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霸看劝说无果,只得长叹了一声,拱手道:“既如此,某告辞了,你好自为之吧,但愿将来我们还有相见的机会。”
说罢,夏侯霸转身而去。
夏侯玄目送着他离去,心中一片怅然之情,夏侯霸此去凶多吉少,能不能顺利地叛逃到蜀国还真是一个未知之数,但自己留在魏国,只怕会更为地凶险。
可是夏侯霸的这条叛逃之路,终究不是夏侯玄的选择,就算死在司马氏的刀下,也比担负一个叛国之臣的罪名要强。
夏侯玄在书房之中默然地坐着,也不知道一直坐了多久,直到掌灯时分,天色昏暗,突然郭淮带着一队人,突然地闯了进来。
郭淮此番的行径,已经是很无礼了,不光是未经通传,而且全身戎装,带兵闯进来,分明就是擒拿朝廷钦犯的节奏。
“夏侯都督,夏侯霸叛逃出境,投敌卖国,都督可知晓否?”郭淮冷声地质问着,仿佛在审问着犯人似的。
夏侯玄抬了抬眼皮,淡淡地道:“噢,有这等的事?某未知也。”
郭淮似乎不相信夏侯玄的说辞,冷笑一声道:“有人曾亲眼看到,今天下午夏侯霸亲临都督这里,而后便逃出了长安城,都督敢说不知情吗?”
夏侯玄平静地道:“夏侯霸确实来过敝府,不过也只说了些家长里短之事,郭刺史难道真以为他会向本督透露叛逃之事?”
郭淮沉声地道:“叛国投敌,那是诛灭三族的重罪,知情不举,窝藏包庇,一律同罪,想必都督也是知晓的。某已经派人去追了,夏侯霸孤身一人,肯定是逃不掉的,都督最好做好当面对质的准备吧!”
夏侯玄眼皮都没抬一下,淡淡地道:“悉听尊便。”
郭淮兴师动众而来,显然就是认定了夏侯玄和夏侯霸的出逃事件有关,不过现在还没有捉住夏侯霸,没有证据的情况下,郭淮还真没办法奈何得了夏侯玄,他只好悻悻然地道:“既如此,那某告辞了。”
“走好,不送。”夏侯玄木无表情地道。
郭淮扭头便走,出府门时候,下属嘀咕了一句:“郭刺史,这事夏侯都督肯定是知情的,说不定是还是他纵容的呢。”
郭淮重重地哼一声,道:“他神气不了多久了,等抓回了夏侯霸,定要他的好看。”
以前郭淮对夏侯玄的态度一直是毕恭毕敬的,毕竟夏侯玄是上官的身份,郭淮也算是隐忍到家了,此番洛阳兵变的消息传来,郭淮总算是扬眉吐气了,不用在夏侯玄的面前低声下气了。
出了都督府,郭淮正欲上马,就见对面一骑飞驰而至,他沉声地喝问道:“来者何人?”
对面马上之人道:“某乃朝廷信使,特来传诏。”
郭淮当即道:“某乃雍州刺史郭淮是也,所传何诏?”
信使一听,赶紧地递上诏书,道:“那正好,郭刺史,司马太傅有令,此诏书先与刺史过目。”
郭淮接过诏书,打开一看,不禁哈哈大笑,道:“这诏书来得正是时候,走,我们回去宣诏去!”
第0734章 来迟了一步
夏侯玄离开了长安城,这个时候,他的身份已经不再是征西将军雍凉都督了,而是九卿之一的大鸿胪。
大鸿胪是个什么官,其实它的品秩倒是不底,中二千石,和夏侯玄现在的职务同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此次夏侯玄奉调回京,也只是平调而已,不存在贬谪。
但和征西将军雍凉都督这样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相比,大鸿胪这样的职位就又显得寒酸许多。大鸿胪凡诸侯王、列侯和各属国的君长﹐以及外国君主或使臣﹐都被视为皇帝的宾客﹐所以与此有关的事务多由大鸿胪掌管。如诸侯王、列侯受封或其子息嗣位﹐以及他们因有罪而夺爵、削地﹐都由大鸿胪经手处置。诸侯王进京朝见皇帝﹐大鸿胪典掌礼仪﹔诸侯王死亡﹐大鸿胪遣使吊唁﹐并草制诔策和谥号。臣属于朝廷的藩属国君长﹐在接受封号或朝见皇帝时﹐以及外国使臣来贡献等﹐属于礼仪方面的事务﹐都由大鸿胪承办。
从某些方面来讲,大鸿胪到有点类似于后世的外交部长,只不过这个时代的外交部长多少有些鸡肋。
但朝廷的诏令已下,容不得夏侯玄反对与否,他所能做的,也就只有回京应命了。
新任的征西将军雍凉都督郭淮倒是对前任的离职十分的上心和踊跃,派出了一支近万人的队伍护送夏侯玄回京师,礼遇之高,令人瞠目结舌。
不过夏侯玄清楚,所谓的礼遇更像一种囚禁,夏侯玄回京除了没有乘坐囚车之外,其他的待遇俨然和朝廷钦犯没有任何的区别了。
鉴于夏侯霸已经是叛逃离境,郭淮可不敢在有任何的大意,所以这次护送夏侯玄回京的军队,正是郭淮的雍州嫡系部队。
不过押送一人回京,就动用一万人的队伍,这似乎有些小题大作了。其实,这是郭淮奉了司马懿的暗令,调集雍州的军队到京师,另有差遣。
队伍浩浩荡荡离开了长安,夏侯玄乘坐的马车被裹挟在人流车流之中,渺小的几乎看不到踪迹。
而且郭淮也封锁了夏侯玄离开长安的消息,所以长安的百姓只看到了雍州军队的出城,根本就不知道在这队伍之中,还有那位曾经的雍凉最高长官赫然在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