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孟节却摇了摇头,答道:“启奏官家,大理并未遇到什么难处。大理虽国小民寡,地处偏远,但是大理上下久慕中原教化,早有归附之意,只是往年间大理内部不定,又有高氏贼子为乱,故而才耽搁了下来。
如今高氏逆贼伏诛,大理全境已定,官家天威赫赫,故而我主愿以全境来归。
只是,微臣原本是打算待散朝之前向官家献上,如今却见这高丽贰臣如此悖逆无行,微臣实在忍不住了,望官家恕罪。”
“臣为官家贺!”
尽管被大理使节给弄得一脸懵逼,反应过来的李纲还是赶忙出班奏道:“自古圣王出,四海归,今大理之主愿以全境内附,足见陛下圣德,明照万里!”
“臣等为官家贺!陛下圣德,明照万里!”
没人再去关注瘫软在地的金富轼。
第二百零一章 还有机会!
朝堂上陷入了一场莫名的狂欢,而身为“早朝怼高丽”这出大戏的总导演,赵桓脸上依旧笑眯眯,心里却在疯狂的麻卖批——
这已经不仅仅是演员的表演超出了剧本范畴那种小问题,而是不在拍摄计划中的演员,也就是大理使节刀孟节忽然跳出来给自己强行加戏,完全打乱了原本预定的拍摄节奏!
段正严,又名段和誉,段正淳之子,赵吉翔曾经册封他为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上柱国、云南节度使、大理王,《天龙八部》中段誉的原型。
当然,根据渣某庸一向的习惯,《天龙八部》里面对段氏忠心耿耿,而且是段正明段正淳的好兄弟的高升泰,实际上并不是什么好鸟——
高氏家族里面曾经出过两个狠角色,一个叫高智升,另一个就是高智升他儿子高升泰。
好兄弟高升泰曾经在元丰四年的时候逼迫上明帝段寿辉退位出家,拥立段正明,随即又在绍圣元年的时候废掉了段正明。
绍圣三年,高升泰迫于传统势力及佛教意识影响,临终前嘱托其子高泰明还位于段正淳。同年段正淳即位,然而大理的政权却依旧握持于高氏之手,段氏更多的类似于吉祥物。
在大理,段氏属于有国无权,高氏就属于有权无国,大理的政局实际上是掌握在高氏家族的手中。
但是《天龙八部》有一点跟史实差不多,那就是段正严这位大理王实在有些优柔寡断,说好听点儿叫仁爱百姓,说不好听点儿就是没主见,高氏内讧引发大理的政局动荡不安,而段正严却没想着借机整顿朝纲,几个儿子内争外叛,而段正严却没办法处置。
或许是被几个儿子在高氏的支持下内争外叛伤透了心,或许是跟神仙姐姐王姑娘(段正严的妻子是天景端文孝德懿皇后王氏)的感情已经淡了,又或许被大理不断的天灾以及动荡搞得头疼,总之就是段正严一拍脑袋,决定不玩了——
你高氏不是牛逼么?反正继续当个有名无实的大理皇帝也没什么意思,老子干脆鸟悄的派个心腹去汴京朝贡,等宋国皇帝同意大理内附了,老子再不济也能混个名义上的大理王,到时候看你姓高的怎么跟姓赵的掰腕子!
以上内容是赵桓根据自己上辈子看过的历史资料再加上皇城司的情报脑补而来,估计就算不全中,也差不了多少。
当然,这个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刀孟节疯狂加戏,硬生生以一己之力把整个高丽都给黑成了不仁不义不忠不孝的鼠辈,这下面的戏该特么怎么唱?
还有朝堂上这些激动的不能自已的混账——真以为天上有掉馅饼的好事儿?人家段正严要是实权在握,他吃饱了撑的才会想着内附!
扫视了一眼朝堂,赵桓才皮笑肉不笑的开口道:“大理内附之事,朕已经知晓。中书门下省和枢密院一起拿个条陈出来,礼部准备好段卿的册封之事。”
刀孟节顿时大喜,躬身拜道:“谢官家恩典!”
待到赵桓点头之后,刀孟节更是雄赳赳气昂昂的瞧着金富轼冷哼一声,然后才慢慢的转回朝班。
瘫在地上的金富轼顿时也回过神来了,可怜巴巴的瞧着赵桓叫道:“官家开恩!”
赵桓却没有理会金富轼,反而直接从龙椅上站起身来,说道:“朕乏了,退朝。”
……
“砰!”
上好的茶杯变得粉身碎骨,金富轼神色狰狞的盯着茶杯碎片骂道:“南蛮小儿,安敢如此欺我!”
朴成性神色木然的瞧着如同疯狗一般的金富轼,问道:“如此,却又该如何是好?原本以为赵宋官家纵然残暴,可是毕竟年轻……”
话音未落,金富轼便疾步走到朴成性身边,捂住朴成性的嘴巴之后低声道:“隔墙有耳。”
放开手后,金富轼又一屁股瘫坐在椅子上犯愁。
跟大理直接全境内附比起来,高丽现在能拿出来的条件几乎就跟个笑话一样——除了进献几根高丽参外加几颗珍珠之外还有什么?
永为大宋的东海屏藩?这种屁话说来听听也就好了,又有谁会当真?
现在金国被大宋按在地上猛捶过后变得老实了许多,抓了大宋的百姓都得礼送回来,大宋哪里还用得着高丽来做屏藩?
倭国?人家倭国现在完全就是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虽说倭国也不太瞧得起大宋吧,可是人家倭国也没搞什么跨海远征,顶大天也就是有几个倭国娘们漂洋过海来求精渡种,又有什么好防备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热血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