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真正开战的家族也就魏氏对上韩氏、智氏,以及公族一帮脑子抽了的封主,其余家族停留在打嘴炮阶段。
虞显非常不明白地想道:“阴子为何坐视?”
这个大概是也很多人不明白的地方,满心思猜测吕武到底想搞什么。
他们这支来自宋国的使节团途经“虎牢”继续向北,路过“温”的时候看到了对峙状态的范氏私军和赵氏私军。
仅是从数量来看,范氏的私军数量约是赵氏私军的三倍,一看就能看出两个家族在实力方面的差距。
他们进入属于魏氏的封地,看见的是一副风风火火的备战姿态,路途中不止一次有魏氏的私军快速行军越过。
等待接近“新田”百里,首先看到的是来自阴氏的骑兵巡查队,道路上可算没有了来来往往的各家私军。
“无人敢于挑阴子虎须。”杨梁是副使,用着无比感慨的语气那么猜测。
他们这种歪果仁都习惯了晋国一无外患就内部相攻的局面,晋国内部的各家族就更麻木了。
对于晋国的贵族来说,只要不是卿位家族对卿位家族实际动手,其它都只是算小场面。
而韩氏和智氏联合起来打魏氏,只要荀氏或阴氏没有下场,事态方面也算没有彻底失控。
现在晋国的贵族就等着范氏会不会对赵氏动手,又或者赵氏会不会对范氏认怂,一旦范氏和赵氏也动手的话,代表的是真正的大乱将会爆发。
那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格局!
人们猜测阴氏的注意力被范氏和赵氏的要打没打吸引住了,暂时不是介入韩氏、智氏对战魏氏的时机。
他们的猜想中,范氏实际对赵氏动手,将会导致阴氏、荀氏、赵氏、韩氏和智氏,可能还要加上一个苦成氏,以及晋国超过六成的中小贵族,一块形成一个阵营;范氏则会跟魏氏、羊舌氏等公族,再加上三成左右的晋国中小贵族,成为另一个阵营。
宋国使节团来到“新田”的郊外,有人提醒后方来了大股队伍,一看旗号竟然是魏氏,眼尖的人又发现更远的地方陆陆续续出现新的队伍,从旗号分辨是荀氏、解氏、韩氏、智氏……等等家族的队伍。
碰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宋国使节团的队伍当然要停下靠边,让那些晋国家族的队伍先过去呀。
解武本来不想停下,看到停在路边的宋国队伍中有阴氏的旌旗,停住战车大声问道:“尔等来自宋国,为何持元戎旗号?”
能说阴氏现在的旗号在所有列国都很有威慑力吗?当然不能那么说。
虞显肯定要出面,说清楚自己来自哪里,队伍里面为什么会有阴氏的旗号。
“噢?!原来是阴氏家宰当面。”解武当然听过虞显的名号。
事实上,晋国的很多家族在研究阴氏,他们一般会从吕武处在微末开始研究,里面会有属于虞显的戏份。
如果吕武不是“卿”的话,人们不会用“家宰”这个称呼,一般也就称呼为“家老”而已。
这不,吕武早就今夕非比往日,虞显也跟着沾光了不是。
“你以何身份请见元戎?”解武问道。
虞显想了想,说道:“故阴氏家宰?”
现在阴氏家宰的身份远比宋国正使管用,只是虞显才不会这时候去见吕武。
毕竟,做人要有逼数,什么时候该去找大人物,又是什么时候别去给大人物添堵,要分得清。
晋国现在的问题好像挺严重,虞显不管是作为宋国使者,还是曾经阴氏的家宰,帮不上吕武什么忙,不要这个时候去强加戏份了吧?
“恰好元戎需使宋国一用,你且随我来。”解武说完不给虞显拒绝的机会,命令驭手驾驶战车跟上远去的队伍。
这倒是让虞显愣在原地,没搞懂宋国现在能帮上晋国什么忙,又或者说能在什么私事上帮到吕武。
第710章:呵?谁能与我一战!
吕武为什么能够稳得住?首先是没有任何家族跳出来以武力挑战阴氏,再来则是需要好好观察一下局势,看看态势怎么发展对阴氏有利。
身为晋国的元戎,并不是国内一乱就会被追责,原因在于内乱是晋国的传统大戏。
若是一乱就要对元戎进行追责,没有一任元戎能够当得长久。
另外一点,之前楚国咄咄逼人,晋国内部有矛盾也都选择尽量克制。这个也是为什么晋国外部压力大,内部看上去会比较和谐,外部压力一旦没了就会立马乱起来的原因。
士燮说得很对,晋国需要敌人,并且还是能够威胁到晋国的敌人,要不然一定会亡于内乱。
然而,当时的诸“卿”或许明白,他们却很默契地无视了士燮的观点。
必须将楚国打趴下是一方面,更多的是矛盾只能摁住一时,不可能永远将矛盾压着。
事情都有两面性,早早将楚国打趴下,总比哪天内部矛盾摁不住,弄得一个内忧外患的局面要好吧?
所以是士燮想得美好却也过于一厢情愿了一些,世界的运转并不以某位个体为中心,谁也无法预料到久远之后到底会发生什么,一切往美好的方向在设想,作为一个足够份量的政治人物必然会害人害己的。
“智氏为何动手?”吕武询问的对象是中行吴。
智盈是智朔的儿子、智瑩的孙子,智瑩和智朔死前有表达过需要来自吕武庇护的请求。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