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做完这一切,也不过才刚刚天黑,曹亮估算着,如果司马懿发动兵变,那至少也是在后半夜或者是凌晨的时候,自己这边还有些充足的时间。
现在曹府的家兵大约有五百多人,袭取武库,由曹亮亲自带队,他带了一百五十多人,其中连弩兵一百人,其他杂兵五十人,另外曹亮安排方布和曹贵也率一百五十人赶往大夏门附近潜伏起来,准备配合骁骑营入城。
攻打大夏门可是一个急难险重的任务,因为曹家兵不可能先于司马家军动手,只能是等到司马家军攻占城门之后,骁骑营抵达洛阳城外的时候,他们才出手。
从形势上来说,曹家兵必然处于劣势,所以曹亮才特意地派方布这么一个大高手前往大夏门,以增加胜算。
原本方布是不同意的,他的职责只是保护曹亮的安危,但是架不住曹亮威言训令,这些年随着曹亮的地位提升,权威渐重,方布也不敢违背曹亮的命令了。
何况夺取大夏门,乃重中之重,关系到骁骑营能不能入城,能不能扭转被动局面,所以搁在方布的肩上的担子非常的重,不容许有任何的闪失。
洛阳城十二城门之中,曹亮之所以选择大夏门,是因为大夏门是洛阳的北门,距离骁骑营的驻地最近,一旦洛阳事变,骁骑营得到讯息之后,便可以立刻进攻洛阳城。
其次,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大夏门毗邻金墉城。金墉城是明帝时修筑的,在洛阳城的西北角,城小而固,是一座防御性的要塞,由于金墉城地势较高,可以鸟瞰洛阳城,所以极具战略价值。
曹亮事先就同曹演商议过,骁骑营在进入洛阳之前,必须先拿下金墉城,作为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据点,以此来和司马家的人相抗衡。
所以,与金墉城相邻的大夏门自然而然也就成为了曹亮和曹演约定的进城路线,曹亮必须要打破缺口,才能变被动为主动。
最后还有二百多人被曹亮安排在了高陵侯府,由曹贵来统领,负责保护曹家一家老小的安全。
高陵侯府的护卫无疑是至关重要的,曹亮在侯府留守了最为精锐的连弩队,就是确保万无一失的,一旦洛阳刀兵起,高陵侯府必然难以置身事外。
三路人马之中,最先与司马家军接战的,便是曹亮率领的进入武库的这一支。
和曹亮推测的完全一致,司马懿对武库是志在必得,他派司马师和司马孚去控制洛阳的十二座城门,派司马昭去控制皇宫,唯独武库,司马懿不敢假他人之手,亲自带兵前来。
可见司马懿对武库的重视程度了。
其实司马懿最为在意的只是曹爽府邸的这一关,虽然事先司马懿已经成功的收买了曹府的家将孙谦,但是孙谦的职位并不太高,能不能左右局势司马懿也没有把握,他也只能是冒险行事。
至于武库那边,司马懿更是成竹在胸,因为武库令方仁和武库丞杨泽早已归附了司马家,只要司马家的大军一到,二人必然是望风而降,开门相迎。
不过就算两人没有归附,以武库的那么一点守备兵力,司马懿完全没有放在眼里,司马家军一到,拿下武库,不过是眨眼的事。
可司马懿千算万算,没有在曹爽府邸那么出现秕漏,却在武库这边掉了链子,本以为一路顺畅的武库,却遭到了强有力的阻击。
而最让司马懿震惊不已的是,和他做对的不是旁人,正是他亲自麟选的孙女婿,辅国将军曹亮。
第0681章 赔了夫人又折兵
为了拉拢和安抚曹亮,司马懿还真是没少花心思,少费工夫。
原本以曹亮的出身地位和此前与司马家不睦的关系,司马懿是用不着这么费尽心机的,但自从曹亮回京之后,与曹爽的关系变得疏远,这才使得司马懿动了拉拢曹亮的心思。
毕竟司马懿一直以来只是把曹爽视为对手,虽然曹亮这几年混得风声水起,但他毕竟制少底蕴和根基,司马懿只把他当做一个潜在的危险,而没有视做是旗鼓相当的对手。
本着敌人的敌人是朋友的原则,司马懿还真是有心思和曹亮交好,就算曹亮不一定能为他所用,但最起码在他和曹爽之争中保持中立,司马懿就十分的满意了。
司马如的事在司马懿看来,不失为一个契机,于是他竭力赞成,撮合了曹亮和司马如的亲事,这样一来,满朝文武尽皆知道司马家和曹亮的关系,也使得曹爽更加疏远了曹亮。
司马懿的如意算盘打得十分精明,曹亮和司马家的关系,也确实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比方说这次曹亮轻取武库,还真是借了这一层的关系,否则的话,绝不会如此顺利。
司马懿是不知道这个结果,如果他知晓的话,估计肺也能给他气炸了,这千辛万苦的,居然给别人做了嫁衣,人说气人不气?
自从司马懿看到曹亮的身影之后,一向淡定从容的他这回终于不淡定了,原来他千算万算,还是被曹亮给算计了,司马家就算是倒贴了一个千金大小姐,也没有买回曹亮的心,看来曹亮是准备和司马家怼到底了。
司马懿对曹亮,不可谓不重视,正是因为太过重视了,所以司马懿才想出了这招联姻的手段,在司马懿看来,曹亮毕竟年轻着呢,只要他使出这个美人计来,把曹亮给稳住,就行了,至于事成之后,怎么对付曹亮,那就是后话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