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明历史上第一座,也是华夏开天辟地的第一遭,朱慈烺自然是要亲临。
不止是祝贺,也是要靖流言。
——关于京师大医院,民间有很多传说,甚至有愚昧之人将京师大医院说成是一个摘人心、抽骨髓、剥皮换筋的恐怖所在,还有人说徐允帧的鬼魂在大医院作怪,日日啼哭喊冤枉,朱慈烺不能不理。
陪同皇帝到京师大医院的,乃是内阁四辅范景文。
京师大医院的建立,是范景文一手主持,并督导改建的,最初的时候,范景文以为这是不必要的开销,百姓看病就医,自有民间郎中,朝廷何必管?一旦管了,朝廷岂不是又多了一部分的支出?每年的预算也不好走啊?
但朱慈烺坚持,并用内廷银两修建了这一座大医院,引进西医,平价给百姓看病。
而渐渐的,范景文似乎是明白了陛下的心思,开始感叹,陛下爱民之心赤城,古今未见啊。
京师大医院之外,原成国公朱纯臣的府邸被改建成了京师大学堂和翻译学院,英国公的府邸被改建为京师讲武堂,都还在修建中,尚没有完工,
……
四月中。
朱慈烺焦急等待登莱的消息。
照计划,渡海大军将于四月十五左右,看天象情况,开始渡海。
但最先传开的却不是渡海消息,而是高斗枢的一封密报。
“建虏金州守将,原大明副将,被建虏僭封为续顺公的沈志祥,派遣从子沈永忠秘密过海,携带血书,到登莱密见,说当初投降建虏,实在是迫不得己,后来想要反正,但一直没有机会,现在多尔衮令他守卫金州,他深感机会来临,愿意献出金州,助大明收复辽南……”
看完高斗枢的密报,朱慈烺心中先是一喜,金州是坚城,如果沈志祥愿意归顺,大军不费一兵一卒,拿下金州,继而瓮中捉鳖,拿下旅顺,简直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但惊喜之后,朱慈烺很快就又冷静了下来。
沈志祥在崇祯十一年被建虏封为续顺公,到现在已经十年了,松锦之战时,虽然没有听说他立过功勋,但他却也是随军,从历史上,沈志祥投降之后,一直老老实实,跟随建虏入关之后,虽然没有大功,但却也一直没有异心,三藩作乱、吴三桂造反时,第四任续顺公沈瑞,也就是沈志祥的孙子,竟然在福建全家殉节,为建虏效忠。
沈志祥真会反正吗?
历史上,并非没有先投降建虏,继而反正的先例,老奴努尔哈赤的女婿刘爱塔就是一个例子。
刘爱塔是汉人,少年时为建虏所掳掠,长大之后,因为其作战勇猛,才干出众,深的努尔哈赤的器重,被召为女婿,然刘爱塔始终不忘自己的出身,在被努尔哈赤任命为副将,总揽辽南军务,成为后金国中最为声名显赫的汉官之后,他派人屡次通书于大明登莱巡抚袁可立,表示欲脱离虎口,“自拔”归明的心愿。
最初,刘爱塔想要率领辽南归明,但因为事情不秘,为叛徒出卖,计划失败,努尔哈赤对他起了疑心,将他降为参将,逐渐偏离领导核心,刘爱塔下定决心,于崇祯元年(建虏天聪二年,1628年)抛下老母妻孥,以自焚之计,逃出后金,回到登莱。
归明后他积极投入抗虏斗争,但此时的登莱巡抚袁可立已离开登莱,毛文龙和袁崇焕都对他有疑心,不能善待,“刘爱塔悒悒不得志”。他提出的建议也不为二人所采纳,己巳之变时,他奉命率兵赴永平,他故意冲锋在前,在与建虏激战中阵亡。
刘爱塔一身坎坷,直到他战死疆场之后,大明才相信了他的投诚之心。
他人生道路之选择与归宿,被史家誉为“兴祚逋亡之余,百计脱归,有宋李显忠之风”
李显忠,南宋悍将,曾经投降蒙古,但身在曹营心在汉,关键时候反戈一击,为南宋立功。
刘爱塔,也叫刘兴祚。
刘爱塔之后,再无显赫的建虏亲贵归明,这段历史,朱慈烺是知道的,他也知道,刘爱塔是满含委屈和一腔赤诚,战死沙场的,如果沈志祥真有刘爱塔之心,大明绝不能辜负。
但同时的,在这紧要关头,大明对沈志祥也绝不能轻易相信。
万一有假,那可是身死兵败的下场。
第1085章 诈降
……
京师。
乾清宫。
看完高斗枢的密报后,朱慈烺又看一同送来的沈志祥亲写的血书。
看完之后,他脸色凝重的默默沉思。
……沈志祥说的情真意切,字字都是血泪,连朱慈烺这般冷静的人,看了都不免感动和热泪盈眶——想必能写出这样血书的人,应该都是忠臣烈子吧?
但事关重大,只凭一封书信就想要取得大明的信任,也是不能的。
高斗枢在郧阳多年,见过的狡诈之徒无数,自然不会轻易相信,他反复审问沈永忠,沈永忠的回答毫无破绽,伏在地上,猛烈叩头,激动之时,满额满脸的血。
“家父于水火中望大明如大旱之望云霓,如孤儿之望父母……望王师早日渡海,他必杀尽建虏,打开城门,负荆相迎!”
高斗枢又问起金州兵马和周边防务,以及建虏沈阳的一些情况,沈永忠一一回答,和大明了解的情况几乎完全一致,看起来不似撒谎。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