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瑕拍了拍他的肩,道:“这些年,跟着可斋公打仗,你学了很多啊。”
“可斋公也感激陛下给了他一展所能的机会。”
“是吗?朕称帝自立,他便没骂朕?”
杨奔默然片刻,实话实说,道:“大帅没骂陛下,只说过‘吴履斋误我,说甚身后事,误了我生前名’。”
他是有什么就说什么的人,直来直去,换作宋廷官场上只怕这句话便犯了大忌。
李瑕闻言却只是笑了笑,向东面的天空看了一眼。
“朕欠可斋公一个生前的名声,只能给他功业相抵了。”
杨奔咀嚼着这句话里的意思,忽然明白过来,拱手道:“陛下,我们是要收复河套了?!”
“当朕是来散心的不成?”
“末将愿为先锋,为陛下踏平九原城!”
“不急。”
李瑕带杨奔向军营走去,道:“你成长了很多,若将我们与元军的对垒比作田忌赛马,你觉得自己是几等马?”
杨奔略略一想,道:“末将如今只能算是中马。”
“地图。”
地图被铺开,李瑕随手一划,划出一道弧线。
他以前打仗多用的战术是偷袭、伏击、冲锋上阵,总之是发生在战场上的某一处,属于地图上的一个点。
但忽必烈不同,不只控制一个点,而是布局一整条线。
“这是忽必烈包围我们的战略弧线,线上这有几个点,吐蕃、西域、河套、山西、河南。我们在各地与元军对峙,首先我们要分清何处实力最强?”
李瑕说战局与李曾伯不同。李曾伯从来都是教人为将之道,让他们自己去思考战局,所以很会培养将领;李瑕则是尽力将战局说得清楚,要将领们理解透,免得耽误了他的计划。
此时杨奔一听,很快便理解了整个西北战势,懂得自己该怎么做。
这些战略当面说,显然比在文书上说要透彻得多。
……
朵思蛮好不容易收拾好帐篷,心血来潮又制了一杯奶酒,抿了一口才终于找回草原上生活的感觉。
又等了一会儿,李瑕才回来。
她连忙扑上去正想要邀功,后面却又有个侍卫过来,向李瑕禀报道:“陛下,廉公派人来了……”
李瑕接了廉希宪的急信看了看,道:“就带到这边来见吧。”
他平时议事多在中军大帐,很少带到寝帐来。朵思蛮便觉奇怪,等侍卫走了便问了一句。
“是你额吉派人来了。”
“那额吉有没有给我带礼物?她想着我我才想她。”
“大概是没有。”
如李瑕所言,兀鲁忽乃的使者风尘仆仆而来,带来的只有坏消息。
先是将一封回鹘文写就的信件递到李瑕手里,那使者便谈起西域的情况。
“这次忽必烈之所以派大军攻打西域。都是因为唐皇陛下你激怒了他,据被俘的元军士卒说,去年忽必烈刚得到阿里不哥的死讯,便大宴各部领主与各国使节。但天池忽里勒台大会召开的消息,也就是在那场大宴上传到开平城的……”
这些事李瑕早就知道了。
他其实也在承受忽必烈的怒火。
与宋廷决裂的恶果还未完全呈现出来,但早晚会来。
只有端坐在李瑕身旁听着这些事的朵思蛮没想太多,觉得自己的丈夫好厉害。
“另外,海都回到了封地以后,马上便扬言要讨伐忽必烈,率部抢夺了蒙古本部的地盘。忽必烈盛怒之下,命他的儿子忙哥剌与宗王脱忽挂帅,率十五万大军西征。这个时候,海都却又缩回了他的领地,让察合台汗国与高昌顶在前面。而金帐汗国正与伊尔汗国交战,不肯相助。如果唐皇陛下再不出兵,高昌马上要被攻破了!”
李瑕道:“朕的甘肃安抚使已经领兵支援。”
“恕外臣冒昧,廉希宪带到玉门关的只怕还没有两万人吧?”
“以他的才干,这些兵力足够了。”李瑕道:“你回去告诉兀鲁忽乃,再抵挡元军三个月,朕必能逼得忙哥剌退兵。”
使者深深行了一礼,道:“可敦命我转告陛下,她是你在西边最值得信任的盟友,如果再不相救,不论是忙哥剌还是海都,早晚会杀入河西走廊。”
“朕写一封亲笔信,你带回去,让她放心便是。”李瑕应道,语气威严。
他心里却是思量道,田忌赛马,对己方最不利的一场已经出现了……
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胡窥青海湾
若看如今大元的兵势调动,可以很容易在地图上找到一个中心点。
从这里,北向两千里可去往哈拉和林,东向千余里可去往开平,西向两千余里可往高昌,南向便是延安府。
燕京、太原、洛阳、长安、兰州、凉州、兴庆……把这些当今的军事重镇路途连接,如同蜘蛛网一般。
这个蛛网的中心便是河套的九原城,也叫包头,是“包克图”的谐意,在蒙古语里意为有鹿的地方。
大量的牛羊马匹在这里牧养,不论是从东西还是从南北调动的元军兵马都可以在这里得到补给。
每日都有骑士来来往往,送来开平的旨意、燕京的文书、山西的钱粮,以及兴庆、西域、吐蕃等地的战报。
如今像蜘蛛一样坐镇于此的是宗王塔察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