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啜闻言后,脸上又闪过了一丝阴霾,语调也变得颇为不耐烦。
骨笃禄暴毙之后,默啜自黑沙城南牙西归牙帐竞夺可汗之位。因为骨笃禄几子俱少,因此默啜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他的兄弟咄悉匐。
突厥在郁督军山复国以来,骨笃禄坐镇牙帐,默啜与咄悉匐则分领东西部众,其中默啜镇守漠南的黑沙城,算是与唐军对战的最前线。
但在寇掠大唐几次失利后,骨笃禄转变战略方向,开始主要向西用兵,攻掠西突厥故地,不敢再与唐军直接对战。如此一来,统率西面部族的咄悉匐便成了兄长最重要的臂助,而且担任仅次于可汗的叶护,在汗国中的影响力还要超过了默啜。
此前大唐仍是武周时,其大将薛和尚几次出征都不遇突厥,就是因为默啜主动避战,单凭黑沙城的力量,真的战不过唐军。
眼下突厥刚刚起势不久,远未达到霸业巅峰,骨笃禄便死了。默啜出面竞争可汗之位,咄悉匐倒是好说话,自认不及这个次兄而主动退让,默啜才得以顺利继承汗位。
但咄悉匐能以大局为重,其部众们却未必甘心接受东风压倒西风。狼骑作为可汗亲卫,此前主要在西方跟随骨笃禄进攻西突厥,与咄悉匐一系自然更加亲近,统率狼骑的罗特勤正是咄悉匐的连襟,也是不服默啜继位的代表人物。
狼骑虽然精锐,但传到默啜手里却成了不稳定的因素,再锋利的刀如果不能专心指向敌人,那也不堪使用。此次进犯唐国关内大州,默啜除了要树立他新可汗的威名,也是想通过激烈的战斗消耗一部分狼骑战斗力,以便于管束。
默啜与兄长骨笃禄观点大不相同,认为狼骑既然耗费国中这么多资源组建起来,就该要通过一次次的胜利证明其价值,而不能只放在牙帐近畔当作震慑力量。
突厥的震慑力,终究是要通过一次次大胜再重新树立起来,唯有从唐国身上获取的胜利、以战养战,才能让突厥重回巅峰。否则,他们在大漠百族眼中,永远都是一群亡国孽种!
河谷诸子城所缴获的物资中,默啜看出唐军有意在这几城储藏美酒,明显是要借此消磨他们突厥军众的战斗力,可能此夜便要发起进攻。
尽管意识到了这一点,默啜也没有制止,而且他也阻止不了。大军亡命南来,就是为了要掳掠纵欲,他新任可汗,权威还没有树立起来,很难以违背人意的严苛军令约束军众。
所以在攻克子城后,默啜的黑沙城精锐人马根本就没有进入河谷,而是在河谷外的高处设营。就算唐人攻破了吐谷浑人防守的子城,也很难再有力量出击河谷外的行帐。
至于外围那些胡众,或会被惊逐溃散,默啜也根本不心疼。
这本来就是一群被临时招聚起来的附庸,状似恭顺,实则根本不会与他们并肩为战。一旦溃散于野,默啜反而更有机会乱中取机,彻底攻克河谷、洗劫一番,然后从容退军。
他当众优待那吐谷浑小酋慕容奢力,就是为了让人误会他还要循灵州旧途退回塞外,但实际上根本没有这样的打算。就算唐国援军抵境,有那些溃散之众混淆视听,也很难准确把握到他的撤军路线。
第0571章 通鼓扰敌,河谷惊魂
时间很快到了子夜,因为二月朔日过去未久,天空上寒月如钩,几无光亮。
此时的清水河谷中,仍在唐军控制之内的子城全都已经被夜色所吞没,唯有城墙城头处还闪烁着一些哨望的火光。
至于河谷外围已经被突厥所攻占的那几座子城,眼下依然有一些喧哗躁闹传出,而且城内所透出的光亮也都闪烁不定,很明显那些胡卒们在攻克子城之后,仍在贪欢庆祝。
当然,彼此之间距离已经这么接近了,自不可能相安无事、全不设防。唐军子城外架设着层层拒马,只留下几条紧急的通道供人员出入,城头上守军们也都抱弓假寐,随时准备进入战斗状态。
至于对面的突厥队伍,上半夜的时候也常有游骑往来巡弋,且在几条主要的道路间架起了一些临时的防御工事,还算不时谨慎。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胡人便渐渐放松了警惕,夜中巡逻的马蹄声响起的规律越来越缓慢,野地中生起的警戒篝火因为乏人添柴,也已经只剩余烬。
彼此阵线距离这么接近,看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仿佛那些胡人们根本不担心夜中遭袭的问题。
但这还真不是多奇怪的事情,唐人也常常招边境内外的胡人仆从人马。这些胡人们大都是没有怎么经过训练的牧民,或能简单辨认旗鼓进退的号令,但却绝非什么令行禁止的强军,打得了顺风仗,但却很难承担真正的攻坚固守。
而且,就算唐军真要展开反攻的攻势,也不是从河谷出动。诸子城之间本来就是一个联防整体,地势平坦的河谷可以在诸城之间快速投放和抽调人马与物资,但彼此之间很难直来直去的攻夺。
河谷两侧的沟岭同样属于防事体系的一部分,唐军于此经营年久,早已经在经营复杂的河谷之间铺设出蛛网一般的运兵路线,既是增加河谷防线的复杂性,也是为了应对如眼下这般子城被攻夺后的重新夺回。
位于清水城西侧靠近沟岭的一座子城里,在城墙的阴影下正有一群将士们正在悄悄的进行披挂整装。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