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开拔之后的第六天,行军状态的吕政接到来自先导部队的报告,说是前锋骑兵发现并与绵诸某部落展开交战,随同而来的消息还有绵诸各部落正在向狄戎所在方位移动。
“汪都尉禀告,敌军亦察觉我军到来,为不使求援狄戎,面而战之。”上邪觉得汪进做得很对。
那边是一种地势相对平坦的地形,没有什么广袤的森林,只有数量多到吓人的杂草以及不高的灌木丛,人数少了还能躲藏,数量一多就是那种“我能看见你,你也能发现我”的情况。
吕政只知道自己赌对了,精气神一下子就提振起来了。
也就是现在不讲究,要不然一众属僚是不是该吼嗓子“恭喜太孙、贺喜太孙,为王上贺,为大汉贺”之类的话。
“都尉与绵诸久战,我怎会不信?”吕政按耐住心中的某种冲动,问道:“如今,我可否分兵接战绵诸各部落?”
说起来,吕武并没有给吕政安排来谋士一般的人物,军中绝大多数军官都是普通人的出身。
吕武这么做当然有其理由,嫡系公孙算是汉国的未来,而汉国的未来会逐渐削弱贵族对国家的影响力,要的就是新贵崛起,哪能让老牌贵族来干扰吕政的成长轨迹?
一名‘帅’职衔的人,他叫阴休,看前缀就知道是个什么成份,提醒道:“公孙,我与绵诸交战临近狄戎,不可不防。”
这个“帅”也就是一个“师”的最高长官,汉军还没有对军制进行更改,编制是以前晋国的编制,衔职的名称也是一般无二。
吕政当然知道,又没有想过要将全部的部队拆分。
在接下来,这一支汉军被拆成了十来队,每一股都是混编,采取的是骑兵利用机动优势找到并拖住敌军,后续抵达的传统部队再加以总攻。
有两个“师”在吕政的亲自统率下逼向狄戎,形成切断绵诸可向狄戎靠拢的路线是其一,更多是为了震慑狄戎。
一直在关注西境战事的吕武,每天都会接到加急汇报,对于吕政做什么干什么,什么时间阶段吕政的选择是怎样,几乎是事无巨细了。
某天,吕武将吕阳召唤来,先将一份战报递过去,再来一段畅快的大笑,满是喜悦地说道:“大汉未来可期啊!”
第836章:父子谈心
吕政出征获胜,表现出了不俗的军事才能?作为父亲的吕阳其实比作为爷爷的吕武更加高兴。
事实上,因为现在是战国初期,只有极少的国家发生过储君被废或被夺位的例子,父死子继才是社会的主流,绝大多数继承人都不会过分担忧自己被撸掉。
另外一点,继承人没有犯下不可饶恕的大罪,既然已经被确认为继承人,哪能有点小错就撸掉,真那么干不止像是儿戏一般,甚至还会留下无穷的后患,脑子糊涂到什么程度的家主才会干出这种事呢?
所以了,吕阳知道自己某些方面让父亲不满意,也知道了是哪些方面致使父亲不满意,改是已经有在改了,内心里却不觉得自己对一些事情的处理和看法有什么错,要说担心被废倒是没有多少。
至于说吕政会成为威胁?以当前的道德伦理和社会环境来说,吕阳一点都不那么觉得,相反因为吕武越来越重视吕政之后,使得吕阳认为自己作为继承人的地位稳当得很。
如果说谁对继承人的位置有威胁,又会让吕阳警觉与在意,仅仅是胞弟吕去病而已,其余兄弟根本没有资格窥视那张宝座。
“政儿领兵稳重,有专断之智,大汉未来如实可期。”吕阳脸上的笑容打从内心深处泛出来。
根据战报,西征的大军在渭水上游,差不多靠近“豲”的区域截住逃窜状态下的绵诸,双方在很广的范围内连续爆发交战。
期间,先是有小股的狄戎部队被大战吸引过来,吕政一点都不带怂的连狄戎一块攻击,再用一个“师”的兵力做出向狄戎“王庭”逼近的动作,威胁得狄戎进行了势力缩收。
失去狄戎救援的绵诸,并且绵诸各部落是分散转移再被截住,同样分队进行攻击的汉军将绵诸的部落一个又一个吃掉,等待狄戎共主集结起两万多战士想东进,汉军已经将绵诸各部落吃得差不多了。
吕武当然满意,不说吕政表现出色,仅仅是表现出来的足够谨慎和该断则断,足够令吕武感到由衷喜悦了。
“太子,些许事务,需有长远眼光。”吕武不轻不重地点了一句。
吕阳有点迷糊父亲指的是哪方面,口中却是应道:“父上所言极是。”
不要以为吕政指挥的一系列军事行动看上去好像挺顺利,期间光是侦查就是天大的麻烦,怎么选择对兵力的调动,做出前往攻击的波次,非常考验作为统帅的洞察和调度能力。
在那期间,吕政不但要消灭绵诸,还要针对狄戎,算起来应付的是绵诸和狄戎,进行的还是多线作战。
吕武看到吕阳没听懂,说道:“政儿有洞察全局之智,殊为难得。”
哦,原来是这个!
吕阳露出了惭愧的表情,说道:“孩儿不如也。”
这弄得吕武很是无奈,心想:“知错,但就是不改啊!”
父亲愿意承认不如儿子?其实也很难得。
比较要命的是明知道了,后续还是我行我素。
吕武觉得应该找机会跟吕阳深入好好谈一谈全局观的话题,说道:“太子且说说西北一战于汉家有何益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