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是,鲁国人以超快的速度撤出不属于他们的城邑,甚至连他们带过去的物资都没有带走,说是要留给老大当花用。
“此些城邑可由崔杼处置。”吕武对中行吴这么说。
泰山以北距离晋国有点远,甚至晋国原本跟齐国压根就不接壤。
晋国想要跟齐国接壤?要么是先将长狄给灭了,不然就需要再对卫国动手。
哪怕是灭长狄或接收卫国城邑的事情做了,晋国腹心区域距离靠近齐国的疆域也还是太远,中间有一大片没有人烟的蛮荒之地,注定会对东边的统治很不稳。
中行吴第一时间点头,内心里确实有点想法的。
阴氏要了北部和魏氏共同开发西边,范氏看来是想独霸南方,中行吴琢磨着东边能不能让荀氏来下手?
这个念头在中行吴的脑子里产生,一下子就完全收不住了。
中行吴问道:“如卫、鲁再行反复,我将如何。”
问的是晋国要拿卫国和鲁国怎么办。
根据中行吴对吕武的了解,卫国和鲁国不服软,再一次爆发大战有卫国或鲁国受的。
晋国的中军和下军接管了鲁国让出来的城邑,计算之后意外的发现多了七座城邑。
而这七座城邑是个什么情况?之前并不是齐国所属。
那么到底是鲁国送给晋国的赔礼,还是当地的鲁国贵族惊恐地逃跑了?
吕武在得知七座城邑里面的人口加起来有个四万多,有选择性地当做不知道城邑原先的归属,顺其自然地进行了接收。
在抵近齐国之后,一个消息传了过来。
齐君吕环薨了!
在传闻中,齐君吕环是死在女人的肚皮上,到底是不是这么一回事还有待证实。
“公子光入宫谒见寡君,而后寡君薨逝。”崔杼的表情很复杂。
吕武和中行吴等人听得一阵愕然。
公子光是齐君吕环的嫡长子,也就是齐国君位的合法继承人。
这位公子光近年来很活跃,就是没给干成什么事情。
崔杼说道:“我闻晏婴归国当即求见公子光。”
一定是在提醒什么的吧?
吕武猜测那位公子光很快就会前来求见,并且还将带着很大的诚意。
按照现有传统,一个国家的国君薨了,其他国家对他们再有深仇大恨也该暂时停止攻伐。
所以,齐君吕环是用自己的死亡,来为齐国争取一些时间吗?
博取同情之类?各个诸侯国知道卫君卫衎是个精神病,同时也知道齐君吕环是个活到老顽劣到老的老顽童。没人同情卫君卫衎,怎么会有人同情咎由自取的齐君吕环呢?
吕武问道:“晏婴唆使公子光弑父?”
本来就有这个怀疑的崔杼听吕武那么一问,有点品味过来。
只要想操作的话,齐君吕环怎么死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死在公子光求见之后。
晋国已经对齐国够狠了,再破坏一下正常的君位继承,没什么的吧?
崔杼的心理不够阴暗,仔细想了想,说道:“弑君之事或有可能。”
吕武有点无语了。
难道还要俺将话说得更明吗?
老婆被睡,并且投井自杀了,是个男人能忍?
崔杼还是齐国的执政,完全能够对齐君吕环的死因进行调查,一旦展开调查并且将公子光列为嫌疑人,等于齐国下一任国君是谁让崔杼有了名正言顺的干涉权。
哪怕是走正常的程序,怎么都该调查一下齐君吕环的死因,毫无疑问公子光就是有弑君杀父的嫌疑。
崔杼走了。
吕武对齐国接下里的事态发展充满了期待。
第623章:真是热闹的一年啊
崔杼走后的某一天。
中行吴找到了吕武,说道:“我大军抵近,齐君薨逝,于我何辜?”
这特么的!
齐君早不死晚不死,等晋国的大军进入齐国控制范围才死,其他诸侯国会怎么想又怎么看啊?
吕武眨了眨眼睛,像是被问得不知道该怎么讲,保持了沉默。
是哦。
事态的发展变得有点诡异,尤其是晋国的行为在当代人看来很是过分,怎么洗都洗不白的那种。
吕武经过一小会的沉默,笑着说道:“公子光弑君杀父。”
其它的事情有儿子杀老子大吗?发生在普通家庭都是一种丧失人伦的大事,何况是发生在“第一家庭”呢。
中行吴知道这件事情很大,就是没搞懂吕武再次强调是什么意思。
也对。
现在都还没有多少人懂得什么叫作舆论,懂得玩舆论的都成了大佬,再将怎么操控舆论的技巧深藏起来,成为家族不外传的秘笈。
吕武没打算跟中行吴解释什么。
只要崔杼按照正常程序展开对公子光的调查,关于公子光弑君杀父的舆论必然会出现。
那个舆论一旦出现,风头怎么都止不住了。
毕竟,普通人对于八卦的爱好是无限大的,身份不普通的贵族则会思考能不能从中获得什么好处,造成的是事态一发不可收拾。
吕武只是提醒了崔杼一句,没有想过参与进去。
这种事情最好是不进行参与,要不然被人抓住什么把柄,哪怕吕武是晋国的元戎都扛不住。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