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众列国中屁事最多的是鲁国。
明明晋国已经将齐国打得半身不遂,后撤前也清扫了划分给鲁国的区域,偏偏鲁国后面还能连吃败仗。
鲁军没用到什么份上?他们干接管城池的活,能被一帮齐国贵族带着残兵打败。
负责鲁国邦交的魏琦感到极度无语,不是怕丢脸都想将鲁国甩给赵武了。
干啥啥不行的鲁国还有自己的逻辑,他们承认自己有点没用,却觉得鲁国弱小是晋国的锅。
“嗯!?”吕武听到了魏琦的抱怨,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问道:“鲁怨我不予并鄅?”
鲁国的那一套逻辑是:他们之所以弱小,完全是因为晋国阻止鲁国吞并小国。
魏琦的无语就是在这一地方。
鲁国想吞并一些小国,出力的事情却是要晋国去干,并且后续的一系列麻烦也需要晋国来承担,他们只想坐享其成。
吕武一脸的无语,心想:“喊一声爸爸,真的赖上了。”
他在思考一件事情,失去了晋国的鲁国能不能活下去?
真相是,晋国在时的鲁国疆域有得有失,大体上是扩张姿态。等晋国没有了之后,鲁国的疆域每年都在缩水,苟延残喘了近百年被楚国灭掉。
魏琦纯粹就是抱怨一下下,没可能将鲁国的邦交权交给赵武。那样干会折损魏氏的威严与信誉。
而吕武知道鲁国烂泥扶不上墙,要命的是对晋国来说,不扶还不行!
有鲁国在,多多少少还能让齐国难受,晋国只能忍一忍了。
“鲁国干啥啥不行,晋国难道去扶持莒国?”吕武觉得好像也是一个选项。
当然,那是后面的事情了。
他们现在需要先行前往“虎牢”,有可能稍作逗留就又立刻南下。
取决的是楚君熊审会不会马上攻打郑国。
第604章:晋国的卿位变动
宋君子成的邀请被卫君卫衎愉快的同意了。
那件事情让晋君姬周异常恼火,偏偏有那么多国君在场,火气不好进行发泄。
晋君姬周想到要尽取卫国大河北岸的城池,受伤的小心灵得到了一丝的安慰。
近期晋国君臣商量最多的就是关于得到大河北岸的“城”、“邑”该怎么进行分配,讨论起来是很热烈,屁事却是都没有定下来。
他们经过一个半月的行军来到“虎牢”,驻扎没有多久,今年的第一场雪飘下来了。
安顿之后,吕武的关注点转移到卿位又出现空缺,谁想补上卿位,是不是合适,他们又觉得谁来补上卿位符合自己的利益。
这个“他们”指的是吕武、魏琦、解朔和中行吴。
目前阴氏是一个小团体的老大,里面的卿位家族有荀氏(中行氏)、魏氏和解氏,中等家族比较多。
以阴氏为首的小团体还有两个塑料同盟,也就是范氏和赵氏。
吕武将远近关系进行排序。
解氏对阴氏属于言听计从,光是能无条件交出家族军队就是一种难得的表态。
魏氏和荀氏(中行氏)有自己的诉求,在有诉求的同时又遵从于阴氏的战略方向。
范氏算是短期内的战略伙伴,国家内部和外部的局势迫使他们不得不搭班子同唱戏,遇到分歧随时都可能散伙。
赵氏对阴氏来说可有可无,硬要有个定位就是试探国君的工具吧?
所以情况就是吕武团结了其余的“卿”,不像中行偃当元戎给当成了孤家寡人。
“空缺卿位?我以为可再归于公族。”吕武有自己的打算。
一个团体一旦没有了外部威胁就该内斗了吧?
竖起一个靶子,大家有明确的攻击和提防目标,很是有利于内部团结的!
士匄明显不同意,说道:“历经‘沫’之战,何人不知公族无用?”
这话说的。
晋国公族在中行吴的统率下不是打得挺卖力的吗?折损率达到了十分之七还在坚持,再说没用就过分了。
如果换一个角度,对比战损率的话,好像又能证明晋国公族确实挺没有用的?
解朔得到信号,说道:“公族折损过重,如不安抚恐将生乱。”
怎么着?
他们还能逼晋国公族作乱,再顺势一锅端啊???
是不是等收拾完了晋国公族,大家伙就该针锋相对,打出一个晋国真正的第一家族,再弄死国君进行接盘?
魏琦面无表情地说道:“与楚争霸实属艰难,国中不可生乱。”
换句话来说,想搞内乱先将楚国打趴下,是不是?
士匄看向了士鲂,用眼神询问什么。
士鲂看上去精神状态极差,对士匄点了点头,咳嗽一声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力,说道:“今次卿位定议,我将辞去上军佐之权。”
这就好像水潭里丢下一颗炸弹,给“轰隆”一声再溅起了带着泥沙的水浪,一下子将包括吕武在内的几乎所有人搞懵了。
士匄明显已经事先知情,看上去神态平淡。
到手的权力,一般是到了临死的那一刻都不愿意放下的吧?
晋国的士燮先搞了一出辞职,好像是打开了范氏的某扇大门,怎么士鲂又要搞这么一出呢?
之前智瑩是被逼得没办法,他自己不退就会让整个家族倒霉。
士鲂没犯什么错,是在为他的儿子彘裘让路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