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咯吱”一声大响,残破的窗户便摇摇欲坠。
“这……”
“那就,换一个窗户吧。”
……
姚文华依旧昏昏欲睡,他并不了解王笑表面的平静下隐藏着怎样的焦头烂额,姚文华也并不想去了解。
此时他们已出了山海关、过了广宁前屯卫,队伍忽然转道,绕着燕山山脉向西北而行。
当姚文华再睁开眼,便见王笑正坐在自己马车上,一脸笑意。
“侯爷有事找老夫?”姚文华打了一个哈欠。
“姚大人下车吧,我们得换乘马匹急行军了。”
姚文华一愣,愕然道:“什么?”
王笑随手摊开一张地图,指着上面道:“我们要向北穿过这段长城……”
姚文华大惊道:“那……那边是朵颜部的势力范围啊!”
“不错,然后我们要借道蒙古,从喜峰口入塞!”王笑手一挥,有些激昂地道:“让我们看看,蓟镇真实的防御体系是什么样的?”
“你有病吧?!”姚文华脱口而出。
他屹立朝堂四十余年,这还是头一次如此失态。
这种事可不是开玩笑的。
王笑却道:“不错,我有病。”
他说着,一把拉起姚文华便将他拽下马车。
姚文华四下一看,又是大吃一惊。
只见车马外竟是群山延绵,前面是一条极蜿蜒的山道,下面沟崖纵横。
“这这这……这是哪?我们怎么到这里了?”
再一看,他不由惊呼道:“怎么多了这么多人?!”
“我从让三千兵士坐船绕过山海关,在此等候姚大人多时了……”
一旁三千骑兵整装待发,由刘一口领着,高呼道:“吾等在此侯姚督公多时!”
姚文华面色一变,又惊又气又怕,心中五味杂陈。
王笑转头又对耿正白吩咐道:“你继续领着车马向东,走慢一点。若有官员接待,让何伯庸出面,不得露了我的踪迹。”
“是!”
马车掉头而去,包括姚文华那辆舒适的马车、那辆‘净车’,也包括他的下人仆役。
姚文华觉得,半条老命也就这么离自己而去了……
“姚大人请上马。”王笑说着,扶着他颤颤巍巍的身体便将他推上马。
马鞍很硌人,心境很悲伤。
姚文华深吸一口气,暗道这一把老骨头怕是要死在路上。
“出发!”
王笑一声大喝,三千骑兵排成纵列。沿着蜿蜒的山道缓缓绕着燕山山脉行去……
……
这一路并不好走,有时候还要下马步行。
牵着马匹经过一些峭壁之时,姚文华深深觉得自己一不小心就要掉落下去。
好不容易过了那段峭壁,他脚一抖,眼前一黑,便昏了过去。
“啊,老大人你要多锻炼啊……”
耳畔有人惊呼了一声。
等姚文华再睁眼,便见自己被人横放在马上,而前面已到了长城。
这一支人马拿出信令,穿过城堡,又控制了守军不得走漏消息。
之后,过了长城,便到了喀喇沁的地盘。
此处属于大凌河流域,楚朝开国时在此置大宁都指挥司,赐给乌梁海三部,属朵颜卫游牧地。
如今,朵颜卫已改称喀喇沁。
楚延光三年,喀喇沁部苏布迪率部降后金;延光八年,皇太极划定蒙古诸部牧地,喀喇沁牧地固定。
换言之,这地方是蒙古部落的势力范围,也算是建奴的势力范围。
姚文华登时便紧张起来……
第441章 喀喇沁
喀喇沁这一片地方处在草原大漠与农耕区域的过渡地带,素有“通衢辽蒙、燕赵门楣”之称。
“老马识途”、“望梅止渴”等典故都出自此地。
王笑策马而行,听着夏向维讲述此处的历史,又与最近看的文献一一对照,才大概理顺这其中的关系。
简而言之,楚朝开国之时驱退蒙元,使大兴安岭以东的蒙古诸部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他们只得归附楚朝,属大宁都司,称为朵颜三卫。
而蒙元则分为西部的瓦剌,东部的鞑靼,与楚朝之间始终征伐不断。
卫颜三卫归附之后,时不时叛投鞑靼,又偶有南下入侵之举。楚太宗大怒,率军重创三卫。
连年出兵导致楚朝国力损耗,之后几代帝王开始着手内治。楚朝对蒙古便由战略进攻转入防御,进行战略收缩,比如放弃安南、废弃大宁卫、内迁奴儿干。
而朵颜卫也慢慢南迁到了长城边外驻牧。
两百年来,他们已形成了固牧的生活方式,甚至还会进行农耕。
他们时而投靠瓦剌,时而投靠鞑靼,最终成了女真人的附庸。导致清军一次一次入塞,搅得楚朝天翻地覆……
王笑四下一看,无奈地道:“这就好比,我们楚朝的破窗子外面就是女真人的帮手?”
“不错。”秦玄策道:“我祖父是守门的,建奴却老是从窗户进了屋子,朝廷还得怪他,那他总得有能力自保吧?于是朝廷便又开始怀疑他。说来说去,敌人又厉害,吃得还不饱。”
王笑听了这样的孩子气的言论,苦笑了一下。
他知道,秦玄策如今是在给自己打预防针,提醒自己秦成业的处境……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