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准噶尔的僧……”
“噗!”
也许是因为语言不通,对方没有给僧格说话的机会,大刀径直就斩了下来……
……
王珰站在空荡荡的居庸关城墙上。
他其实知道王笑把他召过来不是为苏简收尸的,就只是为了问几句话。
但王珰还是准备了席子,打算回头把苏简的尸体裹一裹。
他看着远处楚军追赶着准噶尔的溃军越奔越远,看着准噶尔大营里始终还有光亮,还有楚军在围攻。
“逃掉的是那个可汗,苏简还在那里吧?他那人,不轻易认输的。”
“嗯。”
有个兵士上前向王笑禀报起来。
“报晋王,大胜!胡虏或逃或死或降,目前营中只剩苏简一个还在负隅顽抗。他手里有颗炮弹,我等不敢靠近……”
“知道了。”王笑应了一句,向王珰道:“差不多了,我们准备过去吧。”
“哦。”
王珰老老实实应了一句,把卷好的席子夹在胳膊下,随着王笑骑马出了关城,往准噶尔大营而去。
一路上,到处都是尸体和俘虏。
忽然,只听远处“轰”的一声。
很快,又有兵士策马过来禀报。
“报晋王,苏简拿着炮弹点了,把自己炸成碎片了。”
“他死前有说什么吗?”
“他说他死也要轰轰烈烈。”
“知道了。”
王笑转过头,看了看王珰带着的席子,道:“你不用给他收尸了。”
“那好吧。”
王珰摇了摇头,心中倒也没什么难过的,早在很久以前,苏简来信说要到京城干一番大事的时候,他就预感到他苏简早晚这样死掉了。
他抬起头,看着满天星辰,忽然想到自己那本传记的最后一句话该是怎么写。
“我一生飘零,故友离丧,只觉‘和平’二字世间最不易之事,谨以此言劝后人惜之……”
……
是夜,京城中。
钱承运与傅青主也在谈论这次准噶尔入寇一事。
“说来说去,京城孤悬绝北,还是太容易陷入险境了。”
“你难道不知晋王之野心?且看吧,来日开疆拓土,看到时可还有这‘孤悬绝北’之说。”
“唉,此番准噶尔入寇,只怕是……”
“只怕是东征战事才罢,西征之事又要提上日程了?”
“经此一战,想阻止也没个由头了,也不知哪一日才有消停喽。”
“打就打吧,总归只要是越打国力越盛便好。”
“哈,这般没完没了,我们这把老骨头还能操持几年……”
“明日便让人测绘新的地图吧,把事情做在前面。老夫也看看那罗刹国和哈萨克汗国有多大……”
第1117章 战辽河
盛京城外,正白旗大营。
如今坐镇正白旗的是小旗主齐正额。
齐正额是豪格的长子,如今刚二十岁,他虽是长子,却是豪格的庶子,没有资格承袭豪格爵位,但眼下这大清宗室凋零,也只好用这些年轻一辈为将,倒也不太分嫡庶。
齐正额掌握正白旗不到一年,在军中威信还十分不足,不得不倚重一些正白旗的老将。
董鄂·鄂硕就是其中之一,鄂硕也是为大清立下过汗马功劳的,随多尔衮平定过察哈尔、四次随军入塞伐楚、打过锦州,战功赫赫。
就是在皇太极驾崩那一年,当时鄂硕已进三等男爵、任副都统,但他忽然遭到多尔衮的猜忌,没能随军入关,仕途便耽误了。
没想到,之后清军在关内折戟沉沙,许多将领不能归来,鄂硕反而因此成了军中宿将,进三等伯、任前锋统领。
因此,哪怕这次鄂硕的女儿逃婚,清廷也不敢过分重惩他。齐正额想顺利指挥正白旗,还需要他的支持。
清顺治七年,二月十七日,齐正额回盛京城与岳乐商议了军情,再回到营中,马上召集诸将军议……
“楚军很快要撤军了。”
齐正额第一句话就让诸将炸开了窝。
“贝勒在说什么?楚军都快把盛京城打下来了,你莫不是进城一趟昏了头?”
有人哈哈大笑道,带着破罐破摔的态度。
八旗最重军功,齐正额一个年轻宗室,没有半分战功却坐镇正白旗,实没几个人服他。
但这日,显然是他树立威望的好时候。
他冷哼一声,重重在地图上一点,大喝道:“这是军议!本贝勒正在说话,你等叫嚣什么?!”
诸将一愣,抬头看向齐正额,暗道一个快要亡国的宗室贝勒竟能这么嚣张?莫不是战事有了转机?
“如今告诉你们也无防,安亲王早已密令漠古准噶尔部奇袭燕京,现燕京已被围困,辽东的楚军必然要退兵……”
一句话,大帐中安静下来,接着,有人惊喜道:“真的?”
“千真万确。”
齐正额缓缓吐出四个字,感到自己在军中的威望涨了不少。
他扫视了诸将一眼,又沉着下令道:“辽河马上要化冻了,安亲王已派人绕到辽河上游,一旦楚军撤退,炸开辽河冰面,半渡而击,重挫楚军!我们正白旗将攻击楚军中军……”
齐正额一道一道命令颁布着……
终于,大帐里猛地响起欢呼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