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深谙兔死狗烹之道,所以在对决诸葛亮时,明明是魏军占据着兵多势广的优势,司马懿却一再采用龟缩战术,能拖则拖,能守则守,完全是一副消极防御的状态。
但在培植亲信网罗党羽方面,司马懿表现的却是十分积极,忠于他的人受到了提拨和重用,而与他有隙的将领,则受到了排挤和陷害。最鲜明的例子就是左将军张郃,因为和司马懿不合,最终被司马懿陷害,在木门道中了蜀军的埋伏,中箭身亡。
经过多次的清洗,司马懿已经在雍凉形成了一个铁打的营盘,那怕是司马懿离开了雍凉,被调回了洛阳,但他在雍凉的影响力,却依然是无人可以撼动的。
其实,曹亮在并州,也就是完全复制了司马懿在雍凉的成果,如今的并州,那怕是曹亮已经离开,但曹亮嫡系的人马已经牢牢地控制着并州的一切,就算此刻朝廷重新地派一位并州都督过去,也完全无济于事。
夏侯玄在雍凉的地位一直比较尴尬,当初曹爽派夏侯玄到雍凉去,目的是显而易见的,就是想要通过夏侯玄来控制雍凉的军队,消除司马懿在雍凉的影响力。
不得不说,夏侯玄这个雍凉都督做得很失败,就算有征蜀护军夏侯霸作为助手,夏侯玄在雍凉同样显得是孤立无援。
雍州刺史郭淮本来就是一个老油条,又奸又滑,表面上对夏侯玄极为尊重,大事小事都要向夏侯玄进行汇报,但每每夏侯玄提出一些建议或者是下达一些命令,郭淮总会以各种理由进行搪塞,而且这些理由总是那么冠冕堂皇,无法驳斥。
初到长安之时,夏侯玄踌躇满志,如一柄锋利的宝剑,锐意进取,试图有所作为,但几年下来,却发现这柄利剑却无用武之地,渐渐地生锈了变钝了,再无当年的风采。
夏侯玄告诉曹亮,他在雍凉,仿佛就如同陷入一片泥潭沼泽之中,任凭他如何挣扎,也始终无法摆脱困境,反而是越陷越深,无力自拨。
夏侯玄向曹亮请教,有什么好的办法能摆脱现在的困境?
曹亮摇头,表示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办法,雍凉这块地盘,司马懿苦心经营了这么多年,想要轻易地撼动它,绝非易事,除非能把雍凉的整个官吏体系来一个大换血,该清洗的清洗,该调走的调走,将司马懿的亲信势力连根拨除,这样才有机会翻盘。
但这样做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如果真得实施的话,势必会造成雍凉防线的大动荡,要知道蜀国的姜维一直在汉中虎视眈眈,等待着伐魏的机会,如果雍凉的防线出现变故的话,无疑会给姜维可乘之机,到时候雍凉这块地盘究竟属谁,还真不好说。
所以,象雍凉这样重要的边防战线,是不可能进行大清洗大撤换的,尽可能地维持现状,就是对蜀国军队最好的震慑,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事实上,夏侯玄还可以采用比较温和的手段,徐缓图之,暗中调派亲信,接掌重要职位,一步步地进行蚕食。但曹亮清楚,留给夏侯玄的时间不多了,恐怕还没轮到他动手,司马家在洛阳就已经是有所行动了。
第0628章 又是一年春来到
曹亮并没有告诉夏侯玄司马家可能会发起政变之事,毕竟曹亮自己也不清楚司马懿何时会发难,历史早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许多事情曹亮仅凭过去知道的那些知识已经是不起任何作用了。
但曹亮知道,司马家发动政变之后,身为雍凉都督的夏侯玄非但没有起兵勤王,反而是老老实实地遵从了司马懿的指令,解除了征西将军雍凉都督的职务,回了洛阳,几年后被司马师所杀。
夏侯玄难道不清楚他回到洛阳的后果吗?他的表兄曹爽当时已经被司马懿诛灭三族了,作为曹爽嫡系势力的他回到洛阳,难道还有第二条路可走吗?
但夏侯玄却不得不做出这样的选择,在雍凉,尽管他贵为都督,表面上风光无限,但实际上却他连一兵一卒都调动不了,洛阳事变之后,纵然他有心去勤王,但没有听命于他的军队,一切皆是枉然。
要不然就是学他的叔父夏侯霸叛乱逃到蜀国去,但骨子里的傲气却又不允许他这么做,他只能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回到洛阳,只不过司马懿手下留情,没有加害于他,只可惜司马懿死后,没有容人之雅的司马师最终对司马师下了毒手。
当时给夏侯玄定的罪名是意图谋反,其实这个罪名也够荒唐可笑了,夏侯玄身为雍凉都督封疆大吏时都没有反,又怎么会在无权无势的洛阳试图造反呢,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司马师要置曾经的大舅哥死地,谁也拦不着。
两人坐了下来,闲聊了很久,直到掌灯时分,夏侯玄才想到母亲在府里面等候已久了,于是他赶紧地起身告辞。
曹亮出门相送,问道:“泰初兄此次回京述职,准备何时再回长安?”
夏侯玄显得有些意兴阑珊,道:“大约在年后吧,反正雍凉那边,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也不少。”
曹亮没有再说什么,与夏侯玄拱手而别。
其实夏侯玄是一个挺悲剧的人物,他是曹爽集团之中少有的少壮派人物,有才干,有抱负,本有机会扶摇直上,但是由于曹爽的覆灭,让夏侯玄所有的梦想破灭成空,受到曹爽的牵连,他权力尽丧,最终是坐以待毙,死在了司马师的手中。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