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你来我往,罗德元以一己之力,通过公文与济南官员吵得不可开交,周衍只觉心力俱疲。
但周衍并不知道,淳宁已替他扛下了大部分重担……
公文如雪花般一片片进了知事院又一片片送出去。
忽然,左明静眉头一皱,拿起手上一封公文跑到淳宁面前。
“殿下,你看,郑隆勖已收复了开封……”
淳宁并不惊讶,事先她已收到了锦衣卫的秘报,这部分公文她都是自己处理的,江南兵马从整兵到攻打开封的细节她都知道,早就笃定了瑞朝没有要守着河南的意思。
“不仅是收复了开封,江北四镇也在蠢蠢欲动。”淳宁缓缓问道:“明静觉得,他们是想和建奴一起吞并山东呢?还是只是在等建奴南下时要自保?”
“上个月,南京那位陛下诏告天下,说是齐王与虢国公守土有功,封赏了一些食邑。一点钱粮不费就把这大义的名头占了大半,天下人皆称他是中兴之主。他们若敢攻山东,该得不偿失才是。”
“倘若郑元化是想以助我们抵御建奴的名义驻兵山东又如何?”
“打回去。”左明静道。
她脸上的线条柔美,语态却是坚决果断。
“若不打回去,一旦让江北四镇进入山东,请神容易送神难。只要我们有坚决打回去的态度,他们必不敢继续进兵。北边正打着仗呢,这时候南边要是交战起来,毁的是那位‘中兴之主’的大义名头。但我们若有一丝犹豫,郑元化必定捉住机会侵蚀山东利益。”
“明静之见,胜于庙堂之上诸多老臣。”淳宁不急不缓,倒是说起一桩小事来,“前日,还有人献计,让衍弟以大义之名挟迫南京支援些粮草过来。衍弟称赞这计精妙,却不想想郑元化老奸巨猾,岂是那么好拔毛的?只怕我们一开口,来的不是粮草,而是江南的兵马。”
这种话左明静不敢答,却也能感到淳宁的压力。
若是齐王真要贪那一点利益在郑元化面前弄斧,稍有不慎,整个山东都要腹背受敌……
“我打算增兵济宁、兖州两地,苦于没有兵马,明静可有良策?”
左明静想了想,答道:“可暂停莱州等地的各工厂,编民伍为军,以讲武堂学子为基层将官。”
讲武堂的成年学子都已经被抽派到德州了,如今说的却是要把年岁尚小的也派出去,那这批人战力恐怕也不会很高。
因此左明静又补了一句,道:“殿下放心,只要我们摆出坚决的态度,江北四镇定不敢北上。”
淳宁本就在斟酌这事,闻言沉吟起来。
“我担心的是,北面的战事不知还要打多久,若是军械不足……”
她心中叹息了一口气,这一战要是再打下去,山东怕是也撑不住了。
“殿下!”正在此时,甘棠急匆匆跑进来,“殿下,前方信报回来,国公爷已经回山东了,正从滨州海岸赶回德州……”
动静惊动了隔壁屋中的缨儿和钱朵朵,淳宁眉头一松,心头的压力登时放松下来……
第835章 大口袋
德州三军总督衙门。
林向阳站在地图上给王笑讲解如今的战况,神色十分激动。
王笑是从滨州海岸回来的,上岸后马不停蹄就回了德州。一同带回来的还有偷袭了清军沧州粮草的消息。
楚军士气大振且不提,林向阳自己也很开心,因为出城相迎的时候,王笑拍了拍他的肩称赞了一句“你很好”。
林向阳还记起当年第一次见王笑的情景。那时他在卢正初府中以学生的身份参预机要,王笑还只是一个准驸马,相比之下比他要稚嫩得多。
当时林向阳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因为对方的一句夸赞而感到荣耀。
一晃眼,王笑已成了楚朝的中流砥柱。
“……当时秦将军背水一战,斩杀吴阎王、重挫镇南军。如今多尔衮正在把镇南军打散,编入汉八旗与绿营,打算徐徐图之,这种时候国公你偷袭了他的粮草,他再想攻下德州要困难得多。”
“我们的粮草可够?”
“够。”林向阳道:“山东刚收了粮,相比建奴,我们的补给线要短得多,粮草足够支撑半年。”
“如今国公归来,士气可用,德州城高沟深,多尔衮粮草不足,休想攻下山东。”左明德道。
他也是神情振奋,因为刚才过来,王笑也拍了拍他的肩称赞了一句“你很好”。
“也不要太小瞧了多尔衮。”董济和抚须道:“他如今还不退,只怕是打定主意再收河北之粮,和我们继续耗下去。如果真这样消耗下去,我们只凭山东之地未必耗得过建奴。可别忘了,江南那边也在虎视眈眈,这一战拖得太久不是好事。”
王笑了解完德州的情况,心中已有了决定,开口道:“那就尽快结束这一战。”
“国公打算如何做?若要反攻多尔衮,只怕难度不小。”
“多尔衮兵力雄厚,我们主动出击就太吃亏了。不如耗到他军中粮草用尽……”
王笑道:“我打算去一趟临清,击杀多铎。”
董济和一看地图便明白过来,抚须沉吟片刻,笑道:“好,若能围剿了多铎,建奴大败之下,只能退兵。”
“我们不妨打出国公的旗号,让多尔衮以为国公还在德州。”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