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产略略迟疑了一下下,忍住没去看在‘鄢陵之战’成为独眼龙的楚君熊审,说道:“郑奉楚为伯(霸主),楚为救我而来,甚感念之。如楚难以进兵,郑唯死战以待楚军北上之日。若我败于晋,楚必吝惜于我?”
一帮子楚人总觉得哪里怪怪的,又品不出到底怪在哪里。
成了楚人却是有着晋人思维的伯州犁用惊奇的目光看着子产,想道:“郑人不对劲,非常不对劲。想要跟楚国讲交情?脑子一定是被门夹过啦!这个少年一直在强调郑国认谁当老大绝不后悔,以郑人的信誉度,事情要反着来看。他们是想背叛楚国了啊!”
一群楚人的眼里在翻圈圈,独独伯州犁一副若有所思又盯着自己看,着实是让子产感到惶恐不安,深怕伯州犁下一刻掀了郑国的老底。
伯州犁却是对子产笑了笑,一副“俺已经知道你们要搞啥,不给好处一定会拆穿”的脑电波发射。
子产见伯州犁不说话,瞬间就接收到了“脑电波”,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郑国的使节团急匆匆而来,又轻飘飘而去。
给伯州犁的贿赂?肯定是会在后面悄悄地补上的咯。
没搞懂郑国到底是在弄哪一出的楚君熊审决议待在原地,时不时喊伯州犁过来商讨,主要谈的是晋国近况。
伯州犁等啊等的,等到耐心差不多被消磨干净,等来了郑国的厚礼,很守信用不会掀了郑国的老底,又尽心尽力为楚君熊审解析晋国是个什么情况。
他们实际上没想到晋国今年会出兵南下,还以为晋国至少要多喘几年气。
考虑到晋国的东边重新归附,没打算服气的秦国则是被打了个半身不遂,等于晋国不再发生内乱,又能跟楚国继续玩争霸游戏了。
而楚国虽然将吴国打得很惨,自身的损失也是非常惨重,再来就是公族与各地封君一再搞幺蛾子,打陈国就是幺蛾子之一,等于楚国自身的麻烦事一大堆,今年北上真的没打算与晋国拼命。
“宋国叛我,陈国悖我,蔡国亦有不稳,吴有反扑之势……”楚君熊审摸着自己没有眼珠的眼窝子,想了想才继续说道:“晋元戎更替,诸‘卿’无有乱象,三‘军’南下,阴武西征,列国多者来也。”
玛德!
怎么看着晋国好像又行啦?
寡人这边麻烦事一大堆,不太适合在这个时候跟晋国拼命啊。
伯州犁顺着话说道:“独阴氏便可击秦,秦遣使往‘洛邑’哭求天子罢止而不得。我观陈有附晋之举,郑独战晋,我或可挥师攻陈,以除不服?”
楚君熊审点了点头,说道:“晋以战得复山东列国归附,寡人亦可也!”
啥都甭说啦!
既然郑国这次那么勇猛,就让郑军顶在前面试一试晋国的成色,看看到底是不是真的又行啦。
寡人趁这个机会好好收拾一帮小弟,免得在接下来的争霸中内院一再起火,不能跟晋国好好愉快玩耍。
第486章:满满的诗情画意
士匄作为“前劲”的指挥官,带着军队开拔到“管”进行包围,花了七天的时间建造了攻城器械,用了两天的时间将“管”攻克。
晋军包围“管”干得非常不地道。
按照春秋中叶的习俗,围“城”或“邑”不能完全围死,需要至少让出一个任由攻击对象进出的城门。
这种“围三阙一”并不是《孙子兵法》要求的不能让敌军感到绝望,以至于绝望之下爆发拼命的狠劲。
事实上,春秋中叶打的是“君子”战争,换个说法叫为了收获利益而战,将敌人打得屈服是主要目标,并不是奔着杀多少人而去,也不是满心思想着要进行破坏。
围城不围死的主要原因,是让被围着能够出城砍柴和进行必要的补给,免得发生易子相食或大量饿死人的情况。
所以,不能拿其余时代的标准来看待。
而这里还有一件必须要提到事情,也就是晋国并没有派出使者向郑国宣战。
士匄将“管”攻陷才意识到没有宣战的问题,一边赶紧派人去向国君确认,另一边没耽误抢劫活动的进行。
等待派出去的人带着“没有对郑国宣战”的消息回来,士匄抽搐着脸颊下令撤出“管”城之外。
杀的人以及俘虏,抢到的东西,什么之类的?
士匄:压根没有这事,好不啦!
魏琦:不是俺干的,跟俺一点关系都没有!
其余晋人:╮(╯▽╰)╭
作为受害者的郑人:(⊙︿⊙)
等待国君派人向士匄通知已经向郑国宣战,晋军再一次攻打“管”城。
因为上一次已经将抵抗力量瓦解,城墙也出现缺口,再来晋军的攻城器械都是现成的,攻城成了一个走过场。
上一次逃过一劫的郑人发现城池再一次陷落,一脸懵逼的同时,内心是崩溃的。
这特么的,还来???
简直是造孽啊!
士匄为了抹去黑历史,将“管”之内的郑人有一个算一个都进行俘虏,不做任何逗留地让辅兵押解俘虏向“虎牢”而去。
他其实不够狠,将郑人全杀了,连带己方的史官也干掉,才能真正地抹去黑历史。
当然,包括魏琦在内的晋人,他们都不会允许士匄那么干就是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