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的是智氏已经查出传言搞得满天飞是国君的手笔,又或是国君已经在安排智罃病逝之后的领导班子?
不管是哪一件,国君是真的冒犯到老智家了。
智朔问道:“阴氏为何与韩氏关系如此?”
很早之前,韩氏跟阴氏没走得多么近,却也是不错的。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阴氏跟韩氏越走越远,使人有些看不明白。
吕武已经知道智朔邀请见面的用意,说道:“韩伯不喜纷争,阴氏若要有所得,需争也。”
这个解释就足以说明一切。
韩氏不喜欢搞事是他们的事情,获得卿位自然能稳坐钓鱼台,采取保守的家风策略。
曾经的阴氏也就那样,不争哪来的今天。
要说吕武在崛起的过程中有受到韩氏多少恩惠,只是一开始的狐假虎威,其余真的没有了。
智朔点头,说道:“我原以为阴氏与魏氏必有所争,未料阴氏可舍,魏氏理智如此。”
哦!
是吧?
要说起来,阴氏和魏氏的矛盾才是真的大,两家却能努力找到利益共同点,再去搁置另外的争议,保持互相友善的共同发展。
智朔又说道:“阿武,阴氏奋起得我家相助。诸事良多,不可忘也。”
吕武差点没忍住笑出声。
阴氏是有得到智氏的不少帮助,关键智罃没少占阴氏的便宜,只是一种等价的交换,非要论出一个谁吃了亏就有点过分。
智朔又讲了不少事情,提了一句吕武不要忘记智氏的帮助,往下就只是闲聊。
他这个叫点到为止。
只是把吕武搞得有些小郁闷,一些本来想找机会好好谈谈的事情,决定还是从此不主动开那个口。
往后的一段时间,晋国……至少是“新田”显得无比平静。
春耕结束之后,中行偃统率四个分别只有两个“师”的军团南下,前往“虎牢”静待下一步指示。
而在这期间,阴氏与智氏的“订婚”进行得比较高调。
当然不是吕武想要高调,纯粹是智氏大办特办,搞得各家想不知道都难。
智氏与阴氏确认联姻的同时,他们也跟赵氏的赵武确认了举行婚礼的时间。
因为阴氏和智氏不是正式举办婚礼,各家知道了也就那样,顶多就是猜测阴氏和智氏会不会全面走到一起,将对晋国内部格局起到什么变化。
赵氏与智氏商定在什么时候举行婚礼,各个家族就要有所表示了。
首先是国君送出祝福。
再来是长久没有出现的孟姬(赵庄姬)现身,亲自去了智氏府宅一趟,又去了范氏那边一趟。
孟姬的出马直接让范氏那边也有动作,宣布履行跟赵氏长辈的约定,会在同一天嫁女给赵武。
身为赵武姐夫的吕武不能没有动静,只是想有大动静又有点难度。
韩厥对赵武比亲儿子都要亲,以赵武的长辈身份站出来决定主持婚礼的一切事项。
韩氏看顾赵氏这么件事情不但在晋国人尽皆知,哪怕是国际上的列国也颇有耳闻。
因为赵氏家族的历史悠久,更是曾经风光无限,听到赵武要举行婚礼的一些国家,他们决定派出团队到场祝贺,其中以鲁国表现得最为热情。
鲁国这么热情当然有根由,赵氏曾经很照顾鲁国,使得鲁国很怀念赵氏称霸晋国的年代。
只是,鲁国这么搞,着实是有些把魏氏给恶心到了。
另外,一直没有什么动静的邯郸赵,他们在消失近十三年之后重新现身,进入到各家的视野。
今天,吕武来了客人。
来的是看上去变得非常苍老的赵旃。
两人见面时,来个四目相对,内心里有各自的欷吁,一时间相对无言。
第446章:出了好大难题
阴氏跟邯郸赵当然不是全面没有联系,只是隔个几个月来往一封书信,竹简又容纳不了多少字,能聊的东西着实不多。
现在的邯郸只是一座小城,周边大部分属于蛮荒区域。
正因为邯郸周边荒芜,邯郸赵也就没有几个邻居,还要面临狄人的威胁。
没错,那边现在有着众多的狄人部落,以白狄的数量最多,盘踞在遍布沼泽地带的“甲氏(鸡泽)”以及一片区域超广的山脉(太行山)之中。
邯郸离卫国很近又很远。
这个矛盾的说法是建立在从邯郸前往卫国最近的路被大河拦住,想要抵达卫国需要绕一个很大的圈,才能抵达大河北岸的卫国境内。
卿位家族中跟邯郸赵当邻居的只有一家,也就是掌握“黎②”的范氏。
只不过因为一片大山(太行山)的关系,范氏没有实际上与邯郸赵形成比邻,两家中间存在一块面积很大的无人区。
各个家族的封地隔着无人区会是现在的现状,直接比邻才是属于个例。
毕竟,目前需要建有“城”、“邑”和“邦”才算是真正的受到控制,并不是拿地图画条线就算是控制区了。
“阴氏兵甲助我良多,我与寒氏为伍共击白狄,驱逐百里之远。”赵旃率先打破沉默。
真要论起来,阴氏在崛起的过程中受到帮助最大的是魏氏和邯郸氏。
魏氏决定了吕武前期到底有没有立功渠道,并且多次帮忙站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