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冠冕唐皇_衣冠正伦【完结】(1699)

  皇帝与太皇太后并在殿中接受群臣朝拜,礼官立于陛前宣读庆礼制文,制文倒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无非对过去一年的总结、慰劳内外群臣并诸夷宾使,对新一年的展望,祈求天佑大唐、国运昌隆。

  一篇制文宣读完毕之后,接下来便是对一些有功臣员的官爵册授晋升。在没有大事兴作的寻常时节,这样的封奖也只是走个过场,无非普授散阶一等或是加荫,并不会给当下的政治格局带来太大的改变。

  不过今年的册授流程注定不会寻常,毕竟从去年开始,大唐的国策方针就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年尾时又出现了吐蕃这样一个巨大的变量,因此朝中群臣自然也将新年的册授当作政治格局将会如何变化的信号。

  事实也确实如此,接下来殿中所宣达的一系列功臣册授,大多数都与边务军情有关。而这其中,最让人感到惊讶的还是赐给安西大都护唐休璟的一系列殊荣。

  唐休璟出班谢恩,不说国中臣员们或惊讶、或羡慕的情绪变化,殿中那些诸蕃宾使们一时间也都变得神情凝重,收起了看热闹的轻松心情。

  唐休璟在朝中虽然存在感并不高,但在边中却甚有名声传扬。从辽东到西域,可以说大凡曾与大唐有军事互动的胡部势力,或多或少都听过唐休璟的名号。唐休璟眼下虽然主要在西域活动,但甚至就连奚王李大酺的祖父,都是死在唐休璟的手中。

  诸方宾使既然被派遣入唐,当然也是对大唐的章轨制度有着一定的了解,对于唐休璟所享殊荣册授的意义自然也有所认识。哪怕不考虑太多谋略诡变,最朴素的一个道理,想要让马儿负重远行,当然是要喂饱饲料。

  如今唐休璟这样一个边臣宿将获得大唐朝廷如此恩遇厚赏,这当中所预示的意义自然显而易见。一时间,殿中群胡也都敛息凝神,皱眉思索起来。

  看到殿中的气氛变化,李潼也是微微一笑,唐休璟一人之际遇变化,便能够引发诸胡对大唐国策的思考,这既显示出唐休璟在边中不弱的影响力,同时也通过这一事向诸胡宣告大唐的决策与决心。

  国中功臣封授完毕之后,接下来便是诸蕃酋首宾使进贺新年佳节。首先出班的便是新罗王子金隆基,这王子年纪虽然不大,但也算是老成稳重,出班之后递献国书,然后便在殿中蹈舞祝贺起来。

  李潼垂眼看着这个蹦跳起舞的新罗王子,心中不免也是思绪略转。眼下边务经略重点虽然不在东北,但如今新罗作为半岛上唯一一个独立政权,也是不容忽略。

  对于新罗国这个质子,他也有着不少想法,比如羁縻拉拢、借此在新罗扶植一批亲唐的势力,甚至不排除将之礼送归国、助其争夺王位的设想。毕竟单凭这个名字,就觉得这小子不像一个简单人。

  当然这些事务操作都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才能执行,眼下也只是一些浅略的构想。

  新罗王子进贺完毕之后,朝廷便也投桃报李,授其太常少卿、员外置。

  新罗王子之后,便是西突厥的兴昔亡可汗阿史那献。而等到这位可汗登场的时候,殿内诸胡视线便都被吸引过来。

  跟一直蜗居于半岛一地的新罗相比,突厥阿史那家无疑有着更加辉煌的过往,单单殿中诸胡便有超过一半曾经在阿史那家饭盆里讨食吃。所以讲到国际上的影响力,阿史那家也是杠杠的,不是新罗能比的。

  阿史那献比新罗王子大了一些,但也年方弱冠,但跟刚刚登场的新罗王子相比,仪容气度上便要稍逊一筹,举手投足间显得有些畏畏缩缩,让许多慕名已久的胡酋们都颇感失望。

  李潼对这个傀儡可汗并不算熟悉,看到这前后鲜明对比,也是有些意外。如今的突厥王族虽然是落架的凤凰不如鸡,但这个阿史那献还真不是一般人,在历史上的盛唐时期,也是西域方面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可以说是西突厥阿史那家最后的一点余晖。但现在看来,实在是有些不够精神。

  不过阿史那献的不够出色也不是不能理解,其虽出身突厥王族,但少来便家破人亡、杀父仇人甚至还尊坐殿中,被流放多年、归朝之后又经历东都之乱,是亲眼见到那么多的大唐权贵都遭屠戮遇害,心中自然也积攒了深刻的畏惧。

  阿史那献草草进贺完毕,朝廷也仅仅只作虚辞抚慰,并没有给予实际的赐封,待遇上同样与新罗王子相差悬殊。

  且不说诸胡酋回味这当中的差别,后班胡酋还没有来得及出班进贺,李潼已经抬手打断流程,开口询问道:“新年佳节,诸方入贺,濛池都护何以不至?”

  西突厥灭亡之后,大唐朝廷分其地设立昆陵、濛池两大都护府,而这两处都护府的首领便分别是兴昔亡与继往绝两个可汗。兴昔亡可汗阿史那献如今在朝,而继往绝可汗阿史那斛瑟罗则在镇,所担任的正是李潼所问的濛池都护。

  听到圣人这一问话,殿中气氛陡然变得凝重起来,诸胡酋并宾使们纷纷快速的左右打量一番,而后便又忙不迭低下头去。

  不待继往绝可汗使者出班答话,刚刚受赏完毕的唐休璟已经先一步出班,叩告说道:“濛池都护病卧于镇,虽有入朝之炽念,无奈力不能行,并非失恭不敬……”

  在听完唐休璟的奏报之后,李潼脸色稍有缓和,然后便又开口说道:“濛池虽地在远边,但其民奉朕为君,朕亦爱民如子,所以遣员宣命抚慰、存亡救危。然受命之臣,亦朕肱骨心腹,自需怀仁善用,不可苛令强迫。濛池都护既然不适水土,伤病折磨,且召回国中荣养,所任另择事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唐朝