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让某一段时期,一些砖家和叫兽,他们对普及西方历史的责任感,远超让人了解东方史。
这种现象是过了08年才得到遏止,过12年自来水再也拿不到五毛,自然没人去搞。
他们一路上看到太多,足够新奇为前提,印象也就极度深刻。
老魏家目前有建城的需要。
也就是,上一次秦国割土,老魏家在河西那边增加了一块封地。
想要对封地达到利用,不建一座城池是很难做到的。
“‘栎阳’之边有泾水……”魏绛对魏相说道。
河西的封地属于魏琦,魏氏没彻底分家之前,开发新封地,理所当然是全家族出钱出力。
而“栎阳”肯定是由魏相来继承。
河西的新封地面积一点都不小,只是因为秦国并没有开发的关系,几乎什么东西都要从头开始。
对于从零开始建设封地,任何家族都有相同的经历。
只是吧,吕武是晋国近些年来的第一家。
他们这次过来,不是专门想从吕武这里获得建城的方法,其实是想在其它方面取经。
另外,南下出征时期,老吕家与老魏家初步达成协议。
老魏家获得了甲胄贩售上面的总经销权,也就是成了二道贩子。
他们是过来谈这一件事情的。
至于为什么不是长辈来?
谁又能说得清楚。
第275章:又开历史先河
事实上,魏相的感慨挺多的。
才过去多少年啊!
七年之前,老吕家还需要魏氏派来五百人守卫,要不吕武带上家族的武力去纳赋,还不知道回来之后,家到底还在不在。
当时老吕家可惨了!
吕武七拼八凑,连十个士兵都不拉出来。
还是用一些技术跟老魏家换了一批人。
不然的话,他就算是想纳赋,其实连当炮灰都不太够资格。
只是七年而已,老吕家发展到现在这种程度了?
魏相并不需要刻意去打听什么,很多道听途中基本上也会失去真实。
很多人看老吕家发展这么迅速,超过八成的人……其中还包括多数的卿位家族以及实力不差的中等贵族,觉得老吕家迟早是要出大事。
比不上老吕家的那些家族?
老老实实摆出羡慕嫉妒的表情,注意擦口水就好了。
他们不看好老吕家的原因在于,吕武对人口的汲取太过于饥不择食。
老吕家原本也就七八百人口的样子?
吕武与赵氏、韩氏和魏氏联姻之后,增加到一万出多。
后来得到“阴”地,接收了“阴”地的近万人。
以上这些人口的增涨某种程度上算是正常,也就是不会有太大的忧患。
老吕家不被看好的主要原因是,吕武购买了超多的奴隶,战场俘获的战俘数量也很多。
吕武一开始释放少量奴隶,其实被人知道了,反应也不是太大。
等后来,他每次会释放数千乃至于近万的奴隶。
不是没人想找老吕家麻烦,只是出了更大的事情,牵扯了想找麻烦的那些家族。
一拖再拖下来,能继续找吕武麻烦的家族选择偃旗息鼓,想继续找麻烦的另外一些家族则发现自己跟吕武已经不是同一个级别。
这就很难受和无可奈何了啊!
这年头,一个家族的奴隶多了,有隐患是自然,但隐患其实不是那么大。
毕竟,有听说哪家的家主或成员被奴隶杀死的事情,却从来没发生过奴隶大肆暴动,并形成席卷之势的事件。
因为从来没有奴隶暴动造成极大的效应。
谁会将奴隶当回事?
他们认为老吕家会有麻烦的原因就是吕武一再释放奴隶,觉得是在损失自家财产,还得罪了整个贵族阶层。
现在没人找老吕家麻烦,只是因为找不到机会而已。
谁让吕武发迹之后顺风顺水?
是真的找不到机会发难。
他们在等着吕武倒霉的那一天,必定会看准时机扑咬上去。
“相,你已劝过武多次?”魏绛指的是释放奴隶这件事情。
魏相没有回答,只是安静地看着远处。
那里吕武正在释放奴隶,亲手递上每一面代表自由的身份竹牌。
接过竹牌的人跪在地上,一脸激动地对吕武磕头谢恩。
那些得到自由的人,下一刻立刻跑向一边,他们排在同样刚刚获得自由的人后面,等着登记造册,确认今后还是老吕家的人,只不过是成为属民,不再是作为一个奴隶。
他们记录上自己的名,会被分配各种基本的生活物资以及用具,甚至还有属于自己可耕作的土地。
当然,老吕家并不是将土地有偿或无偿给予他们。
其实就是,某个人今后负责多少亩的耕作,产出七三分。
家族获得七成,他们能留下三成。
这是一种全新的模式!
以前的话,属民干活归干活,住的、吃的、喝的、穿的……等等很多方面要看主家开不开恩,也就是会不会赏赐下来,又会赏赐多少。
吕武执行的则是一种“租佃”制度。
土地我家的,只是租给你们种田。
十抽七挺狠!
只是远比属民什么都无法自主更强,绝对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进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