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武和魏琦要是出于必要,才不会管解朔怎么哭求。
比较关键的是,解氏对阴氏和魏氏并不是唯一选择,留下一直对两家亦步亦趋的解氏好处更大。
在私下交流中,吕武和魏琦的观点比较一致,解氏的拒绝错过了一次绝佳的机会,再想成为卿位家族属于不可能了。
程郑发现只是自己在说话,其余人不表态也就罢了,需要帮韩氏争取卿位的赵武也是一直沉默,知道自己的表现太过于积极了。
“中军佐离国出征,君上再提增设卿位,为何?”吕武问道。
关于这点,他们不可能没有进行思考。
范氏是晋国第一强大的家族哦。这个要划重点。
国君刻意给士匄安排了任务,等待士匄率军出征,再表现出对增加卿位的迫不及待。
好好地想一想,国君指派士匄出征是不是预谋呢?
魏琦说道:“近来君上一再寻我等错误之处。”
元戎压制不住国君的结果出现了。
这就是一种此消彼长,一方弱势必然是令一方变得强硬。
国君想要更有权势,已经成功压倒了元戎,接下来的目标当然会变成其余几个卿位家族。
吕武并没有被国君找过麻烦。
近期国君一直在找程氏和赵氏错处,看来已经渐渐转移向魏氏了?
这也就能够理解程郑为什么出现异常。
那是因为程郑察觉到了危险啊!
吕武问道:“诸位今日寻我,所为何事?”
程郑下意识看向魏琦,有那么点一切尽在不言中的意思。
赵武说道:“如君上推举祁氏或羊舌氏为‘卿’,我等如何?”
这也是国君历来在做的事情之一,整合公族的力量,加强祁氏和羊舌氏的实力,使之介入国家高层事务获取权利。
晋国并非不能取消卿位制度,关键是会遭到卿位家族的反扑。
公族联合起来很强大,卿位家族联合起来则更强大,到时候不是公族又不是卿位家族的那些贵族会成为第三方力量。
吕武说道:“君上暂且不至于此,且看君上如何对待中等贵族便是。”
那就是一个信号。
一旦国君开始拉拢中等贵族,等于公开表示要清算卿位家族了。
吕武很刻意地看向赵武,话却是没讲什么。
其实,现任卿位家族最应该先搞清楚的是,他们之中有没有“卿”是国君的人。
最值得被怀疑的就是赵武。
不单单因为赵武上位过于轻易,他的母亲赵庄姬还活着就有足够的嫌疑。
赵武被吕武看得有些心里发毛,说道:“君上亦责难于我。”
这是干么?
只是看一眼而已,反应这么大???
说明不是赵武心里有鬼,就是知道其余几个“卿”是怎么看待自己的。
吕武还是没说什么。
现在的情况太过于明显。
国君堂堂正正地出招了。
已经被针对的几个“卿”未必真的心慌,他们只是在进行自身实力背景下必须要有的表演。
吕武将事情看得很透彻,国君不可能将中行偃从元戎宝座踹下去,针对一些卿位家族算是一种“蓄势”的行为。
用某种角度来看,国君一旦“蓄势”完成就会放大招。
吕武现在需要思考的是,破坏国君的“蓄势”,还是洞悉一切再进行实际利用,权衡越位登上元戎宝座的可能性会有多高。
事实上,吕武也能将士匄给推上元戎宝座的呀?
范氏已经是晋国第一强大的家族,士匄再成为元戎,会是一种什么局面呢???
第545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吕武其实早就看出晋国君臣的爱折腾了。
国外没有威胁的时候,不是国君折腾,就是卿位家族的某家搞幺蛾子。
很多时候并不是谁非要搞事,纯粹是平时积累了太多的矛盾,没有外部威胁之下,顺势的一种爆发。
当然,以晋国的政治格局来看,国君与“常务卿大夫”的对立太明显,注定哪怕平静也是暂时的。
已故的士燮说得太对了,晋国不能失去外部的威胁,认为一旦外部威胁都被解决的时候,等待晋国就是内部造成的灭亡。
曾经的晋厉公没有将士燮的话当回事。
不清楚现任的国君姬周有没有听过士燮的那句话?
从某种角度来说,士燮未必是出于真正意义上的公心,可能是向晋厉公进言,不要太过于针对卿位家族,想要的是保证当时各个卿位家族能够名额固定下来。
士燮当时其实是说给其他“卿”听的,然而那些“卿”跟晋厉公一样没在乎。
当时的那几个卿位家族之中,栾氏已经彻底被消灭,郤氏留下一个小宗苦成氏,韩氏则是失去了卿位。
某种程度上,士燮的“预言”成立了。
吕武送走了程郑和赵武,独独邀请魏琦留下来。
“赵氏不可不防。”魏琦先挑出这个话题,讲这话担着风险。
毕竟,阴氏的主母来自赵氏,第三方来提出这个话题,能够被视为在挑拨阴氏和赵氏的关系。
现在的女人地位高低很难定义。
说女人没地位吧?赵氏被灭时期,公族的宗女上蹿下跳,形成了公族联合起来的局面,展现出非常强大的力量。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