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秋大领主_荣誉与忠诚【完结】(720)

  他最近在干的事情是著书。

  “人之初,性本善……”

  笔停了下来。

  下一句是什么来着?

  “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又停笔了。

  那位孟子还没有出生呐。

  连孟母都没有。

  吕武想了想进行搁置,拿来新的竹简。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感谢周兴嗣这位南朝的伟大学者!

  同时感谢那些写历史文的网络作者!

  事实上,吕武上一辈子没来得及有孩子,不管是《三字经》还是《千字文》都是从一些网络小说看到的。

  只是,再一次停笔了。

  吕武没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哪怕是曾经死记硬背,时间一长就给忘了。

  “男儿行,当暴戾;事与仁,两不立;男儿当杀人,杀人不留情;千秋不朽业,尽在杀人中;昔有豪男儿,义气重然诺。睚眦即杀人,身比鸿毛轻。又有雄与霸,杀人乱如麻,驰骋走天下……”

  咦!?

  好像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吕武倒是将《男儿行》用唱歌的方式全记得。

  就是,自家那个儿子已经动不动就喊打喊杀。

  再教这个,不合适吖!

  算球!

  还是继续回忆《千字文》的后续内容吧?

  这一回忆?

  吕武直接陷入原地发愣的状态。

  主要原因是他发现自己真不是干教育家的料。

  他如果教,好像只能教一教为人处世?

  比较关键的是,他的思想观和价值观并不符合当代。

  明明知道怎么做会取得难以想象的利益。

  每一次都要考虑做了将造成什么样的后续影响。

  知道进行分析会死多少脑细胞,进行忍耐是有多么痛苦的事情吗?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

  别问为什么会《孙子兵法》又给记住。

  那是一段会让吕武哭笑不得的故事。

  他知道内容,却不一定懂得去运用。

  说白了就是,学了不等于会用。

  考虑到当前时代不玩“兵者,诡道也”的那一套,他也一直没有默写出来。

  现在不是闲着吗?

  很难得才有这样的时光。

  吕武决定记得什么都给写一写,不能用就珍藏起来。

  因此,什么兵法,什么诗词,甚至是一些想法,反正就是写。

  对了。

  现在教育,一般是拿《诗》在教。

  而这个《诗》其实就是《诗经》。

  有些人单纯就是看和读。

  有的人则是从中去看故事和背景,思索出属于自己的观念。

  当然,《诗》在目前家族实力不差,基本能或多或少得到一些。

  因为流传甚广的关系,没人将《诗》刻意珍藏,也成了启蒙的教学用品。

  吕武所知道的是,历史悠久的家族一般会有属于本家族的“笔记”。

  也就是祖先有什么感想,诸以文字记录。

  现在没谁能想到这些“笔记”会成为一种学术,再创建出学派,成为其中的“核心思想”。

  简单的说,“百家”其实就是春秋各家族某些人物的“日记”之类,好几代人进行完善,逐渐成为一个体系,再发展成为学派。

  吕武并不知道那些。

  他有写日记的习惯,只是没有坚持每天都写而已。

  写日记一般是记录当天发生了什么,又有什么想法和感慨。

  懂得分类和归纳的人来操作,一本或几本著作不就诞生了嘛。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吕武写完,扭了扭有些酸的手腕,拿起来检查了一遍。

  他除非是写公文,要不都是使用简体字。

  这就不用有多余的担心。

  现在流行的是“大篆”这种文字,每个国家的字体还都不一样。

  因此哪怕是吕武写的一些竹简弄丢或被窃取,压根就不用担心泄密什么玩意。

  他的打算是将简体文字给弄成“家学”。

  也就是除了本家族的嫡系男丁之外,外人看不懂。

  允许的话,只教给继承人会是最好的选择。

  只是这样搞的教育成本会非常大。

  不过,相对比起到的作用,成本什么的根本不必在乎。

  吕武最喜欢干的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的这种事情。

  能记得的著作都写一些?

  也可以自己搞创作嘛!

  以后要是流传开,又或是被挖坟,绝对能够惊呆一大群人。

  哪怕是没有写全。

  晓得什么叫残篇吗?

  考虑到交通不便利的关系,这里发生的事情百八十里外就是另一个“世界”的事情。

  有相当大的概率会发生“撞车”事件。

  要是等吕武的骨头能当敲鼓棒的某天,有人发表了什么,却被人“认出”已经被吕武所发表过,一个文贼就出现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