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已经跟在阴氏大军周边六天。
越是后面,他们越不敢与阴氏骑兵再纠缠,结果是双方的距离拉远到七八里,一度甚至拉到十五里远。
秦军骑兵发现阴氏骑兵再次上来,每一次都是赶紧跑,导致他们对阴氏传统部队的威胁已经消失,变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尾随窥视。
如果用吕武的话来说,数量变成八千左右的秦军骑兵,诡异地变成了一支规模超大的斥候部队。
距离拉开之后,吕武多次设下陷阱想要诱使那支秦军骑兵再来,一次次都是落了空。
比较诡异的是,秦军骑兵明知道后面落着魏氏的军队,他们却好像视而不见。
这里面有因为魏绛小心谨慎的关系,再来是阴氏骑兵一直在盯着。
说白了,秦军骑兵怕的是被阴氏或魏氏传统部队纠缠住,再被阴氏骑兵围拢上来。
到这一个阶段,过来的那支秦军骑兵已经从实际上变成一支“存在部队”的角色。
也就是明明有那么一支军队,可以作为一种威慑力量,真拿出来却没办成什么事。
要是秦军骑兵能解决掉阴氏骑兵,事情的发展会变得不一样。
然而,秦军骑兵打不过阴氏骑兵,发现这一点的无地等秦国贵族,他们只能接受这样尴尬的一个现实。
他们倒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更加坚定要训练一支有战斗力的骑兵部队,认为骑兵的出现将会改变旧有的战争格局。
仅是在这一点认知上面,秦国在吕武身上的亏就没白吃!
吕武率领大军抵达预定地点,等待魏绛将部队带过来,外围的营寨设施立起来,筑造永固款式的相关工程作业开始进行。
这里是后世“咸阳”附近,目前并不存在任何的人类定居点。
现在的环境注定没人定居和开垦,走到哪都是各种各样的植物,树林的密度大到惊人。
“阴武为何再次驻足不前?”无地看着前方渭水之边,一座看上去非常大的营盘已经渐渐有了轮廓。
嬴武则是说道:“阴武耗我粮草,魏氏为何无异议?”
秦国两次刺杀吕武,仇恨完全解不开。
魏氏跟秦国没有私下的矛盾,产生较量也只是为了生存空间的争夺,再来就是属于晋国和秦国在国家层次的相争了。
所以,秦国君臣是真的搞不懂魏氏怎么会那么软,一副阴氏想怎么样都附翼的态度,并且是真的在不计损失相助阴氏。
无地只在乎自己的任务,没多余的心思去管晋国阴氏和魏氏什么关系,说道:“敌军驻营。营盘之大有异,君上若率军前来,阴氏可愿启战?”
建造营寨?
哪怕没学过兵法,还不知道这种状态下的敌军好欺负吗???
他们其实想抽冷子去给阴氏的军民来一下。刚重新聚集完毕,组团出现的不一会,阴氏骑兵再一次来热情款待,以至于事情没干成,还白给了数百人。
这只是再一次证明一点,想干成什么事都要有相应的实力基础,要不机会再难得也与自己无关。
营地之内,吕武只将魏绛叫过来,说道:“中军佐、下军佐南下侵‘伊洛’,‘前劲’败于洛水之旁,两‘旅’仅以彘裘孤身而还。”
魏绛好像是没有反应过来,光是瞪大眼睛了。
吕武补了一句,道:“伊洛之戎击彘裘于半渡。”
魏绛还是不明白,问道:“与我西征何干?”
范氏和赵氏去入侵伊洛之戎,两地相隔数百里,伊洛之戎跟秦国也不是盟友。
然而,他们都是晋国家族,哪能是完全没关系呢。
后面会起到相关效应的。
吕武干脆不说话了。
他只是在提醒魏绛,他们跟秦国的战争,范氏、赵氏跟伊洛之戎的战争,越来越有点无所不用其极的样子了。
第501章:无敌是多么,多么寂寞……
事实上,吕武一点瞧不起秦军骑兵统帅的意思都没有,甚至高看了不少眼。
他们在进行的战争已经不是“诸夏传统”的模式,打的是一种没有规则的战争,再怎么谨慎小心,一点都不为过。
很多人会对“无过便是有功”感到嗤之以鼻,不会设身处地想想,自身是个什么情况,对方又是哪般模样,单独去观看结果,忽略了其中的过程。
成了的,各种脑补、洗地加美化。
败了的,各种忽视、嘲笑加抹黑。
不过,人的天性就是那样,也就有了“成王败寇”一说。
事实情况也是,胜者无可指摘,败者坟中委屈。
今天,无地像往常那般进行窥探,越来越觉得事情不对劲。
阴氏和魏氏的辅兵一直在收集各种材料,树林被砍得不成样子,各种灌木以及荆棘被清理,动作大得令人不动脑子思考都不行。
靠近渭水约七八里的平地,一个四四方方的沟渠正在被挖掘。
无地派人冒死靠近了观察,发现沟渠的宽度约有五米,深度大概是三米?
后面,阴氏和魏氏的辅兵弄来削尖的长木桩,紧靠沟渠斜着向外插了一排又一排,俨然就是在布置硬寨级别的防御工事。
看到这里的秦国贵族,他们完全明白吕武就是在搭建一座用于打防御战的营地。
这座硬寨可能不比城池防御力高,关键比建设城池更加容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