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笑以二百两卖良田万亩的契书。
春盎收好这封契书,急急心忙出了院子,一会之后便在路上看到急急赶来的陶氏。
“少奶奶,得手了!给……”
那边王康生气是真,却不是真心要打死王宝。
在他心里,与丫环那个了不是多大的事,他自己以前就……
但这个四儿子身体既弱,却不知节制,这就是不成材了。
不成材的儿子要教训,但崔氏更要教训!——孩子长成今天这个德行,就是这个无知女人纵容的。
王康语气极硬,放言一定要打死王宝,就是要吓住崔氏。
他要让这个女人打心眼里害怕,让她以后再也不能宠溺王宝。
“老爷,妾身求你放过宝儿吧!”
崔氏抱着王康的腿,歇斯底里地悲呼道:“求你了!老爷,不是宝儿的错!都是那死丫头的错!是她,是她勾引宝儿的!”
她不这么喊还好,此时这么一喊,王康才真觉怒火攻心,大骂道:“住口!事到如今,你还敢这样护着这逆子,就是因为你这样事事推在别人头上,才会把他养成这样的废物!”
“老爷啊!你信妾身,宝儿一向听话,就是那小浪蹄子有心算计他的……”
“蠢妇!你以为你在救你儿子?你这是在害他!”王康抬脚想甩开崔氏。
在他心里,不因王宝玩丫环生气,却因为崔氏的愚蠢而怒火中烧。
多年夫妻,到此时,王康已对这种愚蠢感到绝望。
“慈母多败儿,你还没明白这个道理!”
“老爷啊,求你放过宝儿,妾身以后一定好好管教他……”崔氏死死抱着王康的腿,哭天抢地道。
“蠢妇!两条路给你选,要么老夫今天打死他;要么送他到香山书院,你三年内不许再见他。”
崔氏几乎眼前一黑,惊呼道:“老爷!你这是要妾身的命呐,你怎么能忍心让我们骨肉分离……”
那纪嬷嬷、崔嬷嬷跪在地上,不停地哭,不停地磕头,两个老妈子额头上都磕得通红,看起来极为凄惨。
“纪嬷嬷,你快去请人来救救我的宝儿!去请大少爷二少爷,去西府请二夫人……呜呜……我的宝儿!”
陶氏进来的时候,见到的便是这样一幅鸡飞狗跳的场面。
崔氏转头见到陶氏,便连忙扑上去,拉着陶氏的衣裙,苦苦哀求道:“孩子啊,求你劝劝老爷吧,求你救救我可怜的宝儿吧。”
“母亲,你这是做什么?”陶氏连忙拉着崔氏劝起来。
王康转过脸,懒得看崔氏的丑态。
转头的余光中,他忽然看到有张纸在飘落在地上。
纸上还有个手印,像是一封契书。
王康便俯身拾起那张纸。
“今,王笑以二百两价格将名下万亩良田卖与王宝,银货两讫,今具契书,概无翻悔。”
王康手拿着这封契书,手微微发抖起来……
第24章 崔嬷嬷
驸马作为楚朝的外戚,是在政治权势上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公主俱选庶民子貌美者尚之,不许文武大臣子弟得预”。
而与政治地位上的限制相反,楚朝的驸马却有一些别的比较大的恩典:
比如勋爵,“驸马都尉,位在伯上”,楚开国以来,得皇帝宠信而封候的驸马也不在少数。
又比如财产,“俱援金册,食禄千石”,这次淳宁公主出嫁,延光皇帝便赐了王笑良田万亩,以示恩典。
但,如今皇家也不富裕。面子虽要做,具体的情况却需要具体分析。
在遴选之初,王康与王珠便知道这其中的门道,在先帝时花钱选上驸马大抵还能保本,到了如今的延光年间,那绝对是亏本的。
这几年天灾人祸不断,又有边乱不止。延光皇帝焦头烂额,肯定是没有钱的。但堂堂天子嫁女,总不能传出去说是亲家在往里贴钱。
所以,要想与圣上当亲家,既要舍得花钱打点,还要‘知分寸’。
王康、王珠就很知分寸。
前两天父子俩受礼部、宗人府之邀出京‘丈量田地’,一行人先是在京郊淳宁公主名下的庄田看了看,那小半块地里的收成,连半坛子酒都酿不出来。
但王康随即表态:“这庄田收成如此之好,定能让公主与驸马婚后衣食无忧。”
宗人府便松了口气:“终于能减掉一个公主的花销了。”
接着,父子俩随礼部官员驾车在荒原上走了很久很久很久……
“两位请看,前面便是圣上恩赏的田地了。”
王康举目望去,满眼的荒草凄凄,皆是无法开垦的荒原。犹豫再三,他还是问道:“大人说的田地,是在哪里?”
“应该还在前面的前面。”
“前面……怕是到河间府地界了吧?”
“哈哈,是啊。但我们不宜再往前了,万一遇到流寇就不好了。”
王康:“……”
王康本就没指望皇庄良田,这种事情早就心知肚明了。但他肯定不能跟别人说“皇上赐的是荒田”这样的话。
京城郊外三日游,他对这次丈量的良田表示出了极大的欢喜,开口闭口“天恩浩荡”、“君恩深重”。
这便是‘知分寸’了。
结果家中却是一个个都来向自己打探,想要分一杯羹,让他不厌其烦!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