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攻不克的吕昭自然难免会产生一些急躁的心理,不过不服输的他也不会轻易地退兵,反而是加大了攻击的力度,苇泽关下,司马军的尸体层层叠叠,却也动摇了不了吕昭的决心。
北方的冬天是行军打仗最为困难的时间,并州军驻守在城池内,情况还好点,吕昭的军队拿不下苇泽关,只能是在荒野上宿营,天降大雪,道路隔阻,粮食转运困难,许多司马军的士兵冻饿而死。
部下副将劝吕昭退兵,等到明年春暖花开之后,再来进攻不迟,不过吕昭却是坚决的不松口,坚称在没有得到司马太傅撤军的命令之前,他是绝对不会轻易地撤退的。
不知何故,司马懿确实是下达了进攻的命令,但到了冬天战况难以为继的时候,司马懿竟然也没有再次下达命令让吕昭撤退,似乎这么一支军队被他给遗忘了。
按理说,这个时间吕昭应当亲自给司马懿上书,阐述当前所遇到的困难,请求退兵。
但吕昭没有这么做,整一个冬天,他都坚守在太行山上,那怕是风雪交加的困难时候,他都没有放弃,而且时不时地还继续向苇泽关发起攻击,在他看来,双方的条件是均等的,这个时候的进攻,更能够打击并州军的士气。
不过尽管如此,在牵弘密不透风的防守之下,吕昭始终找不到可乘之机,苇泽关的战事就这样一直拖入了嘉平三年。
而在雁门郡,那边的战况则更如儿戏一般,除了毌丘俭初到并州,豪取三城的表现还得大书一番之外,剩下的对峙,似乎就进入了垃圾时间,杜预和乐綝把守雁门关,那是堪比苇泽关更重要的雁北门户,地势之险要,比起苇泽关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毌丘俭当然不会卖力地来进攻雁门关,所有的战斗不过是敷衍了事,应付差事,从来也没有真正地发过力,所以在险要的雁门关前,毌丘俭毫无建树那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毌丘俭当然不以为然,他现在首要的任务,就是保存实力,根本没必要和曹亮拼个你死我活的,更何况,曹亮专门给他写过信,双方就打默契仗已经达成了共识,曹亮主动地放弃了剧阳、汪陶、阴馆这三座无足轻重的城池给毌丘俭充当糊弄司马懿的战绩,而在坚守雁门关上,曹亮却是丝毫不退的。
毕竟雁门关的重要性,可不是剧阳、汪陶、阴馆这些塞外小城能比得了的,这是曹亮的底线,是绝不容许轻易冒犯的,不管毌丘俭真攻还是假攻,曹亮都不可能放他进雁门来。
当然这对于毌丘俭来说也大无不可,他和吕昭同时进攻雁门关和苇泽关,都是无功而返,好歹他还拿了三座城池下来,吕昭那边倒好,毫无斩获,如此比较起来,他这边收获还是大于吕昭的。
毌丘俭为此还洋洋得意,实战证明,他还是不是落在最后的,打不下雁门关来,不能说他不尽力,完全是受地理条件的限制,看看吕昭就知道了,他打得那么拼都拿不下苇泽关来,要求他毌丘俭非得拿下雁门来,这不是强人所难吗?
第0894章 出征
各怀鬼胎,各自算计,红红火火恍恍惚惚之中,又是一年过去了,嘉平三年不知不觉地来到了。
司马懿的新军骑兵操练,已经完成了,这一点,经由他本人亲测过,新组建的骑兵在战斗力方面,与老骑兵完全是不相上下的,唯一所欠缺的,恐怕就是战场经验了。
不过这战场的经验,却是操练千遍万遍也不可能学到的,唯有真正踏足战场,在实战之中,才可以学得到的。
所以在新年来临的伊始,司马懿撤消了操练营的编制,转而将这些骑兵全部地编入到战斗序列之中。
进攻并州的最后一张拼图已经完成了,接下来,就到了司马懿真正排兵布阵调兵遣将的时候了。
这个时候的司马懿,早就完成了他的战略布署,如果说这长达一年的时间司马懿都没有做出决断,那才是不正常的。
有着充足的时间,司马懿在练兵之余,还是不断地完善着自己的计划。
声东击西,便是司马懿最早的想法,最为让司马懿所倚仗的骑兵已经是确定了进攻的方向,为了能够顺利地攻下晋阳,司马懿在战略安排,排兵布阵上,还是花费了不少心思的。
如今在雁门关和苇泽关虽然都没有取得理想性的战果,但是从牵制目标这个任务上,这两路人马都应该是发挥的不错,吸引了并州军不少的人马,至少让曹亮的注意力东移,到目前为止,应该还没发现司马懿将会从河东郡进兵的企图。
这当然和司马懿隐藏的手段有关,虽然说司马懿已经确定了以河东郡为主攻方向,但在调兵遣将的实际操作之中,却从来也没有流露出过这一点,所有没有人能摸得清司马懿的葫芦里,卖得究竟是什么药。
就连司马师和司马昭,都没有搞清楚司马懿的主攻方向究竟是什么地方,不过他们却是严格地执行着司马懿的命令,不敢出现任何的错误。
屯兵河内!
就是年后司马懿下达的第一道命令,十万步兵七万骑兵开始渡河,在河内郡完成集结,拉响了总攻的序幕。
第一次进攻并州,司马懿打得就是上党,所以这一次再度陈兵河内,所有人都没有怀疑司马懿的进攻路线有什么问题,在那儿跌倒在那儿爬起来,这或许就是司马懿执着的一面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