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这一次整理宗家谱牒的机会,李重福也恳请宗正将自家这个不安分的妹子造籍于宗谱副册,免得这娘子再常怀有悖人伦、大逆不道的思计。
之后不久,便发生了吐蕃赞普强占西康的事情,坊间市里对此多有热议。民间的议论自然各种声调都有,脑洞怎么大就怎么来。
这当中便有人觉得吐蕃赞普之所以这么做,未必是要挑起与大唐的边衅、挑战大唐的权威,而是不满于大唐有欠礼尚往来的礼数。
因为吐蕃奉送一位公主入唐,并将西康那么大一片疆域作为封土,大唐却并没有相应的回礼表示,这在普通人家看来都让人不能接受,更不要说一国之君。所以吐蕃赞普才做出抗议,但也只敢针对西康这块陪嫁的疆土,却不敢贸然侵犯大唐别的领地。
依照这种论调,只要大唐选送宗室之女赐婚和亲,便能解决这一桩边事困扰,并不需要真的大动干戈。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就有人能将大国争霸的取舍生生套入家长里短的纠纷中来。虽然这种论调只是少数,但恰恰又有脑筋不好的人去相信这种逻辑,于是便发生了眼下这一幕画面。
毕竟如果这说法真的成立的话,那李裹儿倒还真的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大唐虽然和亲羁縻的事情做过不少,但还并没有将嫡亲公主许配蕃君的事情发生。而吐蕃赞普的身份与地位又不同于一般的胡酋君主,也不能随便打发了。
当今圣人唯有一妹,且早已婚配,而苑中几位公主俱年幼。更何况谁敢作此提议请求的话,圣人怕要跟他玩命,当然是玩他的命。
而李裹儿虽然已经附名宗籍、但至今仍是庶人、未得封命,可毕竟血脉身份不俗,可真要与吐蕃和亲的话,的确是一个颇为恰当的选择。
李潼当然不会有同吐蕃和亲的打算,可在了解缘由之后,再见李裹儿那俏脸上满满的倔强与悲伤,心中居然生出了这么做好像还不错的想法。
赞普你要媳妇不要?能把你搞得家宅不安、鸡犬不宁,甚至众叛亲离那种。你想要,老子现在就给你送去!
当然这想法也只是一时的噱念,别说大唐根本没有同吐蕃和亲的需求,就算是有,等个五十年,等到这女子年老色衰、还没作死自己的情况下,再送往吐蕃。
对于李裹儿陡发神经,李潼也懒于回应,摆手示意英国公将人领走。看到李重福如今较之刚刚归京时已经颇见沧桑的外表,李潼也不免感慨谁家摊了这么一个活宝都不容易。历史上他三叔摊了俩还能硬挺那么多年,也算是命硬了。
收起这些噱念后,李潼也并没有即刻归宫休息,而是吩咐前往探望太皇太后。他奶奶虽然也有参家宴,但短坐片刻便以身体不适而起身离开,情绪有些不对,应该是有什么心事郁结于怀。
李潼接下来国务规划,还有要仰重他奶奶之处,所以在诸宗亲离席之后,便直往太皇太后寝宫而去。
第0921章 御驾亲征,收复青海
夜色已经颇深,但万寿宫内仍是灯火通明。
往常这个时候,太皇太后早已经入睡,而老年人睡眠不深且易醒,所以宫中灯火往往也要熄灭大半,不准长明。
不过今天晚上,太皇太后却没有什么睡意,离开家宴的殿堂返回万寿宫后,非但没有早早的入睡,反而着人取来纸笔佛经,伏案抄写起来。
宫人们并不知太皇太后为何会如此,但也不敢多问,只是不无忐忑的侍立一旁,看着太皇太后手臂颤抖、颇有吃力的抄写着经文。
李潼来到万寿宫外,担心打扰到他奶奶的休息,也并没有让人大声通传,打算询问一下若他奶奶已经入睡,便明天再来问安。
当他悄无声息的踏入外殿中、看到这一幕后,不免也是吃了一惊。宫人们忙不迭入前见礼,李潼略作摆手,快步行至太皇太后案前,见到书案上已经堆积了许多抄写的经文,便连忙入前要拿下他奶奶手中的毛笔,并忍不住说道:“礼佛悟经,意达即可,祖母又何必劳累伤神?若有什么杂念不能消解,明日着员礼请京中名刹大法师入宫来作场法事……”
“你坐在那里罢,不要捣乱!”
武则天抬起左手拍开李潼探来的手掌,下巴一扬示意他坐在一侧,而自己则仍继续伏案抄经,如是又过了将近半个时辰,一篇经文才抄写完毕。武则天坐直了身体略伸一个懒腰,李潼见状忙不迭入前动作轻柔的为他奶奶敲打着肩背。
皇帝推拿手法自然拙劣,但武则天却颇为享受,眉眼略作舒展,抬手指了指案上抄写完毕的经文,吩咐宫人道:“将此几篇经文送去京中几处名刹供起,着令僧员早晚作课,不得懈怠!”
待到宫人入前将那些抄写着经文的纸张收走,武则天才又转头望向李潼微笑道:“皇帝知你祖母所抄经典是祈祷何事?”
李潼闻言后便摇了摇头,他对这种事本就兴趣不大,刚才虽然等了好一会儿,但也只是假寐养神,甚至没有细看他奶奶抄写的内容。
武则天对此也并不感到意外,只是叹了一口气并抬手敲了敲圣人额头,有些薄怨说道:“你这小子啊,骨子里便不敬神佛,难为当年你竟然搞得出《宝雨经》那种把戏,诳人入迷!”
李潼听到这话,自是有些尴尬,抬手挠了挠头并不好意思的干笑道:“终究还是祖母关爱深刻,让我能够有处施展。”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