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很不晋国了。
吕武询问家臣,能不能继续建设领地。
家臣用很诡异的表情回答,不是不能继续建设,只是一再问吕武,真的要继续建设?
毕竟不是春秋人的吕武,他见家臣表情不对,怀疑自己忽略了什么。
再大张旗鼓的建设不合适,是吧?
吕武决定干一些动静小的事情。
他趁属民和奴隶都不用出去劳动的时间,进行了封地内的人口普查。
这种普查跟春秋时期各国不一样。
他不光只是记录适龄男性,还会将适龄女子登记在册,甚至是设了三个年龄段。
比如,十一岁到十九岁一个梯次,二十岁到三十岁又成一个梯次,三十岁以上则自成一个梯次。
这一普查下来,他发现不管是属民,还是奴隶,不存在一个六十岁以上的老人。
即便是四十岁以上的都很少。
其实,这个是很能理解的事情。
生活环境,再加上饮食习惯,乃至于是医疗条件,有太多的缺失,导致现在的人们寿命普遍偏低。
而三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晋国因为国君新旧交替的影响,对众卿还存在。
各中小贵族履行了自己的“礼”,不能因为薨了一位国君就长时间完全停摆。
老吕家自然也是该干么,就继续干么。
第73章:新国君,新气象
姬獳的谥号经过讨论之后确定了下来。
他是侯爵,是晋国的国君,得到了“景”这个谥号,死后追赠也就成了晋景公。
晋国在他手里丢掉了霸主国的地位,却还能得到一个“景”的谥号。
以华夏文明的定义,谥号为“景”是属于褒扬性的美谥。
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其实这位国君是赚到了。
姬寿曼上位,成为晋国新一任的国君。
他发出的第一道国君指令没出现任何意外,是跟晋景公的葬礼有关。
第二道国君指令就有点意思了。
他不顾几位卿的反对,认为应该跟秦国缓和关系,甚至觉得该跟列国都搞好关系。
反对的卿拒绝执行命令。
他却是不依不饶,固持己见的同时,一些行为干得相当粗糙。
后面还是栾书找其余的卿谈心。
栾书没其他说法,只认为国君刚上任,任性就让国君任性一回。
他告诉众卿,只有国君遭遇到了挫折才会知道自己有多么幼稚,为了以后的更长久,大家就忍一忍吧。
等于说,包括栾书在内,晋国多数的卿压根就不看好跟秦国修复关系。
至于与其余列国搞好关系?
晋国去年已经在尝试与楚国休战,会将这个既定国策执行下去。
对待周边的列国,众卿只知道怀柔没屁用,反而会让列国知道晋国的虚弱。
关键是新任国君看不清局势还无法沟通。
这样一来的话,他们只能勉强同意栾书的和稀泥,希望国君遭遇挫折后能看清自己,不要再瞎指挥。
不然能怎么样?
只剩下再换一个国君这条路了呗。
当前的阶段,没有卿会傻乎乎去弑君的。
所以,大家伙再不愿意,只能勉强将日子过下去吧。
时刻关注局势的吕武,他将赵武重新来到老吕家,视作晋国新篇章的开始。
家族事业在数个月中已经布置完毕,剩下的就是按部就班地去进行。
不知道是吕武强大,还是“地”太肥沃,赵(女竞)和韩妏先后发现有孕。
这对老吕家是一件大事!
吕武按照惯例赏赐了武士和属民,趁机还解放了一百个奴隶。
其实,春耕结束后,他就该按照盟誓的约定。
只是那段时间很特殊,不是解放奴隶的时机。
奴隶眼巴巴等着却一直没消息,觉得吕武果然是忽悠人。
老吕家的警戒力量过于强大和严密,奴隶倒是没乱起来,可是他们干活也不卖力了。
这一次,一百个奴隶恢复了自由身。
吕武没将事情办得多么隆重,其实也不敢大张旗鼓。
他却不会什么都不做。
成为自由身的这些人,他们被刻意地安排在其余奴隶面前瞎逛游,甚至家族还安排了住所以及耕作田地。
虽然有些迟,但吕武之前也没选定特定时间,老吕家忠实地遵守了盟誓。
那些恢复自由身的人,他们之前有多么卖力也被其余奴隶看在眼里。
还是奴隶的这一帮人,承认吕武的信用,产生了盼头,有榜样自然知道该怎么做了。
赵(女竞)和韩妏有了身孕,尽管还不知道是男是女,吕武却是某种程度解锁了新成就。
之前的老吕家就吕武这么一棵独苗,无论是从哪一个角度来讲,他再能干也会让全体上下缺了点什么。
华夏文化讲究的是承上启下,是传承和延续。
吕武完成了身为家主的其中一项责任,接受家臣与武士、属民的恭喜。
他之前想做而无法去做的一件事情,可算也能提上日程。
在刚搬来“阴”地时,不是有一批武士在老梁家那边的陪同下,去北边胡人的地盘进行侦查吗?
一直有情报被陆陆续续送到吕武的手里。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