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书省和枢密院大为不满的是这两个混账东西上奏说在朱罗国、潘地亚国那边发现了几座图书馆,然后本着灭亡一个民族首先从文化开始的态度,这两个蠢货决定一把火烧掉那些书籍。
不过万幸的是,这两个蠢货机缘巧合之下发现那些书籍里有关于术算方面的书籍,所以暂时没烧,只是派人往汴京城送信,打算等礼部派大拿过去鉴别之后留下有用的书籍,然后再烧那些没什么用的。
得到消息之后,已经认识到数学知识重要性的户部跟工部联合了礼部上奏,要求枢密院那边以最快的速度通知耶律大石和韩世忠不许焚书,额外还要求两人在那边继续大力搜集书籍,等着礼部和户部、工部派人过去鉴别。
的赵桓也忽然想起来了,阿拉伯数字跟阿拉伯其实并没有什么关系,因为阿拉伯数字的起源是阿三,阿拉伯人不过是将之传入了中原。
这也就意味着朱罗国和潘地亚国那边说不定还有什么好东西。
同样的,除却三哥那边之外,塞尔柱那边是不是也有什么好东西?推而广之,再往西呢?会不会还有什么更好的东西?
老祖宗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孔子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虽说三哥那边一亿百姓十三亿牲口的制度很坑,虽然塞尔柱那片地方实在是太能boom,虽然此时刚从树上下来不久的欧罗巴蛮夷们还在啃掺着石子的黑面包,但是他们那里的书籍是无罪的,说不定还能在某些方面给大宋带来好处。
然后赵桓就决定派出以太子赵谌为首的书籍拯救团,去拯救那些即将被毁掉或者已经被毁掉但是还能抢救一下的书籍。
同时再带着大宋最先进的印刷设备,去跟教廷抢生意——
众所周知,大宋之前的印刷术是雕版印刷,而印刷术传入欧罗巴的时间还要在蒙元南侵之后,现在的欧罗巴并没有掌握印刷术或者说就算掌握也不过是掌握了比较初级的技术,跟大宋的技术完全没办法相提并论。
而同样众所周知的是,现在欧罗巴的蛮夷们正好处于疯狂的前夕,他们宁肯饿着肚子也要购买赎罪券。
所以,当教廷印刷粗糙的赎罪券跟大宋印刷精美的赎罪券摆在眼前时,是不是可以说明大宋的赎罪券更能赎罪?那些欧罗巴的蛮子们会怎么选择?
如果再进一步,是不是可以把欧罗巴的水搅得更浑?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啊。”
赵桓谋划好了这一切之后,忽然发现整个面局里面少了最为关键的一环。
一个有影响力的红衣大主教。
如果是跟教廷合作,那事情就会变得很简单——只要把印刷术和底版交给教廷并且讲好分成条件,剩下的事情自然由教廷来出面解决。
可是赵桓又没打算跟教廷合作,因为一个拿着赎罪券镇压整个欧罗巴的教廷并不符合大宋的利益。
恰恰相反的是,一个无法镇压整个欧罗巴的教廷和一群对教廷不满但是又拿教廷没办法以致于互相离心离德各自心怀鬼胎的欧罗巴才符合大宋的利益。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所以一个有影响力但是没能力成为教皇的红衣大主教就成了问题的关键。
第四百八十三章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
除了一个有野心但是没能力当上教皇的红衣大主教之外,一个对教廷心怀不满但是能力不足以一统欧罗巴的国家同样也是关键的一环。
扶植红衣大主教去搞赎罪券,扶植一个欧罗巴国家去对抗什一税,让教廷跟欧罗巴内部自己先乱起来,大宋就可以慢慢的去吸整个欧罗巴的血来补贴大宋,以此来缓解大宋自身内部的压力。
现在唯一的问题在于上哪儿去弄个红衣大主教,还有该选择哪个欧罗巴的国家来充当这根搅屎棍——
理论上来说,金雀花王朝的亨利二世绝对是个优秀的棍选,可是现在的英格兰还不是后世的那个日不落帝国,就算亨利二世想要充当搅屎棍,他也搅不动欧罗巴那么一大盆子屎。
至于红衣大主教,同样也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尽管此时大宋的地盘上已经出现了传教士的身影,可是那些传教士基本上都是靠爱发电的角色,别说红衣大主教了,就连比红衣大主教再低两个等级的主教都没有,基本上就是一些神甫、牧师之类的,赵桓也没那个时间去慢慢扶植他们。
然后赵桓就想起了倒霉的康拉德三世。
亨利二世带领下的金雀花王朝搅不动欧罗巴那么一大盆子屎,但是人家康拉德三世毕竟是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不配帝国之名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在欧罗巴那边也算是举足轻重,算得上是个合格的工具人。
“派人去耶律大石那边,把那个康拉德三世带回来。”
赵桓揉了揉额头,对无心吩咐道:“让人好好调教调教他,之后把他送回欧罗巴去。”
“告诉他,人类是女娲娘娘抟土而造,欧罗巴那边的白夷们明显是火候不足以致于轻浮不定,不识天命,区区伪神窃居权柄,什一税乃是欺民之举,赎罪券更是无稽之谈。”
“让皇城司的人去给抓个枢机主教回来。”
……
“我丢他楼母!”
满脸愁容的工部尚书高子安此刻正在工部的大堂上骂街:“实在是不当人子!”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热血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