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箭!”
号旗一摆,箭矢毫不留情便向宋军袭去……
汪翰臣任蒙古奥鲁兵马元帅,“奥鲁”简单来说就是家属、辎重之意。汪翰臣负责的就是利州后勤。
他麾下的精锐战兵不多,更多的还是民壮,但甲胄、武器充足。
凭借着李庭望在昭化城抵住宋军的二十余日时间,汪翰臣已将这些民壮简单的整编好。
今日,他带一千余战兵,三千民壮、水手出战,既是要给宋军一次迎头痛击,也是为了练兵。
汪翰臣很清楚自己的战力,目的也很明确。
“传令下去!小船放箭,击退岸上宋军!”
“战船稳住船身,准备击砲,砲击宋军旗纛!”
这些船只多是运辎重用的,只有三艘战船上载着砲车。
咯咯的砲杆拉动声响起,蒙军开始调整射程。
一块砲石砸在李瑕大帐前方不远处。
“轰天雷!”
“点火!”
蒙军当然也有火器,包括轰天雷、飞火枪。
只是蒙哥伐蜀时,一路上宋军望风而降,骑兵行进极快没带太多。加上钓鱼城那地势,轰天雷也抛不上去,起不了什么作用。
轰天雷与宋军的瓷蒺藜火球差不多,点燃之后砲射出去,爆炸开来,靠铁片伤人。
“嘭!”
一颗轰天雷落在宋军阵中,爆炸开来,铁片乱飞……
汪翰臣眯着眼,犹不满意。
因战船在江水中晃动,很难准确地将轰天雷抛到宋军大旗中……
……
李瑕站在一座小山丘上观着战场上的形势。
他并不因蒙军的火器乱了阵脚。
手中的望筒缓缓转过,他锁定了汪翰臣的战船……
……
许魁听得战鼓声,迅速回头看向大纛。
很快,他看到了令旗所指的方向。
“盾牌手!”
叮叮当当,宋军高举起盾牌。
“锥子呢?!锥子给我……会水的!随我杀过去!”
许魁已在脱自己盔甲,他麾下两百余人,大半都是当年的庆符巡江手,水性颇好。
解了盔甲后,百余人便在盾牌手的掩护下冲上前去,跃入嘉陵江。
“噗!”
寒冬腊月,江水冰凉刺骨。
许魁冻得浑身发僵,拼了命地就向蒙军的主战船游去。
……
这乱世,想活都难。许魁以前见过太多官兵守土牺牲之后,朝廷发不下抚恤,家小过得极凄惨,饿死都是小的,死了还干净。
如今他许魁不一样了,便是战死了,老母亲和妻儿也能过得舒坦。
用大将军的话说就是“让大家没有后顾之忧”。
脑子里也就想着这些,许魁从江面探头看了一眼,只见前方战船上箭矢已再次射了过来。
“噗噗噗……”
江面上血水荡开。
许魁深吸一口气,重新潜下去。
一切的喧嚣仿佛停止下来。
江底冰冷,却也清静。
许魁用尽了全力,猛凿着蒙军的战船。
一下,两下……
这次来是要收复利州的,这是他的家乡,他心情复杂,偏一个方法都说不出来,只能拼了命去打。
第四百九十七章 谁家
缙云山一战时,王益心用钩绳把蒙军船支拖到岸边作战,是如今江防战最常用的办法之一。但伤亡会更大,战事也会拖很久。
许魁更疯狂,在冰冷的江水里,硬是把汪翰臣的战船凿穿了……
当战船的船尾缓缓下沉,船上那些战场经验不足的奥鲁军比蒙古老卒更容易乱。
有一枚轰天雷没能及时抛射出去,在砲车上轰然爆炸,铁片激射。
汪翰臣迅速放下小舟,下令撤退。
这只是一场试探性攻事,他只打算趁宋军立足未稳时挫宋军士气,没有死战的必要。
但这位门阀贵胄、蒙军奥鲁元帅,确实是败在了许魁这一无名之辈之上了。
在汪翰臣看来,败得太轻巧,可谓耻辱。
他无法感受到许魁花了多大的勇气,下了多大的决心。
这一战对于下江凿船的百余宋军士卒而言,是生死艰难。
……
一艘艘船只拼了命地划桨,想要溯江回到利州。
但顺江攻下来容易,逆水行舟却难。
宋军在岸边疯狂地追赶,抛出钩绳,俘虏一艘又一艘的蒙军船只。
而下游江面上,一具具被冻到失去了知觉的宋军士卒尸体浮起,被江水裹着向下游漂去……
……
“元帅!”
“元帅……”
汪翰臣感到江风吹来有些冷,裹了裹身上的战袍,下了小船,进了利州城,大步走上城楼。
他脸色如常,似乎并不因这场小败而挂怀。
城楼上,汪惟正已迎了下来。
“五叔无恙就好,我在此观战,见五叔本要大胜,不想船只意外沉江,甚忧五叔安危。”
“总帅。”
当着众将士,汪翰臣还是向汪惟正抱拳行礼,道:“不是意外沉江,是被宋军凿了。”
只说了这一句,他已走到城楼边,观望着后续回来的船只。
待见到他麾下近千精兵的船只溯江而上,归入利州码头,汪翰臣当即便下了军令。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