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到这里,她又抬手一指中官,说道:“殿中审视分明,将军恪守职中,为臣如此,人主无忧。仗内具礼,赏此无忧。速备衣裙带履,导引丘卿入厢易服归班。”
神皇作此指示,中官趋行降阶,丘神勣也连忙叩拜谢恩,之后便在中官引领下出殿易服。殿中侍御史王求礼却还有几分不甘,但也有中官宫婢上前,请他出殿领赏。
李潼将这一幕看在眼中,心内也是大有感触,旋即便察觉到似有一道视线自上方落在自己身上,垂首抬袖稍作拭汗之状。
他心里并不怎么担心丘神勣这一番近似示威的举动,或许会让他奶奶对他再生疏远之想。
马屁已经拍出了,定位也已经很明确,武则天昨日刚刚接纳了他,如果今天因为丘神勣的一个示威举动便要再次冷落疏远,这根本不是武则天的作风。她要这么顾忌大臣的看法与态度,也不可能作到改朝换代那么大。
心里虽然有这样一份笃定,但也不必表现得有恃无恐,适当的软弱能够更加体现他的无害。
不过这一处理方式,也的确让李潼更生危机感,起码眼下来看,如果他家与丘神勣矛盾继续白热化乃至于达到公开的不死不休,他奶奶大几率是不会力保他家的。
武则天视线在孙子身上留顿片刻,没有什么明显的感情流露,之后便转移到了春官尚书武三思的身上,待见武三思仍是事不关己的浅饮细啜,眉头便微微蹙起,颇有几分失望。
昨日少王奏以“唯情活我”,得到武则天极大赞赏。今日丘神勣此态登殿,这是在示威于少王吗?武三思司掌礼事,即便其余不论,也不该让丘神勣如此登殿、更引殿中侍御史参奏!
第0094章 大酺礼毕
一场小插曲,以丘神勣得赐锦袍、卸甲易服归班而结束,典礼照常举行。
今日大酺用乐本来另有安排,但是由于昨日《万象》大曲太过惊艳,所以临时做出了改变,再演《万象》,同样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而且由于今日在殿参礼不乏国学馆阁学子,这些年轻馆阁学子们心计尚浅,感情流露要更加的热切、直接,歌行数遍之后,议论赞赏之声已经充斥于殿中。飞舞入破之际,更是满殿噪声,击掌喝彩不绝于耳。
李潼身临其境,作为《万象》大曲的主要创作者也是大感与有荣焉。唯一一点不美就是同在前班的丘神勣脸色越发阴冷,也让李潼实在不能放松心情感受喜悦。
原本昨夜准备几首应制诗的佳作准备今日宴上继续出出风头,也因为丘神勣那虎视眈眈的眼神而按捺下来,不敢过于忘形的表现自己。
比较让李潼感到意外的是,大曲结束后群臣应制为题,最终公推最佳一人居然是诗圣的爷爷杜审言。
杜审言时下官居洛阳丞,因导引神都士民而得于参礼,今日宴中可谓是上达天听、一鸣惊人,就连神皇武则天对其诗作都是赞不绝口,特赐锦衣。
李潼坐在席中,见杜审言神采飞扬的得意样子,心中也是颇有奇异感受,甚至冲淡了几分丘神勣所带来的危机感。他倒是不怎么想与杜审言搞什么诗文唱和,那张破嘴也实在不是做朋友的好对象。
大酺结束后,群臣依次退殿,薛怀义特意送李潼返回仁智院,途中则忍不住唠叨起来:“殿中诸众应诏和题,多夸美妙,在我听来,也实在是没有什么奇异可夸。”
薛怀义心情欠佳,是因为听到群臣赞赏大曲,往往只集中在前半部分的曲乐、歌辞,顶多是讲到飞舞入破的阶段。至于他自己苦心加戏的蹈舞献经,却少有人谈论赞赏。
原本李潼还怀疑薛怀义那献经唱辞是武则天授意添加,但在薛怀义抱怨中才知晓,原来是薛怀义的那个编经小班子的手笔,如此便也难怪曲辞那么浅白简陋、格调不高。
群臣不乐赞颂此节,一则有《万象》曲辞珠玉在前,这莲生献经曲辞意境实在不高,二则事情也过于敏感。
“文辞雕虫,不过声韵小技,凡人都能稍作置喙。薛师蹈舞献唱,所颂却是佛言玄异,世道又有几人能够洞悉于此,怯言而已。”
李潼随口恭维着,略一转念后便又说道:“昨日不曾在席亲观,今日却盛睹薛师宝相风采,真的是玄妙入极,让人心神失守,只恨言浅难赞。如此神异,大可独立成篇,只附大曲收尾,还是辱没了。”
听到永安王这么说,薛怀义稍稍失衡的心态才有所回转,又是笑逐颜开:“王也这么觉得?依你所见,我这蹈舞献经,能作《莲生》大曲?”
“如此若还不能,还有何者歌舞可夸?薛师若仍兴致不减,守义也愿拙才助力。”
李潼连连点头,他今日亲观大曲,越看那莲生献经越觉得别扭。
他创制《万象》大曲,是打算由宴乐向礼乐转化,最后的舞曲收尾却被薛怀义搞成这个样子,不如干脆剔除出去。恰好薛怀义也想要更加独立的存在感,那真是双方各取所需。飞天舞蹈之类,都可一并送给薛怀义,虽然惊艳,但却太花哨,肯定是不适合用在礼乐。
归程一路,彼此聊得尽兴,约定大酺结束之后,再回内教坊继续扩编新曲。薛怀义也不愿意附于尾后,再有那些负责编撰《大云经义疏》的僧众们也希望能有更加独立庄重的场合献经,依此再扩新曲自然皆大欢喜。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