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武没给中行偃和智朔分派任务的原因并不显得复杂。
中行偃是上军将,自己讨要任务是一回事,被指派成了另外一回事。
智朔是智罃的宝贝儿子,上战场没人敢保证一定安全,立了功劳是好事,死了肯定算吕武的锅。
吕武秉承的是两人不主动要求,绝不去分派任务,甚至他俩执行任务都要时刻看顾,免得朋友当不成反而成了仇人。
所以,陪太子读书这种事情,历来最为烦人,干好了没功劳,出事了一口锅从天而降砸脑门上。
“秦军溃了!”中行偃有点小激动。
智朔将视线转过去,看到最前方的秦军阵列线断成了好几截,导致相当部分秦军士兵陷入阴氏士兵的分割包围之中,后方的秦军士兵遭到溃败的同袍挤压,又马上被推进中的另一部分晋军士兵逼上来。
“叔父方才说了甚话?”智朔有些记不清,只依稀记得中行偃讲的是阴氏结合了栾氏、郤氏和韩氏的战法,搞出了新的花样。
像是在给中行偃的话做注解一般,战局的发展正在发生新的变化。
有大概一个“旅”的阴氏士兵不再打阵地战,他们像是波浪一般一浪又一浪地拍击某个区域的秦军,前浪拍完就撤,后浪继续席卷而上。
又有另一个“旅”的阴氏士兵盯上了另一个区域的秦军,黏上去就是不管不顾地向前挤压再挤压,后方的弓弩手专门盯着挤成一团的秦军士兵一射再射。
结果就是秦军的第一“彻”崩溃,导致第二“彻”没来得及做出什么准备,受到袍泽的冲击,再被晋军一连串打击,瞬间出现了崩盘的趋势。
吕武关注最多的却是河床浅滩位置的两军交锋。
在他看来,只要河床浅滩能守住,正面战场毫无疑问就等着一直没动的另一个阴氏“师”去收割胜利果实。
现在看的是后子针能不能做到壮士断腕,舍弃被“咬”住的那一部分秦军,将能撤的部队撤回营中,或是调去支援河床浅滩那个局部战场。
当然,吕武特意让己方的战车部队与骑兵部队会合,只等着后子针做出选择,再给予最后的一击!
第429章:真真是秦国好公子
战局的一再发展,察觉到己方情况越来越糟糕的后子针,脸色随着战局变化变得越来越苍白,抿着嘴唇苦思冥想,急切地要找到对策。
其余的秦国贵族脸色好不好哪去,他们心里再着急也没有出声干扰后子针,只期盼后子针赶紧拿出对策来改变不利的战局走势。
“诸位可有人愿率军阻击晋军战车、戎骑?”后子针这么问道。
所以,他没有无视掉晋军集结起来的战车和骑兵部队,并且知道想将部队撤回来,需要有人去奉献和牺牲。
从开战到现在,后子针可以说是智商在线,并没有突然中了什么降智光环。
实际上,春秋中叶的战争,正面战场讲的不是什么战略层面的布局,很纯粹是一种战场上战术调动方面的比拼,趋于双方将士靠硬实力的较量。
所以,秦军遭遇到的不利局面,固然有后子针战术应对方面的不足,更多是秦军在硬实力比不上晋军。
一众秦国贵族思前想后,承认哪怕是换成自己来指挥,未必能比后子针做得更好,暴脾气什么的发作不起来,只能泛起一阵阵的无力感。
他们已经完全发现晋军从资源到列装胜过秦军太多,晋军主将吕武也不愧是那个令秦人深恶痛绝的猛人。
吴刚挺身而出,说道:“公子分两‘师(五千)’予刚,刚誓死抗击晋军。”
后子针却是看向另一名秦国贵族,说道:“我予你三‘师(七千五百)’,务必誓死抵抗晋军!”
被点名的秦国贵族脸色一僵,想到了什么没有拒绝。
前去刺杀吕武的是吴氏的吴荣,吴氏已经帮后子针和秦国扛了好大一口锅。
吴刚是吴氏的家主,承担起了那么一口锅,未来少不了被打上“刺客家族”的标签,很难交到知心朋友不提,可以想象在中原的名声会臭到什么程度。
但凡后子针有点人情味,怎么可能再让吴刚去干与送死无异的事?
真那么干的话,后子针以后还能不能跟其余贵族一起快乐玩耍了?
他看着那名得到任务的贵族离开,环视众人一圈,说道:“后方援军源源不断而来,另有一‘军’绕道行于晋军后路,我等只需坚持七日,必将阴武斩杀于此!”
关于杀死吕武对秦国多么重要,又会让晋国陷入什么样的动荡,一系列的根根底底与枝枝叶叶,该说的其实早讲了不止一遍。
正是基于这一点,后子针决定派人刺杀吕武才没有遭到反对,他们要么是开口赞成,不然就是不发一语地默认。
现在嘛,展开交锋后的战事进程非常糟糕,头脑清醒的秦国贵族早不奢望能战胜晋军,悲观一些的秦国贵族甚至怀疑己方能不能坚持七天之久。
倒是没人脑子抽了,开口询问后子针,诸如怎么现在还妄想斩杀吕武,不是该想着抽身而退吗?
真要是有人头铁那么问,超大概率会被视为惑乱军心,保不住项上首级。
觉得需要交代的事项已经交代完的后子针要继续去巢车之上总揽全局,耳边传来了一阵阵的喧哗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