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吕武不是“一般人”啊!
换作是智商高一点的“一般人”,失去“传承”的他们顶多就是按自己的想法办事,再创立一套对敌人、对盟友的做事方法,跟老前辈交棒是不一样的。这么一搞,打从事实就是一种“断代”了。
所以诸夏的文化中才会那么重视“承上启下”,哪怕继承者想要做出什么改变,起码不会造成一种突兀的骤然变化,致使反弹太过于猛烈。
吕武没有去参与列国君臣的寻欢作乐,他哪怕是去也会让诸侯发懵,不会是一块玩得舒心。
当然,吕武也不会整天窝在自己的帐篷过日子,每天按照惯例巡视营寨,不至于会去对士兵嘘寒问暖,也干不成这事。
事实上,谁的兵谁去养和管束才是春秋守则,外人敢去对本家族的士兵嘘寒问暖,就问是不是对俺家有歹意了吧!
吕武做的事情在套路上是对贵族下手,关怀贵族收其心,远比“越级”去收买士兵会产生不必要的忌惮好,成效怎么样看以后咯。
现在不光晋国的贵族拿吕武当活着的“伟人”来看待,列国实际上也是相同的心态。
所以是,但凡吕武不太过份,他们基本上会选择忍一忍。
如果吕武表现出品德高尚的一面,他们觉得受宠若惊的同时,心里是更高看一眼,还是觉得好像能搞“君子欺之以方”。一样米养百样人,谁也没有读心术,看实际的所作所为吧。
“阿武,近来营中多有流言。”士匄见吕武巡视到范氏的营区,亲自过来招待。
也就是说,吕武巡视各营区的次数太频繁,早先士匄会每次亲自接待,后来实在有事也就不再露面。
吕武没问,沉吟了一下下,说道:“我亦听闻。”
什么事?事儿可真的不要太多了。
谁让都太闲,气候的原因连操练都无法干,不是窝在帐篷或窝棚,便是凑堆侃大山。
以为晋人真的就是木头人或杀人机器吗?并不是的。他们只是战时被严苛的军律所约束。
人一旦无所事事,一开始再正常不过的聊天,慢慢就会进行各种自己的“加料”来添戏份博关注,有的、没的、真的、假的消息也就到处传了。
“是否……”士匄用一种狐疑的目光看着吕武,停顿了一小会才继续说道:“乃楚人所为?”
到底是什么事?
是这样的……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列国那边先有中行偃和智瑩被刺杀的“料”被曝出来,什么说法都有,晋国的各“卿”倾轧,有楚国或其他国家的痕迹,说法乱得很。
有那么一个说法听着挺靠谱,远比晋国卿位家族互相倾轧来得靠谱,讲的是秦国那边动的手。
要不是吕武和士匄在晋悼公薨逝前亲耳听到承认刺杀中行偃,他俩几乎都要信了。
没办法,秦人不讲规矩历来是出了名,尤其有秦庭两次刺杀吕武的例子。
既然秦庭不讲武德能刺杀吕武两次,为什么不能派刺客刺杀晋国的其他“卿”。难道是晋国其余“卿”的排面不够?
亲耳听晋悼公承认刺杀中行偃的吕武和士匄属于知情者,秘密却是没有曝露出去。
当时他俩是不希望内部再爆发大乱,后来慢慢也就成“为尊者讳”了。
当然,如果有需要的话,那个“为尊者讳”又是什么东西?关键是阴氏和范氏暂时都没有需要,秘密对大多数人来讲也就依旧是个秘密。
吕武反正没搞事。
其余人或许有搞事的可能性,然而掀开伤疤对目前的八个卿位家族是伤人害己的行为,除非某个卿位家族能够得到的利益大到无视反噬,要不然他们也没有理由去那么做。
“楚人新败,必使我内乱以全自身。”士匄受到的教育中不会缺了晋国大胜就爱搞大乱的环节。
吕武一直在犹豫着要不要借机搞事,暂时还没有因为相关言论召集众“卿”进行会议。
现在?吕武能看得出士匄一点都不想爆发内乱,沉默了一下下,说道:“先君刺杀中行献子。阿匄以为何人刺杀智武子?”
士匄肯定是有想过,后来也会持之以恒地在暗中寻找凶手。
不为别的!
某个家伙能那么干一次,必定会再干第二次,不将真凶找出来,随时随地都会提心吊胆的。
至于说找到真凶之后该怎么做?立刻曝出来才是傻,肯定要看时效的需要呀!
士匄问道:“栾氏、郤氏残余?”
吕武笑眯眯地看着士匄,慢慢脸色转为戏谑。
去特么的栾氏或郤氏余孽,想将锅丢给苦成氏,还是要对阴氏栽赃?
天下间还有人不知道阴氏吸收了大量的栾氏和郤氏旧人吗?
另外,其余各个家族也别想跑,他们在栾氏和郤氏灭亡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分了一杯羹!
一旦将脏水泼在栾氏和郤氏残余身上,谁的身上都别想干净,算是一种无差别伤害的搅屎行为。
士匄被吕武那种表情看的浑身不自在,说道:“也罢。日前你与魏氏过于亲密,我不好多言。如今……”说到这里却是停了下来。
吕武却是没接茬。
当前阴氏和魏氏的关系谈不上进入敌对,源于魏绛的忧患意识太强,强到觉得魏氏随时都有可能遭到阴氏的算计或打击,寻找新盟友的行动干得过于迫切,使得其余的“卿”多少产生了对阴氏的忌惮。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