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武笑了,说道:“君上所言甚是,刺客便是秦人。”
没证据?
要搞事为前提,需要什么证据,是就是,不是也是。
然后,吕武懂了国君的心思。
国君很明显不想晋国发生新的动荡,不给吕武任何在国内搞事的机会,果决地拿秦人来挡枪。
他做出这个决定之后,某种程度上亏欠了阴氏,以后必须还上。
同时,韩氏也欠了阴氏一次,要不刺客的强弓追究起来,无论有没有韩氏参与,阴氏能动动嘴,韩氏则是怎么都说不清。
那可是勾结国外势力想谋害一位“卿”啊!
在元戎可能发生变动的当下,韩氏跟刺杀吕武的事情扯上关系,其余几家敢让韩厥上位吗?
所以,国君是铁了心要让韩厥上位,不惜表现一次乾坤独断。
他需要付出的是阴氏接下来怎么搞秦国,等于是得到他这位国君的认可。
阴氏想怎么折腾秦国,尽管去。
秦国要反击阴氏,国君需要对秦国发动国战。
另外,韩氏不能出来搅局,甚至要替阴氏挡住其余几家。
吕武发现国君和韩厥怔怔地看着自己,回以一个人畜无害的笑容。
事实上,秦国再次进行刺杀,不是脑子不清醒,相反他们清醒得很,知道阴氏再怎么都不会放弃针对秦国,来个索性的一不做二不休。
这一点有额外的论证。
秦国公子后子针和那么多贵族被阴氏俘虏,秦国却是没有过来进行交涉。这是一件极度不符合常理的事情。
吕武正是因为明白上述那点,又察觉到近期不断有人窥探阴氏府宅,布局开始“钓鱼”。
他事先也不知道到底会“钓”出点什么,结果却是极度美好的!
“搞秦国才是阴氏应该干的主业。有了国君和韩厥挡着,其余暂时没阴氏什么事。可以专心找秦国快乐玩耍了啊!”他想。
第450章:来啊,建城呀
担任司徒这个职位对吕武有很大的便利,无法完全精确地窥知包括国君在内,以及晋国各个家族,每一家有多少农夫,却是能够有一个基础数据。
另外一点,司徒还能够询问各家的耕田数据,一样只能听取各家上报的数量,无法精确到底有多少亩。
吕武在担任司徒后进行过比较详细的研究,发现自己也有任命“田部吏”的权利。
这个“田部史”就是一个征收租税的官职,职权范围不是征收各个贵族的税收,仅限于应用在国君私有耕田上面。
说白了,等于司徒能够随时监控国君到底有多少耕田,每年的产出到底是个什么样。
再看看其它官职的职衔,再瞧一瞧是由“卿”兼任,还是元戎来进行任命,大意上也就能得出一个结论,晋国的国君几乎从全方位遭到“卿”的监控。
这样的国君,除非是担任者足够逆天,要不怎么跟一帮“卿”去斗啊?
要感谢现在是春秋中叶,要不晋国应该早就不姓姬了。
如果说国君能够绕过元戎或其余“卿”来私下任命什么职位,只剩下一个“宦者令”了。
而这个“宦者令”其实一开始不需要切掉双蛋蛋和小丁丁,就是一个宫廷侍者的头目,后来由切掉双蛋蛋和小丁丁的寺人来担任,负责管理宫廷侍者(寺人、宫女),又对宫城一些事项有管理权利,甚至能对宫城卫队直接伸手。
必须注意一点,寺人(通俗一点叫太监)就是先切“蛋”才割“丁”,并不是只切“蛋”或只割“丁”,玩得是全部都莫得的手术。
吕武利用秦人的再一次刺杀达成某些目标,隔天再次进宫向国君请假,无意中听到赵武与“宦者令”起冲突的传闻。
话说,吕武在担任“阍卫”期间跟宫城的各个官职人员或多或少有过接触,比较明白那些官职是个什么责任和义务。
现在的“宦者令”早不是吕武担任“阍卫”时的那个人,换了一个叫伶的人。
这个伶跟国君患难与共,三十来岁有家有室跑去切掉双蛋蛋和小丁丁,对于一个男人来说牺牲巨大,回报也许会远超想象。
从这里也能看得出国君心里的安全感缺失有多么严重,连培养“新人”都等不及,直接让心腹去进行手术。
另外,他本来不叫伶,担任“宦者令”之后才改的名。
他跟赵武的冲突在于直接伸手差遣赵氏的部队,并且是直接绕过赵武的那种。
主要也是赵氏目前的人员构成有问题。
赵庄姬之前将一些小家族挂靠在公族的某个人下面,觉得时机合适了再转给赵武。而就是这个造成了很多麻烦。
人都是那样子,哪怕某件东西不属于自己,拿到手上就会产生一种“所有权”的想法。
用的时间一久,东西不是自己的,那也必需变成自己的。有谁站出来说那样东西属于他,用惯了的人能乐意?即便是愿意归还,心里总是有块痒痒肉,忍不了又控制不住地想伸手。
吕武低声吩咐将留守国都的卫睿,道:“留意此事。”
他需要看看国君到底是个什么意思,怎么连扶持对象都想伸手抓绕一把。
不过话又说回来,赵庄姬将属于公族的力量转给赵武从情理上没问题,干的实际是削弱公族的事情。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