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地内传出了苍凉的号角声。
知道遭遇袭击的胡人,他们却是直接炸了。
吕武看到的是胡人进行了很迅速的集结,很快就有一支大约六七百的人马从营地里冲出来,后面又陆陆续续出来不少。
距离太远的关系,他无法看清楚这些胡人的装备和构成。
等待渐渐离得近了,他可算是能看清楚了。
从营地里出来的胡人,男女老幼都有,以青壮的数量居多。
他们策马奔腾,嘴巴里叫唤着“嚯嚯嚯”之类的声音。
吕武看到迎面而来的胡人开始降速,再看到他们纷纷下马,心想:“果然!哪怕是自小在马背上长大的狄人,他们进入作战状态也是徒步,不是玩骑射和骑砍。”
其实,不独是现在。
就算是以后,需要等待马鞍和马镫普及,不然能骑马作战的骑手也是不多。
所以,以其说是骑兵,不如说是骑马的步兵。
下了马的胡人正在列队。
他们其实也不会什么阵型,就是人挤人,散乱无章地站着,再挥舞手里五花八门的武器,用嘴巴喊出各种叫声。
吕武琢磨着是不是要按春秋习俗,也就是贵族一点,命令军队停下,与对方有身份地位的人阵前聊聊?
“我是不是脑子坏掉了?”吕武举起了自己的戈矛,出声大吼:“突进,突进,突击!”
又不是跟列国交锋。
韩厥想的是获得白翟大军的后勤物资。
程滑的指示也非常清楚,能解决掉对方就行。
讲礼节又充满贵族范,是对上同为华夏文化圈的对手,才需要遵守。
几名上位者没打算跟胡人玩贵族风,也就不存在那么干了会有坏名声的风险。
吕武这时候讲什么“礼”啊!
战车在马蹄的引领下驰骋。
拉车的战马,迎着射来的零散箭矢,一头冲进了人群,瞬间就撞飞了几个,再从不厚的人群中辗过去。
战车上的主将长兵器不断横扫或挥舞,御手极力地驾驭战马,戎右则是手里扛着盾牌抵挡射来的箭。
没点队形凑着站的胡人,他们在战车抵近前,其实是被吓得自行乱了,不少转身就跑。
战车瓦解了胡人的队形,笔直地超前继续突击。
紧随其后的是徒步快跑而来的士兵,他们与胡人撞上。
那一瞬间,像是滚烫的金属碰上奶酪那般,晋军士兵没有遭遇太大的助力,不一小会就完成了凿穿。
吕武稳了一下身形,抽空转身扭头朝后看,见己方士兵还在全力奔跑,很是惊叹这个时候人们的体力和耐力。
一次冲锋就解决完出营阻击的胡人,进攻营地的道路已经向他们敞开……
第113章:品,您细细品!
这是一次一边倒的作战,也是一场乏善可陈的交战。
没有谋略上的碰撞,不存在什么尔虞我诈,有的只是赶路、冲锋、杀人、劝降,然后结束。
出现困难的是追逐逃离的胡人以及牧畜,用在他们身上的时间,远要超过正面交战。
吕武不止一次在内心里发表过感慨,要是胡人一直这么傻的话,就真的太好了。
一直到汉初之前,胡人的内斗其实一点不比中原列国少,甚至远比中原列国要激烈。
没有出现强权人物统一胡人,他们也就难以对华夏文化圈造成足够的威胁。
通常是中原的一个列国就能逮着胡人打,或是一个方面军就能震慑让胡人不敢南下。
需要等待第一个草原天骄冒顿统一了草原,游牧民族才成为农耕民族长期的威胁。
其实,也是冒顿做到了让中原王朝屈服,首次给了胡人信心,知道自己原来也能压着中原人打,开启了游牧民族长时间对农耕民族的压迫。
不然在冒顿之前,游牧民族在对上中原王朝后,其实没打就自己先心里虚了。
信心一直很重要。
很多事情明明能够做得到,只是因为自信心不足,变成了做不到。
像现在,中原人在面对胡人时,固然有兵器和甲胄上面的优势,更多的是因为对自己信心十足,一个士兵就敢追着十来个胡人杀。
而那十来个胡人要是不胆怯,他们哪怕被杀伤杀死几个,剩下的人咬也能将晋军士兵咬死。
偏偏胡人对自己没有信心,也就不存在返身一搏的胆气,被杀死一两个后,跪倒在地上求饶了。
站在战车上的吕武感觉到眼角一凉,耳朵里开始传来了雨点滴在甲胄上的声音。
片刻,下起了磅礴大雨,使得人的视野变得模糊。
“主?”卫睿最近的戏份有点不足,冒雨跑到吕武战车边上,大声询问道:“是否进入狄人帐篷躲雨?”
吕武看向还在追杀敌人的己方士兵。
胡人四散而逃。
晋军士兵几个就敢追一大群。
旷野之上到处都有人在逃奔或追逐,渐渐被大雨掩盖了身影。
又没大喇叭,他们也没有携带“钲(zhēng)”这种工具,甚至连战鼓都没有。
话说,怎么短时间内让部队知道上官的命令?
做却还是应该做的。
医术不发达的年代,并且全军就没一个医生,感冒就有生命危险。
他们已经达到了作战目标,没有必要冒雨继续行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