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在这儿多坚守一刻,就能多保证大军的撤退成功几率,所以,那怕战局再困难,曹演也一定要坚持下去,绝不能轻易地让司马军越过这座山口。
就在司马师一愁莫展之际,忽然骁骑营的后队出现了自乱的现象,似乎有一支军队正在冲击着骁骑营的后路,司马师不禁大喜过望,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他立刻下令司马军从左右两侧强行包抄过去,配合这支军队,完成对骁骑营的合围之势。
在骁骑营后队制造骚乱的,不是旁人,正是前军校尉高俊和后军校尉荀闳。
当初曹演在骁骑营出击洛阳之前,就将高俊和荀闳扣押起来,虽然没有证据表明高俊和荀闳参与了这次司马家的叛乱,但是为了防患于未然,曹演还是听从了曹亮的话,率先地将二人给扣押了。
但出于多年的同僚之情,曹演并没有对二人痛下杀手,而仅仅只是将两人关押起来而已。
事实证明,曹亮还是有眼光的,高俊之父高柔之后担任了行大将军,成为了司马懿最大的帮凶,而荀氏则同样参与到兵变之中,如果曹演不率先扣押这两人,将会让骁骑营蒙受很大的损失。
不过撤退的时候,曹演显然是无法顾及到二人的,仅仅只派自己的几个心腹亲兵来看守他们。
曹演有心腹,高荀二人自然也有心腹,曹演现在统率的人马正是高俊和荀闳的部下,二人统领前部和后部人马多年,自然也不可能没几个忠心效力的人。
高俊和荀闳被关押起来的之后,这些就已经是蠢蠢而动,试图将二人给解救出来,但是无论是骁骑军营还是金墉城,曹演的亲兵看守十分严密,他们始终没能得逞。
不过进入撤退之后,尤其是与司马军展开激战之后,自然无睱再顾得上他们了,于是高俊和荀闳的心腹突然地出手,杀死了看守二人的亲兵,将二人给解救出来。
尽管曹演在骁骑营之中威望无人可及,但想要做到人人效忠也是不可能的,毕竟高俊和荀闳在职多年,曹演就算再强势,也总有一少部分人忠心于他俩的。
脱困之后,高俊和荀闳对曹演是满怀怨忿之色,便立刻召集起忠于他们的人旧部,在曹演的后队人马处,发起了骚动。
虽然说骚乱的规模并不太大,但却对骁骑营的军心却造成损害,试想一想,原本骁骑营在前面奋力拼杀,力阻司马军向前,可现在却如同是软肋上插了一刀,让坚如磐石的骁骑营,出现了分裂。
决战之时,往往许多毫厘之差的事就能左右局势的进展,高俊和荀闳在后队掀起的骚乱最终是影响了大局,让曹演陷入到了司马军的包围之中。
曹演不禁是怒火万丈,正是因为当初自己宅心仁厚,不想加害他二人,所以才只是将他们解除兵权,关押了起来,但没想到打蛇不死,反遭蛇噬,当时留了二人的性命,结果却引来了悲剧性的后果。
曹演陷入重围之后,局势陡然变得严峻起来,但变节投敌的骁骑兵终究是少数,绝大多数的骁骑兵拼死力战,纵然血洒疆场,也拒绝投降。
尽管局势不利,但是曹演仍旧奋力地作战,与司马军展开了激烈的搏杀,数次突围失败之后,曹演知道今日之战已经是很难幸免了,不过他仍旧咬牙坚持着,那怕战至一兵一卒,也绝不会缴械投降。
战斗多拖延一刻,曹演断后的任务就可以多完成一些,既然选择了如此危重的任务,曹演早就抱有必死的决心了。
第0708章 渡黄河
曹亮虽然身处中军之中,但他却是整个队伍之中最忙碌的人,不光的得保护家眷队伍的安全,还得瞻前顾后,考虑文钦的先头部队是不是已经抵达了小平津,控制了渡口?考虑司马军是不是追来了,曹演那边能不能挡得住?
撤退的仗,其实是最难打得,撤退的时候,军心和士气基本上已经跌落到了最低点,战斗力下降严重,这个时候如果再遭遇到敌军的围追堵截,形势将会变得十分不利。
黄河渡口,将会是此次撤退的最大一个难关,数千人挤在黄河南岸上,很难一下子全部渡过黄河去,而司马军的追兵须臾即至,如此这多的人的生死,就唯系在曹演断后的队伍上面,可见曹演的责任何其之重。
原本曹亮是准备自己来断后的,但曹演不许,坚持一定要由他来断后,曹亮拗不过他,只能是从其命。
不过曹亮对曹演这边的情况极为的关心,时时刻刻派人盯着,一遇到紧急的情况便立刻通报于他。
文钦那边进展的倒是十分的顺利,轻骑突进,他很快便抵达了小平津。
渡口上原本驻扎着一队人马,负责着渡口的日常管理,那渡口令看到文钦的千骑人马呼啸而至,顿时便傻了眼,连半点反抗的念头都没有,立刻交出了渡口的管理权。
正月的黄河还处于封冻期,到是不需要渡船也能渡过黄河去,但是河心的冰层非常的薄,如果这么多人一下子都涌上冰面的话,冰层很可能有坍塌的风险,毕竟每年掉进黄河冰窟窿里面的,都不在少数。
文钦束手无策,毕竟渡河这方面,可不是他的专长,宽阔的黄河冰面,滔滔的河水完全地被封冻了起来,只有凹凸不平的地方还可以依然看到波涛汹涌的痕迹,可谁知道这封冻的冰面上,潜藏着多少的危险。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