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个年头其实有类似的兵种,只不过是剑盾兵。
以前的赵氏就有一批剑盾兵,只不过随着赵氏主宗的覆灭,大批装备战剑和盾牌的剑盾兵在晋国消失了。
倒是东边的齐国,他们在尝试进行军事革新,集中了一批武艺高强的游侠,搞什么技击士,还是击剑士?
游侠说白了就是一些无法继承家族财产的家中老二为主,他们到了年龄就会被赶出家门,生活在城池弄各种无本买卖。
一个很出名的“东郭离”,他就是早期游侠界的代表人物。
老吕家必须有自己的招牌兵种,能搞出什么强势兵种来,就看吕武有没有那个本事了。
吕武将武器装备下发。
得到武器装备的武士被集中起来训练。
他们得知一点,只要这一次纳赋表现良好,家主下发的武器装备就将会进行赐予,一个个哪能不尽心尽力地接受训练。
稍微春暖花开一些,国君开始了自己的动作。
国君对几位“卿”表示自己这一次将亲征,话都没有说完,就被打断了。
经历了上次的事情,栾书哪敢让国君有机会瞎胡闹。
另外的几位“卿”,他们不管是看重自己的利益,还是以国家作为出发点,很清楚这一次征讨秦国不许拥有不确定因素。
姬寿曼刚成为国君才多久,平时表现出对贵族的防备和敌意也就算了,去年还大肆胡闹了一把。
众“卿”并不是太在意国君的防备和敌意。
国君和公族的实力弱,想着要扳回局势属于合情合理,不这么想才是不正常。
好几任国君都是那样,也就一个赵氏招惹了太多人才被收拾。
历经了赵氏的事件,爽了一把的众贵族也回过神来了。
他们觉得自己斗归斗,还是要悠着点。
总之,不是贵族不能被灭满门,利益却不能给国君和公族占了去。
晋国上下重视这一次对秦国的讨伐,知道了国君的不靠谱,也是不想让国君带着公族捣乱。
包括元帅在内,所有的“卿”一致反对国君亲征。
遭到一致反对的国君大发雷霆之怒,他也就只能怒一怒,再讽刺一下君不君臣不臣之类的,无力再去改变什么。
有鉴于去年晋国的四个军团长期服役,耽误了春耕和秋收,管军事又要顾着民政的栾书,他决定先征召各军团的一部分人,剩下的等春播之后再下发征召令。
离秦国边疆越远的贵族,越早接到征召的命令。
他们在春暖花开之后,踏上了前往周王室地盘的道路。
像吕武这种离秦国并不远的贵族,得到了能在家喘息到春播结束的待遇。
栾书对列国则是不断催促,才不管列国也需要播种啥玩意,态度强硬地要求列国该动身的赶紧动身。
其余的“卿”态度十分一致,国中的大部分贵族不好受,哪能让列国好过,无比支持栾书的决定。
吕武得到新田传来的消息,对栾书开始佩服起来,想道:“晋国的国力因为连连的战争开始下滑,无法直接出兵削弱周边的国家,催促他们出兵,打乱和打断他们的生产?”
什么是合格的军事家和正治家?
栾书可能没有相关的概念,却做到了这一点!
吕武还在关注另外一件事情。
去年出使的魏相肯定已经去了秦庭,那份《绝秦书》呈上去了没有,有没有安全地归来?
吕武琢磨着应该还没有吧。
否则,魏相的传世大作面世,怎么都该造成影响了。
第136章:晋国第一才子的手笔
《绝秦书》是出自魏相的手笔。
在语言匮乏的时代,魏相用了近千字来概括晋国与秦国的过去和现在,讲清楚了很多恩恩怨怨。
晋国曾经受过秦国的恩惠,晋文公能够继位就是在秦穆公的帮助之下。
那一段时期,晋国尽管发展到了有霸主之资,却对秦国表现出了尊重。
这种尊重是晋文公感激秦穆公的帮助,多次亲自去了秦国朝见秦国的君王。
只是晋文公没薨之前,秦穆公就多次针对晋国发起各种行动。
包括侵扰晋国的淆地,断绝同晋国的友好,频繁侵袭晋国的边疆,灭绝依附晋国的滑国。
晋襄公在位时,应付最多的就是来自秦国的威胁,几乎就没有消停的时候。
那一段时间,秦国大批大批地灭亡了周王室分封的诸侯国。
这种灭亡是不但攻灭了国家,还杀光了这些国家的国君一家满门,没有给留下祭祀香火的人,宗庙也一同捣毁。
事实上,秦国的做法很一点都不符合春秋的礼节,杀人可以杀,灭国也能灭,但至少不能断了别人的祭祀啊!
秦国就是灭了很多诸侯国才得到初步的壮大,只是他们的做法令其余列国排斥,觉得比南方的楚国要更加野蛮。
楚国也不断灭掉周王室分封的诸侯国,但楚国有留下那些君主的后代,没有断了他们的香火。
列国一看秦国的做法,觉得不得了啦!
他们就巴望着晋国能阻止秦国东出,近一步地让晋国称霸有了更多诸侯国的支持。
秦穆公和晋襄公先后去逝,秦康公和晋灵公即位。
秦康公是晋国国君献公的外甥,却又时刻想着对付晋国,意图颠覆晋国的秩序。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