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白了,宋国的“采桑”就是属于大礼议,一般人可承受不起用“采桑”来作为迎接的表演。
吕武一拒绝,充满了远古气息的“歌舞剧”看不成,感到失望的人不是一两个。
“宋君诚意,晋‘卿’为何拒绝?”吴君诸樊一露面就脸色不悦地质问。
吕武眼睛看过去,本来就是平常的注视,看到吴君诸樊的打扮变成了凝视。
出场的吴君诸樊该怎么说呢?上着玄衣,衣裳之上有章纹显示禽兽以及云朵;外套冕服,以黑色为主调,也有章纹呈现金色波澜,一直到脚踝;头戴朱冠,高且有扁曲状;脚穿高脚靴,动物皮革与木做底。
这一套……好像是天子穿的吧?怎么给穿在了吴君诸樊身上啦???
吕武只是愣住。
其余人看傻了眼。
宋国君臣干脆就是满满的愤怒。
吕武回过神来,冷着一张脸,大声喝道:“汝非楚人,因何沐猴而冠!?”
第658章:装了一波逼
吴国称王了啊!
穿冕服有问题吗?
如果吴国的称王是得到列国的认可,诸樊穿冕服当然没有问题。
关键的是吴国的称王不过是一种自嗨,内部都有反对意见,以吴国的实力和咖位想获得列国认可属于做梦。
晋国扛着周王室的旗帜在搞文明捍卫战,以文明守护者自居,与“问鼎轻重”的楚国进行了数十年的大大小小交战,作为元戎的吕武看到身穿冕服的吴君诸樊该怎么办?当然是怒喷啊!
虽然晋国喊口号是为了利己,排面上的事情肯定不能拉垮。
今天吕武对吴君诸樊身穿冕服不作表示,明天晋国鼎力支持“正朔”的理由就将失去。
“寡人得‘鸠兹’大胜也!”吴君诸樊被喷得一脸懵,底气有些不足地进行强调。
吴国打赢“芜湖之战”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吗?还真有。
毕竟,楚国再怎么说也是当世两大霸主之一,谁能战胜楚国就等于能够将咖位往前挤一挤。
这个就好比如脚盆鸡跟毛子发生大战,先别去管双方的实力对比怎么样,获胜的脚盆鸡在列强的地位上立刻得到认可了。
吴君诸樊想表达的意思挺简单:吴国打赢了楚国,不够牛逼的吗?
这么说的话,宋国也不是没有战胜楚国的经历,他们飘飘然了吗?
宋国是殷商的“余孽”,属于天生带有“原罪”的那一款,没什么事都能被拿出来编段子,出事了则会被群嘲。他们很清楚自己的处境,宋襄公之后就很低调在做人了。
说白了吴国就是处在“天下”边角一隅的土包子,国风民情之类的也比较那什么,平时对内的礼仪制度很严苛,对外牵扯到礼仪制度就各种随便装聋作哑,动辄一激动就喜欢玩歇斯底里,乐意了就胡乱东扒拉西蹭热度。(咦,怎么感觉在描述棒子?)
这样的吴国给春秋时期带来很多欢乐,比如在称王和去王号方面,翻遍历史真见不到第二个像吴国操作那么频繁的国家。
什么情况?就是吴国觉得自己弱了就主动去掉王号,等哪天又感觉自己牛逼了再把王号捡起来,可劲地反复折腾,着实令人哭笑不得。
吴国先输再赢一场“芜湖之战”而已。
诸樊顶多就是一个小破国的国君,给自己弄了个谁都不承认的王号。
很了不起吗???
来来来,吕武是谁,给安排一下前缀:
晋国元戎和秦国执政。
“阴”、“吕”、“霍”、“杨”、“甘泉”、“吕梁”、“蒲”、“阴晋”、“侯丽”、“瓜衍”、“铜鞮”、“断道”、“曲梁①”、“梁”、“吴阳”、“郿”、“陈仓”、“栎阳”、“高陵”、“徦”、“桑田”、“麻隧”、“琅琊”、“夷”……之主。
天下第一、第二的猎杀者。
秦国、齐国、卫国的征服者。
白翟、赤狄、长狄、义渠的毁灭者。
“雍”之破门者,“沫之战”主帅……省略近十场战役称号。
吧啦吧啦一大堆……
就问,吕武骄傲了吗!?
吕武扫了一眼在场的各国国君和大臣,目光最终落在吴君诸樊身上,不带烟火气地预言道:“吴楚今后若有大战,吴必大败。”
特么各国史官赶紧记录存档。
那句话,我说的!
说完,吕武做了一个甩袖的动作,再冷哼一声,给予在场众人留下一个狂、霸、酷、炫、吊、拽的背影。
在场众人怔怔地看着吕武越走越远,一帮晋国的贵族用蔑视的目光看了一眼吴国君臣,做昂首阔步状赶紧跟上吕武。
“玛德!好刺激,好威风啊!”士匄简直是羡慕到不行。
当着那么多国君和大臣的面,指着鼻子喷一国之君满脸唾沫的机会可不常有,还不用被觉得有什么逾越,很爽的!
吕武必须表态啊!
楚国因为称王而彻底惹毛了晋国,双方几十年来大大小小战役爆发了多少场,又有多少人血洒疆场,落得个命丧黄泉?
当然了,晋国跟楚国大肆交战,有多少人获得富贵这种事情,讲出来不附合主流旋律,肯定是不能拿出来大肆宣扬的。
啥鸡儿玩意都不是吴国竟然也闹了一出称王,不是沐猴而冠又是什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