饥寒交迫的生活,但安逸的生活换来的是素质的退化,现在的匈奴骑兵,已经大不如前了,和上一个时代的匈奴王者之师相比,他们差了太多也差了太远。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现在刘跃就是这个心理,他郁闷归郁闷,愤怒归愤怒,但一想想魏军骑兵强悍的攻势,刘跃骨子里就发寒,所以他宁可躲在这深山沟里,也不敢主动地去招惹魏军。
厨子献上了羊腿,那羊腿烤得外焦里嫩,香气扑鼻。
原本刘跃平时最好这一口,但今天不知怎么的,他却丝毫没有胃口,在手中掂了许久,这才狠狠地咬了一口,似乎这不是羊腿,而是魏兵的血肉。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