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崇祯十五年(下)_韭菜东南生【完结】(484)

  现在就看土默特人如何选择了……

  ……

  “哒哒哒哒~~”

  草原之上,马蹄如雷,无数的土默特蒙古骑兵正向东疾驰。黄昏的落日下,他们旗帜黑漆,看不出是明还是暗?

  ……

  夜晚。

  隆武帝朱慈烺照例和军中将官以及三位蒙古国公以及他们麾下有名的将领共进晚餐。豪格暗夜渡河,三部作战都极为勇猛,尤其是那日松,几乎就擒获了豪格,朱慈烺多加勉励,亲自向那日松敬酒,那日松感动不已。

  晚膳结束,朱慈烺带着三位军机处大臣巡营,过去,跟随大明皇帝出征的都是京师的勋贵,但隆武皇帝不同,跟在他身边的都是军机参谋,连一个能统兵的勋贵都没有。

  而在巡营之中,朱慈烺也登上高台,眺望对面的建虏和蒙古联军的军营。

  火把点点,建虏蒙古军营连绵不断,看起来极其浩大,暗夜里,隐隐看到,即便是在夜里,建虏蒙古人也依然在忙个不同,好像是在为明日的大战做准备。

  “多尔衮,除了土默特,你究竟还有什么后手呢?”

  朱慈烺脸色严肃,轻声喃喃,他隐隐感觉,除了土默特的大援,多尔衮一定还有其他的后招,不然他不会兴师动众,在粮草辎重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却依然硬着头皮,要来强攻张家口塞外三部,这不符合多尔衮在历史上的人设,以多尔衮的智谋,也不会这么鲁莽。

  第1027章 锥破口袋

  半夜。

  “咚咚咚咚~~”

  “杀呀~~”

  刚刚进入梦乡的朱慈烺忽然被喊杀和战鼓声惊醒。他猛地一下就坐了起来,右手习惯的就抓住了放在枕边的遂发短铳。

  脚步急促,田守信提着灯笼走了进来,脸色镇定:“陛下,河边火把明亮,战鼓声声,建虏好像要夜攻!”

  朱慈烺本就没有脱衣,立刻跳起:“为朕披甲!告诉张国维,不必管朕,先去迎敌!”

  “是!”

  很快,朱慈烺披甲顶盔从大帐里面而出,武镶左右卫和龙骧卫早已经在帐前集合,武镶左卫指挥使宗俊泰全身甲胄,立在队伍之前,新任中军官金世俊,已经快速牵来御马,但有危急,随时都可以推陛下上马离开。

  ——金世俊,原宁远总兵,最后战死在宁远城外的金国凤的三子。金国凤,明末名将,崇祯十二年,以三千兵马独守松山,击败建虏大军的轮番攻击,两月的时间,建虏用尽各种办法,从重炮和地道,但松山却屹立不倒,无奈,黄太吉只能撤兵,此战是宁远大捷之后,明军在关外又一次可以浓墨重彩的胜利。

  战后,金国凤叙功升迁为都督佥事、宁远团练总兵官,同年十月,皇太极命豪格、多铎绕过松山,攻打宁远。这次金国凤手中虽然有了上万士兵,但这些士兵都是从各地抽调而来的,互不统属。加上此时明廷各地军队缺饷严重,而各级将官又多有挪用军饷之事,因此这些抽调来的士兵士气极低。

  由于与上次清军进攻仅仅过去了半年时间,金国凤根本没有时间来整顿军纪。得知清军再度来攻,金国凤想要率军出战,结果手下将领并不听调,而士兵又畏死怯战。金国凤愤怒之下,率领亲丁百人出城,在北山岗与清兵鏖战,终因寡不敌众,矢尽力竭,与两个儿子一起壮烈牺牲。

  战后,总督总督洪承畴道,“金国凤素怀忠勇。前守松山,兵不满三千,能力抗强敌,卒保孤城。非其才力优也,以事权专,号令一,而人心肃也。迨擢任大将,兵近万人,反致陨命。非其才力短也,由营伍纷纭,号令难施,而人心不一也……”

  明末众将,金国凤善守,曹变蛟善战,可惜最后都陨落在人心不齐、将官不一的各种纠葛之中。

  听完金国凤战死,崇祯帝大悲,追赠金国凤为特进荣禄大夫、左都督,赐祭葬,命人为他建祠,增世职三级。等到金国凤父子灵柩由东北回来的时候,又命令沿路官员前去祭奠。

  前世里,朱慈烺就知道金国凤的名字,并且深为敬仰,原以为金国凤连同其家人,已经全部战死在了辽东,不想穿越而来之后才知道,金国凤原来还有一子,年幼时就被过继给了叔父家,名叫金世俊。

  金世俊今年正好十七,于是今年年初,朱慈烺召他入京,令他承袭金国凤的世职,并任他为中军候补官,留在御前学习和锤炼。

  护卫将官之外,三个军机大臣,陈奇瑜,高斗枢和刘永祚连同杨尔铭等参谋也都出现。

  但却不见李定国。

  紧接着,三千营虎大威也率领精兵前来护驾。

  周遇吉今夜是值夜官,已经前往河岸边迎敌了。

  而此时此刻,整个大营也都喧闹了起来,所有军士都出帐列阵,武器在手,准备迎接敌人的夜袭。

  朱慈烺却不急,他对身边将士有相当的信任,他知道,即便是建虏大举渡河来攻,河边的将士也足以抵挡,他侧耳静听了一下,忽然隐隐感觉有点不对,那就是河岸边的战鼓声和喊杀声虽然急切,但却一直都在远方,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往河岸这一边移动……

  这时,一人施施然的从旁边的帐篷里钻出,面色自若的进入参谋群中。

  朱慈烺看到了,立刻叫道:“李定国!”

  听到陛下叫李定国,诸位参谋的表情都有点怪异,在参谋司,李定国以惜字如金,以沉默寡言为标签,除了上司杨尔铭,平常和同事们几乎毫无交往,这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其他参谋都是科甲出身,有功劳,李定国是一个白板,诸位参谋从心底里都是看不上李定国,但更重要的,也是所都不愿意提起的一个原因是,李定国害死了前湖广总督吴甡。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