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单独见唐中元,他却只觉得随时要魂飞魄散。
唐中元盯着王珰看了一会,才开口淡淡道:“修书一封?意思是你真是代表王家来的?”
王珰一愣,想了想,又道:“咦,好像我珍大哥的意思就……就是这样。我……我是个蠢材,说要来这里和谈其实是因为在牢里呆得太闷太闷了。但珍大哥同意让我来,也许……也许就是这样。陛下慧眼如炬,真……真神人也!”
“若是如此,你来之前,王珍为何不交待清楚?”
“这个……这个,”王珰道:“我珍大哥是读书人,读书人嘛,就是有点迂……迂腐。”
唐中元讥笑一声,道:“不是因为当时王笑还没回来?”
“啊?这这这……我不知道啊。”
“给朕捋直了舌头说话!”
“是。就是……就是小的说话漏风,不是故意这样的。”
唐中元忍不住笑了一下。
他懒得和一个小崽子一般见识,拍了拍膝盖,思索起来……
据唐节所言,从古北口入境的八千骑兵一看就战力不凡,不输自己的老营;而登州营、即墨营、锦州步兵,这三支兵马整合起来,也有几分战力。
姚文华?姚文华不过是个傀儡,据得到的信报看来,这背后主理之人想必是王珠了。
能供养五万人,王家钱粮之多,深不见底啊。
再加上楚京中的锦衣卫、神枢营。几处加起来,楚朝有将近十万兵马被王家染指。
如果王笑愿意投顺,这十万兵马未必全都会追随他,但哪怕只得其中三万人,这天下便也坐得稳了。
这样的筹码,值得自己和他谈一谈了……
唐中元想到这里,再看向王珰,脸色终于缓和了一些。
“你觉得王笑愿意归顺朕吗?”
“啊?”王珰呆了一下,喃喃道:“陛下,我和笑哥儿其实也不太熟。他以前是个痴呆,我不爱跟他一块玩,他也不去学堂……”
唐中元似乎很不耐烦地轻声骂了一句“他娘的”,接着没好气地道:“一问三不知的蠢材。”
王珰大骇,扑通一下便跪下来。
“但陛下英明神武!我觉得他一定会归顺陛下的!一定会的!”
“你修书一封回去。告诉你那几个兄弟,朕没功夫和你们磨磨叽叽。要什么条件尽管开口提,但也别太过份。朕有诚意,让他们也痛快点。”
“啊?那这信,我怎么写?”
“就按朕刚才说的写。”
“是是。”
“滚。”
唐中元独自坐在那里想了一会,又吩咐道:“去把老七叫来……”
……
事情到这一步,王笑算是入了唐中元的眼。
在唐中元看来,王笑没有不归附的理由,其人手上的兵马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既不能保楚朝,也不足以争霸天下。
唯有归顺瑞朝,才是眼下最明智的选择。
……
唐芊芊也是如此认为的,她了解王笑,知道他唯一想做的只是阻止清军入关,保住一些人。
于是,这些日子以来,她尽了最大的努力劝说唐中元顾全大局。
大军东征,到现在都还不攻打楚京,而是先夺回山海关、驱走清军,唐中元已到了能忍耐的极限。
唐芊芊也做到了她能做的极限,她记得王笑与她的赌约,拼命地完成它,然后等着他回来兑现他的承诺……
……
事实上,走到这一步,王笑确实是愿意归顺唐中元的。
王珍、王珠虽说过什么王霸之业。但王笑自己并没有这种心思。
争天下坐天下?累不累不提。他在盛京这些日子,也慢慢看明白:得位不正,这一辈子便要用无数杀戮去填。
就连皇太极,哪怕他是努尔哈赤的亲生儿子,为了巩固那个位置,这一辈子也还是要残杀算计一个又一个亲人。
这个时代的士大夫们努力维护的正统之念、嫡长继承制度看起来傻,但也只有看到背后的腥风血雨,才能明白这确实是最明智的选择。
总而言之,王笑并没有什么争霸之心。楚朝既然守不住,投了也就投了。
他如果回去,便会看到唐中元不是李自成,唐中元目前所作所为算不上好,但这一次东征至少还是将家国大义放在了皇图霸业之前。
而王笑来过一趟辽东,在了解清朝之后,他心中恐惧褪了,也涨了不少信心。他若是投了,以他目前的实力,还是有自信能主导瑞朝的一部分话语权,然后引导唐中元守住天下门户。
然后,他可以帮唐中元扫平天下。再然后,过些平静简单的日子,便如他和唐芊芊憧憬当中一样。
若如此,作为一个普通的穿越者,王笑自认也只能做到这么多了,也不并想被这世道再压榨出更多能力,再尽更大的责任。
他也不至于因为与淳宁公主短短几天的相处,便不自量力要去扶一个注定要灭亡的王朝。
反而,凭他和唐芊芊的关系,目前并没有理由阻止他投靠唐中元……
但,这一切只能由王笑回去,自己做这个决定。
王珍替代不了他,身份地位、人心威望不提,王珍首先就没办法下令让关宁铁骑投降。
可惜,王笑没有回去。
他的命运在这个岔路口拐了一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