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旅”并不需要会合。
吕武这个“旅”在前面开路。
黄召统率的“旅”沿着他们走过的痕迹,一路南下也就是了。
只是,他们少不了一路去踩泥泞地。
花了两天的时间,吕武跟程滑完成会合,缴令的同时,知道了“交刚”那边的情况。
白翟大军进逼到“交刚”已经是一个月前的事情。
士燮(范文子)率领一部分“上军”出城,与白翟大军交锋了一次。
他们逼迫白翟大军退后了二十里。
随后,出城的“上军”直接在距离“交刚”十里外的旷野扎营,与“交刚”形成了掎角之势。
吕武问道:“‘帅’,白翟兵力如何?”
程滑无声地摇了摇头,也不清楚是不知道,还是觉得没有对吕武说的必要。
“你等辛苦。”他面无表情地下达命令,道:“下军将令我‘师’,当即南下与之会合。”
所以,是“交刚”那边的战况对“上军”不利?
吕武以为程滑是要马上开拔,没想到还是拖了两天,等待出征的各个“旅”全回来,才正式下达开拔的命令。
他们向南走了三天,与韩厥亲率的主力完成会合。
然后,又是花了六天,半路击溃了一支大约四五千人马的白翟部队,抵近到距离交刚大约十五里外的东北侧。
那支白翟部队就是要去后勤部队获取辎重的。
“下军”的到来能被“上军”以及“交刚”城内守军看到。
当然,将营地驻扎在“交刚”西北方向约三十里的白翟大军,肯定也发现了“下军”的到来。
吕武却是有些纳闷,明明能从白翟的背面直接发起突击,不理解韩厥为什么要绕到东北侧。
后面,吕武又知道了一件事情。
韩厥派出了一名“军尉”去白翟的营地,当众告诉白翟的首领,说是感谢款待和赠予,他和所有“下军”将士对那些马、牛、羊,包括俘虏和其余战利品,感到非常的满意。
这是啥情况?
品,细细品!
袭击对方的后勤部队,一阵杀戮与缴获,还特地派人过去感谢?
吕武有很大的好奇心。
白翟有没有首领被气吐血,或是被直接气死……
第114章:我为前锋!
这事要是智罃干的,或是他的建议,吕武不会感到丝毫的奇怪。
关键问题,还真是韩厥自己的干的事情,没有其他人给予意见。
在晋国,韩厥有着老好人的名声,尤其是重信诺这一点被广泛认可。
他宁愿一再让韩氏吃亏,也要扶持赵氏,已经成为晋国贵族间的美谈。
事实上,哪一名贵族又能保证自己不会倒霉,肯定希望能遇上有恩必报的人。
如果说韩氏是有恩必报的正面教材;郤氏就是一个恩重如山还不起,就干掉恩人全家的坏例子了。
所以,晋国贵族,包括列国那边,他们很喜欢跟韩氏接触,没必要绝对不会去找郤氏。
他们也怕啊!
要是自己不小心给了郤氏一点一丝的恩惠,某天会不会被杀全家?
“不见‘中军’。”程滑又将吕武喊了过来,说道:“元帅可是深入过远?”
吕武记得“中军”是得到国君的命令,向北之后又去了西北。
他大体回忆了一下,没记错那边是现代陕西的北部,就是不知道那边有什么。
目前那边是狄人的地盘,很广阔的区域都是。
再更北方或是西北方,则是属于戎人的地盘。
往西南,也就是吕武等人之前活动区域的西面,却是属于义渠人的牧场。
要是“中军”走得足够远,的确不会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事,栾书自然也不会回师救援。
实际上,如果不是吕武多了那么一嘴,他们这一支“下军”应该还在大河西岸肆虐,需要等待收货满载才会归师返回。
所以了,韩厥带着“下军”回到“交刚”其实就是一个意外。
他俩正聊着,韩起来了。
这位帅小伙看到吕武也在,打了个招呼,看着程滑说道:“军将有令!”
帐篷内的众人立刻停下手头的事情。
他们在程滑的带领下走到正中间的过道上站立,再行礼静候韩起复述韩厥的军令。
韩起手里拿着军符,高声说道:“彼处西疆,寡人处东原,惟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彼之涉吾地也,何故?”
吕武听得很认真,内心里却是感到了迷惑。
他们已经消灭并俘获了白翟的后勤部队,时间拖得越久对晋军越有利。
何必这么急切地发起攻击?
这样一来的话,针对白翟后勤部队的行动,怎么能够凸显出作用?
事实就是这么一回事啊!
攻击了敌军的后勤部队,不就是要让敌军缺粮自乱么?
敌军还没有因为发生缺粮而自乱阵脚,就要开打啦!?
吕武需要找一名小姐姐来骑着进行思考,可惜军中没小姐姐,只能得了个百思不得其解。
其余人则是觉得韩起那些话好熟悉的样子。
其实,能不熟悉吗?
那是齐恒公讨伐楚国的檄文,在《左传》里面有记载,也被广为流传。
一直向齐国学习的晋国,对管仲可是非常的崇拜,多少是有些熟悉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