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对于这个消息,曹亮倒是没有丝毫的惊讶,当初选择从河内退兵的那一刻起,曹亮知道王凌的败亡已经是注定了的,只不过按他的预估,王凌还能再多坚持一点时间,至少能熬过这个冬天。
但是王凌没能坚持下去,一场连绵不断的大雨加速了王凌的败亡,而司马懿不过是捉住了天时的机会,水淹寿春城,已经到了山穷水尽地步的王凌没有试图再进行最后的决战,而选择了投降,淮南之战在经历了十九个月之后,落下了帷幕。
冬十月,司马懿回师洛阳,曹芳为了彰其功,改元嘉平,于是这一年也就成为了嘉平元年。
在回师洛阳的半路上,被司马懿软禁的王凌选择了自杀,或许对对他而言,这是一种最为体面的死法了。
不过司马懿显然不会放过他的尸体,回到洛阳之后,王凌的尸体被拉到了闹市街头,当众被鞭尸三百,原本完好无损的尸体被皮鞭抽得是血肉模糊。
而且这还不算,司马懿除了把他的尸体曝尸三天之外,还把他的首级割下来,悬挂在洛阳的城门口进行示众。
这便是对叛逆者最高的惩罚了,那怕人死了,尸体都会代其受过,司马懿就是要用这种方式,来恐吓天下的百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胆敢叛逆作乱者,王凌便是下场。
单单是惩处王凌并是不是司马懿唯一的手段,在斩草除根方面,司马懿恐怕比任何人做得都极端,王凌的三个儿子:王广、王飞枭、王金虎都被腰斩于闹市。
还有早些在兖州被擒获的令狐愚,此次也被一同处斩,他享受的“待遇”更高一些,被赐以车裂之刑,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五马分尸。
此次受到诛连的人也同样是极广的,大约一千多名王凌和令狐愚的亲信嫡系被处斩,流放和发配边疆的人更是多达数千人,洛阳城又经历了一次腥风血雨。
第0872章 义无反顾
曹亮倒丝毫不怀疑司马懿手段的残酷,在对待政敌方面,司马懿何时曾经手软过,曹爽一干人的血迹未干,王凌便是追随其后。
大概在司马懿的黑名单上,曹亮的大名也是赫然在列吧?
因为淮南叛乱的缘故,上党之战只进行了一半,司马懿就不得不铩羽而归,而平定了淮南之叛后,想必司马懿便会将进攻的矛头重新地指向了并州,相对平静了两年的并州,又将会陷入到连绵的战火之中去。
曹亮从来都没有惧怕过战争,和司马氏的这场战争,是他永远都无法回避的,曹亮为此早已是严阵以待,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但战争就是意味着灾难和死亡,刚刚兴起的并州经济或许会遭受到致命的打击,民生凋蔽,百姓流离失所,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
这一点曹亮是深有体会的,只是他无法选择,既然战争一定要强加于并州百姓的头上,那他所能做的,也就只有率领并州军民,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奋起而战!
这两年的时间,曹亮一手抓经济,一手抓军事,两手都要硬,两手都不放松。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想要对抗司马氏,一支强而有力的军队是最起码的保障,相比于两年前,并州军的无论是数量上还是战斗力方面,都增强了不少,所以对于这次司马懿再度进犯,曹亮还是有着充足的信心的。
司马懿远在淮南的时候,曹亮倒不用担心什么,他完全可以优哉优哉的按照自己的思路发展经济,武装军队,但是司马懿回到了洛阳,形势陡然间就变得严峻起来。
司马懿用兵常以神出鬼没而闻名,不可以拿常理度之,去年出征淮南之时,风雪交加,道阻难行,所有的人都以为司马懿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出兵,但恰恰相反,司马懿不但冒雪前进,而且在大年夜打了王凌一个措手不及,也让淮南的形势始终牢牢地掌控在了他的手中。
这次司马懿回到洛阳之后,天气渐冷,有些人就认为司马懿进军不一定会在冬天,很可能会在明年的春天。
但曹亮不这么认为,以司马懿的尿性,任何时候进军都有可能,所以并州军要做到常备不懈,绝不能给司马懿任何的可乘之机。
所以曹亮给驻守在各地的并州军下达了一级战备的命令,时刻防犯司马懿的进攻。
同时启动洛阳的情报系统,广泛地收集关于司马氏的一切情报,并在第一时间上报并州。
谍报系统是曹亮一直以来极为重视的东西,如果说军队是一个巨人的话,那么谍报系统就是它的眼睛和耳朵,如果没有眼睛和耳朵,再强大的巨人也是一个聋子瞎子,毫无作为。
早在洛阳的时候,曹亮就已经组建了一个秘密的情报机构,并将它渗透到了洛阳的各个阶层之中,即使现在曹亮撤离了洛阳,这个情报机构还在有条不紊地运行着,不断地向并州方面传递着最新的消息。
方布被曹亮任命为这个情报机构的头子,间军司统领,全面负责谍报机构,方布的权力很大,他也是曹亮最为信任的人,把他放在这个职位上,曹亮最为放心了。
有这个耳目的存在,曹亮可以随时地掌握着洛阳那边的情况。
司马懿回到洛阳之后,一直忙于对王凌的清算,那怕王凌已经自杀身亡了,但司马懿同样没有放过他的尸体,鞭尸示众,司马懿的目的就是要震慑天下,让那些试图想和他作对的人看看,王凌的下场就是他们的榜样,想和司马懿对着干,只有死路一条。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