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族的军队有强有弱之下,战斗力不及卿位家族是一种必然,平均素质甚至比不了强力一些的中等贵族。
说白了,公族军队的战斗力很弱鸡是一件公认的事实。
当前的赵氏?赵武有“大动干戈”过几次,他们的表现被众人看在眼里,得出的结论是赵氏的军队素质跟公族属于半斤八两。
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让赵武从母亲赵庄姬那里得到庞大遗产。而所谓的遗产还真就是大部分来自公族。
“韩氏如果要灭亡不能是在现阶段,他们需要作为某个弱小军团的补充……”吕武的身份得到改变,需要考虑的事情就需要更加全面了。
很快,韩无忌和韩起出现在了吕武的面前。
他们得知吕武是在室外的树荫下进行接见,一时间搞不懂是被轻视,还是吕武要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
“坐罢。”吕武可不会让韩氏两兄弟坐在地上,事先早就安排了圃团、案几和一应待客饮品、食物,少不了伺候的女仆。
他开门见山地说道:“卿位已定,并无韩氏卿位。”
不好说赵武有没有事先告知?
韩无忌和韩起对视了一眼,再一致将视线集中到吕武身上。
“如我所料不差,君上定会新选‘阍卫’,新任‘阍卫’当是先屏。”吕武讲这些不是要给韩氏最后一击,不过效果方面差不多。
没有获得卿位,又不再作为“阍卫”,韩氏也就除了爵位之外,没有任何的公职了。
这对一个家族来说极度糟糕,甚至都能被解读为脖子上套了绳,谁都能勒紧了要韩氏的命!
韩氏两兄弟明显懵逼了。
他俩看上去很是失魂落魄,慢慢脸上带着非常明显的恐惧。
韩氏的实力不差喲。
他们的封地有十多块,其中的大多数在晋国的西境,少量分布在晋国东境与南境。
没有获得卿位,韩氏的纳赋额度没有任何保障,哪怕没人去动刀分食,他们也会自行逐渐地衰弱下去,最终成为一个比较普通的中等家族。
失去了跟国君表示亲密的“阍卫”职位,其实就是表明国君对韩氏没有了任何的期待。
那么,要地位没地位和要权力没权力的韩氏,是不是成了一块肥肉?
韩无忌回过神来,泪眼婆娑地看着吕武,哀求道:“阿武救我!”
韩起更是干脆地从屈膝跪坐变成跪的姿势,对吕武行了大礼,没说话,只光一直嚎哭。
早知今日,当初韩厥为什么摆了国君一道,又干了令其余贵族唾弃的事情呢?
所以,韩氏这是自作孽啊!
第559章:唯元戎之命是从
大家都以为韩氏要完蛋的局面之下,没人拉一把超大概率是会真的完蛋。
那是一种概念成为现实,也就是大多数家族觉得韩氏会完蛋,必将造成一种“既定形势”,他们会像群狼那般扑上去撕咬。
吕武只是安慰韩无忌和韩起,像以往那般没有给予任何的承诺。
而实际上,吕武经过一番详细的思考,认为韩氏暂时不能倒下,应该作为某个“弱军”的补充。
另外,他很快就要上任元戎,怎么都要有个立威的举动。
别人的立威是拿一个适当的家族开刀,用来彰显威势和权柄。
现阶段的晋国是个什么情况?又该去拿哪个家族来开刀?挑选太过弱小的家族彰显不出威势和权柄,挑选太强的则可能形成大型内战。
“暂时保住韩氏会是一种理想的选择。”吕武决定下来。
谁都觉得韩氏会完蛋,偏偏在吕武的操作下韩氏得以保存,能够展现一种仁德的胸怀,还用另一种方式来彰显威势与权柄。
当然,吕武保住韩氏的前提是,荀氏(中行氏)和智氏那边找不到是韩氏进行刺杀的证据。
如果荀氏(中行氏)和智氏有证据证明刺杀是韩氏干的?吕武就该操作起来将韩氏给覆灭掉,过程要极尽的干脆利索,甚至处理过程要越狠越好。
吕武没去问韩无忌和韩起刺杀是不是韩氏干的。
问出来会显得很傻!
毕竟,哪怕真的是韩氏干的,他们还能告诉吕武真实答案?
即便韩氏会说实话,比如真的是韩氏干的,荀氏(中行氏)和智氏却找不到证据,吕武到时候只会难办。
真实情况是,除非吕武现在要肢解掉晋国,要不一切还是以大局出发为稳妥。
非常现实的是,哪怕现在肢解掉晋国,阴氏也占不到最大的那一份,国际形势也不适合在当前阶段将晋国肢解掉。
一旦晋国在目前阶段分裂,秦国那边极可能会出现反复,中原也不再有一个国家能抗衡楚国。
看看中原各个诸侯国是什么尿性吧!
东边最强的齐国不忘霸业,一个劲地给晋国捣乱,晋国真的被搞没了,他们选择联合楚国成为南北两强不划算吗?
齐国会等待某天能够跟楚国掰腕子,再尝试正面刚楚国;亦可能是双方和平一段时间,楚国抢先对齐国动手。
卫国是一个“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诸侯国,他们估计会想站出来取代晋国的“盟主”地位,然后很快就会轰然倒下。
一再标榜自己是“礼仪之邦”的鲁国?他们除了会喊“爸爸救命”之外,还能干点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