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这些孩童还只是汴京城中发现的,谁知道汴京之外又有多少孩童正在遭受这般的苦楚?一想到这些跟谌儿、雪儿一般大小的孩童正在遭受这种非人的折磨,朕的心都要碎了!”
“朕现在毕竟只是肉体凡胎,顾得了汴京城,却不可能看顾所有的地方,朕想把天下间这般狼心狗肺之徒全部杀光,可是朕杀得过来么?”
“皇后,你愿意帮朕么?”
朱皇后忍不住用力的点了点头,问道:“却不知妾身该怎么做才能帮到官家?”
赵桓道:“朕想,既然这天下间的男子能结社,那这天下间的女子自然也能结社。皇后不妨跟这天下女子共同结社,一旦有人发现略卖孩童、采生折割、溺死女婴等事,便可直接报知当地的地方官府,若地方官府不受理或没有依律严惩,还可通过你们女子社之间层层传达,直到皇后这里。”
可是赵桓的声音刚刚落下,刚才还用力点头的朱皇后却迟疑了起来,过了好一会儿才斟酌着说道:“女子结社已经不妥,若是再直接沟通官府,岂非有牝……岂非有越俎代庖之嫌?”
平心而论,朱皇后能够看到女子结社的好处——
自古来最厉害的风莫过于枕边风,最厉害的探子也莫过于枕边人!
一旦女子结社的事情成真,那就等于官家又多了一张遍布天下的大网,而且这张大网是真正的无孔不入,比之皇城司还要可怕!
但是女子结社这种事情说起来容易,想要真正做起来可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像官家说的这种结社,跟那些女子诗社之类的明显就不是一回事儿,不知有多少人对这种结社感到忌惮甚至有可能暗中阻拦!
“皇后是想说牝鸡司晨罢?”
赵桓笑了笑,说道:“皇后母仪天下,这些孩童难道不是皇后的孩子?母亲管一管儿子的事情,怎么就成了牝鸡司晨?简直笑话!皇后尽管放心大胆的去做便是了。”
朱皇后却没有立即应下,依旧有些迟疑:“可是……”
“没有什么可是!”
赵桓摆了摆手,斩钉截铁的道:“谁人没有儿女?朕为天下人着想,难道还会有人跳出来阻拦?若有,朕便亲自找他要个说法!”
待朱皇后应下了之后,赵桓又将目光投向了匆忙赶来的慈幼局院正:“这些孩童,都带回慈幼局好生照料,后面估计还会有更多这样的孩童,但凡能够求治的,务必要尽力救治,一应支出,朕由内帑拨给。”
只是慈幼局的院正刚刚松了口气,赵桓却又接着说道:“不过,也只有这一次了。如果以后再出现这种被朕先于慈幼局发现采生折割的事情,你便向天下人谢罪罢!”
“彩!”
“官家圣明!”
“官家万岁!”
“万岁!”
听着赵桓的安排,前来围观的百姓们忽然大声喝起了彩,然后开始慢慢散去。
对于汴京城的这些百姓们来说,今天可真是开了眼界了。
更重要的是,当今官家是个真正爱护百姓的好官家!
直到这个时候,赵桓才将目光投向了王时雍。
第一百五十七章 王朝覆灭的根源之一
“你说你这么多年的官是怎么当的?还是说,你是当官当傻了?还堂下下跪者何人?为何状告本官?这么愚蠢的话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对于王时雍,赵桓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感觉:“没有大宋户籍的不算人,不算人还问堂下下跪者何人?简直丢人现眼,朕都没脸说你是朕的臣子!”
王时雍却有些魂不守舍地答道:“启奏官家,那些孩子……”
赵桓忍不住瞪了答非所问的王时雍一眼,说道:“那些孩子的事情你先别管了,回头等女子结社的人找上门来了你再派人去处置。打从明天开始,汴京城内开始严查乞丐和青皮。”
“那些断手断脚无法干活的送去养济院之类的衙门养着,能干活却行乞的全都抓起来,回头跟那些街面上的青皮一起,全都给秦会玩送过去。”
“百姓常说光天化日朗朗乾坤,朕就给他们一个朗朗乾坤,让百姓能够活得舒心!”
想了想,赵桓干脆又让人去街面上采买了一些酒菜,打算一边吃一边谈事儿——
除了历朝历代都存在且永远没办法根治的丐帮和采生折割之类的问题之外,中国古代历史上还有一个很要命的问题,那就是人口买卖问题,或者说是由于人口买卖而导致的隐户问题。
众所周知,汉武帝连年用兵,被人诟病为穷兵黩武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户口减半”。
然而用脑子想一想就知道,户口减半跟人口数量减半,根本就是两个完全不能的概念。
人口数量减半意味着实打实的死了一半的人口,而户口减半,其实就跟“关东流民二百万口,无名数者四十万”是一回事儿,意味着有很多的百姓户籍在官府的户籍册子上消失,从而造成了户口数量减半的现象。
这也是司马缸为什么在《资治通鉴》里写“汉武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的原因——
如果刘野猪真就是不管不顾的一门心思打仗,结果造成全国百姓丁口死亡过半,估计都用不着等陈胜吴广之流在大泽乡造反,光是被刘野猪怼得远遁西域的匈奴都能大笑三声然后率兵回来干死刘野猪。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热血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