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事情就像吃螃蟹一样,只要有第一个尝到甜头的,紧接着就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
然后愿意佃租土地的就越来越少。
降租?
你租子再怎么降,那特么不还是有租子?再说了,就算你不收租子,那特么也是租的地,跟老子有什么关系?
虽说迁徙到别的地方开荒算是背井离乡,可是从此不用交租,地也成了自己的,傻子才特么继续佃租!
然后,这些土地对于在座的这些士绅来说,就颇有些鸡肋的意思了——
当初花了大力气才坑蒙拐骗弄到手的土地,如今却面临着无人佃租的局面,扔又舍不得,捂在手里又没人种,没有人耕种也就意味着这些土地丝毫不能创造价值。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而当所有人都反应过来不对劲,想要解决这种操蛋局面的时候,却发现整个局势已经完全失去了控制。
勋贵和将门不知不觉的就失去了对于军队的掌控,地方上所谓的“豪强”也失去了对厢军的掌控,往常瞧不起的那些“斑儿”、“丘八”,反倒成了悬在所有人头顶的一把刀。
现在,连舆论这个大杀器都落到了官家的手里。
至于像赵桓提出来的“常平仓”、“预备仓”之类的新政,更是让在坐的这些乡贤士绅们如坐针毡——
如果真的如同赵桓所要求的那样儿,在每个乡都大力铺开常平仓和预备仓,往年谷贵伤农、谷贱伤农的局面就会大为改观甚至一去不返。
到时候伤的就是在场的乡贤士绅——赚不到钱,那特么就是亏!
偏偏这一切都是堂堂正正的阳谋,毫不遮掩的以大势压人,让人根本就没有半点儿反抗的余地!
坐在主位上的老者见雅间里面的气氛沉闷无比,忽然哈的笑了一声,说道:“诸位,何必如此悲观?”
“殊不知,法不禁止即为可。”
第二百七十九章 用最硬的语气说最怂的话
法不禁止即为可。
无论是原本的《宋刑统》还是已经新鲜出炉而且广为人知但是还没来得及彻底推行的《大宋律》,这两部律法里面都还没有规定报社的管理制度。
“也就是说,官家可以开办《大宋皇家报》,咱们在座的也可以联合起来,办上一份《大宋农耕报》。”
“咱们也没必要跟官家对着干,反正干也干不过。”
“咱们就说西夏苦寒,交趾虫多,想办法劝百姓留下来,再号召天下士绅共同把田租降低,哪怕降到三成,实在不行就降到两成。”
“如果还是不行的话……”
为首的老者沉吟一番,说道:“如果还是不行,咱们就卖地,留下一部分,剩下的就官府卖掉。”
“把地换成了钱,去扑买酒或者其他的作坊。”
“买地也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跟官家对着干,更不是为了把命搭进去。”
“虽说有阶梯税律这档子事儿悬着,可是这阶梯税率不是还没彻底铺开么?”
“趁着现在还有赚上一笔的机会,就赶紧再赚上一笔。”
“……”
老者的话说完,整个雅间里的所有士绅们更加郁闷了。
原本等了半天,听这老东西说了句“法不禁止即为可”的时候大家还以为这老货能有什么高见,没想到说来说去还是认怂投降这一套。
“我已经卖掉了五十亩。”
而更让人吃惊的是,一开始那个冷笑着说官家好计谋好手段,似乎一言不合就会揭竿而起的士绅更是说的最狠的话,干最怂的事儿。
“咱们靠着汴京城,这土地还算值些钱,开封府给的价格也算公道。早早的出手了,也好过闲着。”
“还有,昨天我已经去过开封府了。”
“开封府让我给诸位带句话。”
“这土地愿意卖给官府也行,卖给其他人也行。唯独一点,不许卖给没有大宋户籍的蛮子,开封府不认。”
话音刚落,在坐的士绅中忽然有人开口说道:“那妥了。回头我先找几个想买地的蛮子,把地卖给他们。回头等这事儿黄了之后,再把地卖给官府。这一来一去,就是一亩地卖出了两亩的钱,还算不亏。”
而刚刚说不许卖地给蛮子的那个士绅却瞥了说话的士绅一眼,冷哼一声道:“你能想到的,老夫又岂会想不到?只是开封府说了,不许蛮子们买地买房子这事儿早就已经传出去了,你想坑蛮子也没得坑了。”
“狗日的王时雍!真是不当人子!”
“断人财路,王狗贼早晚要上那法场上走一遭!”
“……”
雅间里的谈话很快就跟沙雕网友在论坛贴聊一样开始歪楼。只不过这些人把火力瞄准了开封府知府王时雍,反而没人把火头往赵桓身上引。
又骂了半晌之后,坐在主位上的老者才叹了一声,说道:“先停下吧。现在当务之急,还是先商量商量怎么办这个报纸。”
场中有一个士绅说道:“依老夫之见,咱们应该先去找开封府,问问这报纸到底该找哪个衙门,到底是归他开封府管?还是归礼部管?”
给开封府带话的士绅应道:“说起来,我去年曾经去过一趟北地,那边儿倒是有个什么《顺天府日报》,滦州那里还有个《滦州商报》,上面的内容跟《大宋皇家报》大同小异,只是大部分内容都是偏向于他们当地的,而且什么乱七八糟的内容都有,倒是比《大宋皇家报》有意思一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热血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