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司马懿听闻令狐愚在兖州试图谋反,脑海之中便早已规划好了一条进军的路线,这条路线自然是最短最快的,司马懿要么不出手,一旦出手的话,便是出其不意,绝不会给对手任何的喘息之机。
司马懿之所以选择先对令狐愚动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兖州只是一个内州,并没有多少兵马驻扎,而令狐愚虽然是一州刺史,但他也不过只是一个单车刺史,没有领兵的权限,所以他手下能调动的军队极为有限,大概也就是他自己的家兵部曲和一部分的郡国兵。
至于楚王曹彪,也只不过是一个诸侯王而已,按朝廷的律法,诸侯王手下的家兵,也是受到严格控制的,看个家护个院没啥问题,但真正想要参与谋朝篡位,这点人马恐怕连塞牙缝都不够。
对于兖州这股子势力,司马懿压根儿就没有放在心上,只要他带兵过去,基本上是手到擒来,唯一让他担忧的,就是怕走露了风声,让令狐愚警觉起来,如果令狐愚觉得危险了,向南投奔王凌去了,那再想收拾他,就不那么容易了。
司马懿可不能让令狐愚和曹彪给跑了,尤其是曹彪,是王凌和令狐愚准备推为新君的人,他们计划在许都为曹彪举行登基大典,以获得更多人的支持。
不过许都那边未能如愿的话,他逃到寿春,同样可以篡位登基,就算影响力不如在许都这边,但至少还是能得到一些异己势力支持的。
所以他们这个另立新君的计划必须首先要粉碎掉,绝不能让曹彪登上帝位,那怕他就是伪帝,也不允许。
现在朝廷内外对曹芳这个皇帝的资格有很大的质疑之声,首先曹芳不是曹叡亲生的,而是从宗族之中过继而来,至于出自那家宗族,一直语焉不详,应该是曹叡生前刻意地隐瞒着,结果现在传出许多的声音,认为曹芳并非是曹氏宗亲,是没有资格继承大统的,如果不是司马懿力挺着,曹芳的这个皇位,早就不保了。
第0792章 游击战的十六字诀
其次就是曹芳的能力问题了,曹魏的前二个皇帝,那可个个生猛的很,都有曹操的遗风,无论内政外交,都有自己的手腕,满朝文武,只有畏惧的份的,压根儿不敢有别的心思。
而这个曹芳,天生似乎就是一个懦弱的主,虽然继位时只有八岁,是没有能力执掌朝政,但是如今十年过去了,朝中政权更迭,他却依然如故地做着傀儡皇帝,对执掌政权的司马懿是言听计从,莫敢不从。
许多忠于皇室的人对曹芳彻底地失望了,于是另立新君成为了这些人的诉求,他们希望能有一位能力卓著的新君驱逐权臣司马懿,恢复大魏江山曹氏天下。
如果王凌起兵造反,司马懿并不是太过担心,因为一旦牵涉到谋反的事,响应者便是有数的,许多人不敢轻易地来趟这趟浑水。
但是如果王凌借另立新君的名义来起兵的话,那性质就不同了,这样就会得到很多人的拥护,毕竟从法理上来讲,曹操的儿子曹彪也是有着皇位继承权的。
所以司马懿此次平定淮南的叛乱,首先需要从兖州动手,除掉了令狐愚和曹彪之后,也算是剪除了王凌的羽翼,单单只剩下一个王凌,那就好对付的多了。
不过在奔袭兖州之前,司马懿还是任命为陈泰为河内太守,陈骞为河东太守,胡奋为平阳太守,以防备曹亮的反扑,同时也做好准备工作,等司马懿平定淮南之乱后,再行进军并州。
平阳郡是正始五年才出河东郡析置的郡,以平阳县为郡治,下辖周围十几个县,归司州管辖,北面与并州的西河郡相接,是并州军南下首当其冲的战略要地。
河内、河东、平阳这三个郡,虽然都归司州管辖,但全部都位于黄河以北,从地缘上来讲,反倒是和并州更近一些。
尤其河东地区的河东、平阳二郡,更是处于并州的半包围之中,当初曹亮从关中进军平定匈奴叛乱,就是以河东郡为跳板,在河东境内招募到了足够的人马,最终才北平定的并州。
所以撤离上党之后,司马懿必须要考虑北部防线的事,按理说,黄河天险可以作为屏障,来阻止曹亮进犯洛阳,但就此舍弃黄河以北的全部地盘,司马懿显然难以割舍,而且将来二次进攻并州的话,也需要一些支点型的城池,如果撤出上党的同时,连河内和河东都弃了,那么司马军的损失也太大了。
所以尽管无法保住上党,但河内、河东、平阳三地还是绝对不容有失的,司马懿派了陈泰、陈骞、胡奋驻守三地,就是旨在加强三地的防御力量,阻挡并州军的反扑,以保证将来司马懿再度进攻并州时,拥有进攻支点。
三将领命,各归其郡,而司马懿则统率大军,一路向东,直奔白马而去。
……
虎峪口之战结束之后,并州军各部在曹亮的指挥下,化整为零,很快地就消失在了司马军的面前。
上党地区地势复杂,熟悉这里地形的并州军想要藏起来,那绝对跟玩似的,司马军那怕派出再多的斥侯,也是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对于虎峪口之战,曹亮也并无什么不满之处,毕竟跟司马懿这样的对手过招,想要处处占得先机,还是很困难的,罗马城不是一天就建成的,同样,指望一场战役就将树大根深的司马家打败,也是不太现实的,饭要一口一口来吃,仗要一战一战来打,积小胜而获大胜,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地扭转目前局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