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实话,包括楚君熊招在内的所有楚人,他们真心没料到晋军打赢了“郜之战”还敢继续深入,一听到晋军直逼“郢”而来都感觉难以置信。
晋国和楚国都是霸主,争霸归于争霸,多多少少还是要给对方留点面子,不要将事情做得太绝了。
现在,晋军已经来到“郢”的郊外驻扎,再挥军攻打“郢”这座楚国都城?那没得说,楚人和晋人以后都别想再过安稳日子,等着每年开启的大战,直至耗到哪个国家先灭亡吧!
宋彬知道楚人现在很愤怒,不能再近一步刺激,大声喊道:“我主远来,人马劳顿,身有风尘,靴亦垢也。楚侯不必出城远迎,我主自可饮马大江,洗净尘土,清去靴垢。”
懂了!
楚人这一下彻底懂了。
他们干了两次饮马大河的事业,肯定会让晋人觉得是奇耻大辱。
现在晋人打赢了“郜之战”,要用饮马大江的举动来回击楚人,洗刷掉楚国曾经给予晋国的耻辱。
这么一想,楚人的思维变成了一种楚国和晋国的“礼尚往来”,好像心里显得好受了一些。
其实吧,还是楚君熊招暂时没有足够的军队,要不然凭什么让吕武干出饮马大江来一次“礼尚往来”啊!
楚君熊招只知道吕武派人来表态没打算挥兵攻打“郢”,能不能信又可不可信后面再说,能让“郢”有更多的时间用来备战,也有更有时间让各地楚国贵族来勤王,算是一件大不幸里面的小幸运了。
当然,楚君熊招其实是恨死了自己,对内部的各个家族也是满腹埋怨。
为什么不打完第三次“芜湖之战”就撤兵啊!大军在外,给晋国找到机会了吧?
各个家族在“郜之战”开始前各种吹牛逼,拼了一天的命就各种找理由不想拼了。
这下好了吧?让晋军兵逼“郢”,马上晋军就要去饮马大江和洗军靴啦!
“王上。”蒍掩站了出来,一脸决绝地说道:“请允我出兵,与晋军决一死战!”
这个蒍掩是谁?他当然是蒍氏的一员,也得到楚君熊招的看重。
蒍掩出来一表态,着实是让在场的各个家族成员有各种各样的心情。
胆子小的人会恨死蒍掩,自己想死,低调点去死啊!这么高调是想拉多少垫背的,再成全自己是个忠臣烈士的名声?
肯定也有被蒍掩一激励,想着要去用自己的热血喷晋人一脸的楚人。
“呜呜呜!!!”楚君熊招不是被感动到了,本来就觉得挺悲哀,气氛到了更是悲从心来,一阵嚎哭之后抽出战剑,指天大吼:“出城,当即出城,寡人跟晋人拼啦!”
这一下,反倒是吓了所有楚人一跳……
第697章:在楚国都城耀武扬威
楚国的一帮大臣当然不可能让楚君熊招出去玩命。
不单单是作为臣子需要顾虑君王的安全,还有已经没有多少家底能拿出去消耗这个关键。
他们要是能打得过晋军,何必在“郜”那边玩连夜逃跑的丢人手段。
这一连夜逃跑,逃回“郢”的只有大约两万左右,其余都给丢在了半路上。
事实上,楚国这边的君臣对整个过程未必有晋国那边清楚。
晋军掌握的信息中,中行吴统率的上军在“湫”击溃了一万左右楚军,然后在樠木山围困了三万左右的楚军。也就是晋国上军一下子逮住了四万以上的楚军。
其余的楚军,一些在旷野零零散散被晋军逮住,更多在夜色中走散,可能是闯进了深山老林,也能是跑到了某些贵族的封地寻求庇护,数量约是有个两三万人吧?
而这两三万人在后面约是七成左右重新上去个晋军拼命,再一批又一批被歼灭了。
楚国的其它区域不说,作为都城的“郢”满打满算只有四万左右的军队,有两万是退下来的残军败将,两万则是楚国君臣回来后再次从周边征召过来。
他们十多万大军都在“郜”打不赢晋军,拿四万军队在刚刚大败后再上阵,出城去送人头是吧?
楚君熊招也就是装装样子,哪有可能真的出去玩命。
只是楚君熊招那么一搞,本来楚国这边就需要有人为“郜之战”的失败担起责任,晋军来个兵临城下羞辱了楚国一番,君王不能死为前提,各大臣是不是要有所表示呀?
在晋军的注视中,远处的“郢”城门打开,约是六千左右的楚军打着很多旗号出城。
能看到很多家族的旗号,出城的贵族数量也是挺多,他们看上去气势汹汹,摆明就是出来要玩命的。
这一支楚军距离晋军约三里地停下来。
蒍掩作为使者到晋军这边,用最凶狠的态度讲出了极怂的话。
大意就是晋军远来是客,就是楚国这边暂时有些拮据,要不两军出动相同数量的军队干一场,给天地鬼神和山川诸灵助助兴啥的。
吕武同意了。
晋军内部则是开始为了出战争起来。不是争相找借口不愿意上阵,反而是谁都想获得参战的资格。
这……他们来都来了,元戎好像没打算攻打楚国都城“郢”,在“郢”外面打一场也是很荣幸的呀。
如果能够获得在“郢”开战的资格,以后对谁都能吹嘘一句:俺家在“郢”外面出过汗、流过血,干得楚人不要不要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