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整体看来,推进状态下的魏氏军队保证了阵势的严整性,走一段停一下再走也是属于常规操作。
武王伐纣有记载:
不愆于六步、七步,乃止,齐焉。
勖哉夫子!
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
勖哉夫子!
所以,魏氏的行军方式,不能算是表现拙劣。
魏绛目视前方,看到秦军的阵型有点乱糟糟,依稀还能听到秦军那边传来吵杂的喧哗声,心态更稳了。
他所不知道的是,秦国君臣正聚在一起骂魏氏神经病。
带病在身的秦君嬴石先上巢车观看情势,受不了风吹一再咳嗽又给下去,表达了对魏氏所作所为的不理解。
秦国跟阴氏有私人恩怨,跟魏氏可是无冤无仇,魏氏一再陪阴氏西征也就算了,占便宜的时候卖力上,怎么连摆开阵势血拼都抢着出头?
被问到头上的士雃只能用自己的理解说道:“为晋之‘卿’历来凶险,必是魏氏深受各家威胁,独附阴氏羽翼之下,唯阴氏马首是瞻?”
好像也没有其它的合理解释?
秦君嬴石想说话,结果刚张开嘴巴就是一阵剧烈咳嗽。
秦国的众贵族只是那么看着,没多少人出现担忧情绪,耐心地等秦君嬴石止住咳嗽好好说话。
他们等啊等的,看到秦君嬴石张大了嘴巴,一阵“呃呃呃……”之后,却是笔挺挺地向后倒,一下子给愣住。
辛亏秦君嬴石身后有人给扶住,要不就出现现场事故了。
一群秦国贵族围了上去,听到秦君嬴石又是一阵咳嗽,止住了才用气若游丝一般的状态说道:“此战、此……战,恳请诸位重创阴氏,嬴姓……嬴姓……必有所报,重重厚赐!”
第505章:秦国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秦国贵族对现任国君的感官比较一般,不觉得某方面有多差,也不认为秦君嬴石能带领秦国走出当前困境。
秦国东出是秦穆公时期定下的国策,先后经历秦康公嬴罃、秦共公嬴稻、秦桓公嬴荣三代,历时差不多七十年,到秦君嬴石这一任是第四代人。
秦君嬴石暗中观察众臣,心想:“诸事不顺百事哀,寡人如此这般,竟无人真诚待寡人?”
病了是真的病了,多严重看演技。
秦国众贵族的态度很是耐人寻味,个别藏不住心事的贵族甚至露出期盼秦君嬴石来个当场去世的表情。
这一点很是让秦君嬴石心惊,想起了郑成公姬睔的旧事。
那是晋军南下要进犯郑国,时任国君的姬睔玩了一手“当场去世”的表演,导致晋军不好伐丧选择撤退。
秦君嬴石不无悲哀地想道:“寡人便是效仿姬睔,阴武可会退兵?”
有点不好说呢!
秦国没有站在道义的一边,是他们先玩脏手段的。
战场之上,魏氏的军队还在继续推进,经过整队的秦军还是缓慢迎了上去。
前方传来了新的讯息,讲到嬴武已经跟魏绛在两军阵前致师。
秦君嬴石强自打起精神,询问致师的结果。
嬴武与魏绛的致师不是单挑,他俩各自乘坐战车互相靠近,互相见礼之后开始了言语交锋。
什么魏氏助纣为虐,屡屡跟随阴氏进犯秦国,多造杀戮,戕害生民,等等之类。
魏绛捡起了蒲元的说辞,反驳嬴武的胡说八道,再次指责秦国无视礼仪制度,对晋国屡屡不宣而战,国事上玩脏手段,更甚还干了刺杀这种勾当。
两个阵前主将你来我往的言语交锋,讲的话是给两军将士听,说得好了能够鼓舞士气,增加己方胜算的同时,还能为这一场交锋进行定性,比如:俺/额才是正义的一方!
秦君嬴石的注意力并不是全部在阵前,国内的局势牵动了更多的精力。
他回到帐篷之后,喊来了公族的一些近亲,进行必要的商讨,一些交代也不得不提前说明。
一个国家进入到衰弱阶段,国家的统治者就越会怀念曾经强大的过去。
要说秦国什么时候最为风光,无疑是秦穆公嬴任好的时代,秦国再那个时候胖揍西戎,能够干涉中原列国的内部政务,甚至还能扶持一人登上晋国国君的宝座。
这几代秦君之中,秦共公嬴稻是可以忽略的一代。只因为这位秦君仅是在位四年,没有来得及干点什么便薨逝了。
“霸业起于穆公,衰于何人……”秦君嬴石又是咳嗽了几声,心态却全放开了,复道:“旧事如何,寡人无从述说,方今紧要为寡人死不死得。”
一众公族没有表现出多么激烈的情绪。
不止是秦君嬴石想到了郑成公姬睔,他们也想到了呀!
开始让秦国从称霸的鼎盛走下坡路的是谁?老实说,有点不太好定义。
秦穆公嬴任好仍然在位时,秦国与晋国爆发了“崤之战”。这一战秦军大败亏输,国中精锐几乎损失殆尽。
让重臣陪葬这种事情依然是秦穆公嬴任好干的,不但吓得列国的贵族不敢选择秦国为逃亡的国家,连带本土一些有能力的贵族也不敢与秦君亲近。
世上什么最珍贵?人才呀!
君王薨逝选择重臣陪葬的事情会一直影响秦国,看哪一代秦君能抹去这个负面影响,重新获得人才对秦国的青睐了。(秦孝公表示,喂喂喂,看过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